兴义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结合部。南盘江横贯市境,历来就是三省交汇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有“三省通衢”之称,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是贵州精神的发源地、贵州省重点建设的产业发展示范区。总面积2915平方千米。辖10个街道、14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黄草街道。兴义市常住人口 101.05 万人。
兴义市属革命老区,在国务院批复的《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被确立为桂黔滇区域合作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区域交通枢纽、新能源城市、商贸物流中心、旅游度假目的地、现代服务业开放试验区。兴义市于清乾隆创办了笔山书院,涌现出张之洞、王伯群、王文华、何应钦、刘显世等历史人物。因其境内山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被称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兴义市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先进集体等称号,也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永久会址与举办地。
【行政区划】
兴义市辖12个街道、17个镇、3个乡:
街道:黄草街道、兴泰街道、桔山街道、丰都街道、坪东街道、木贾街道、下五屯街道、万峰林街道、洒金街道、马岭街道、顶效街道、木陇街道
镇:敬南镇、泥凼镇、南盘江镇、捧乍镇、鲁布格镇、三江口镇、乌沙镇、白碗窑镇、威舍镇、清水河镇、郑屯镇、万屯镇、鲁屯镇、仓更镇、七舍镇、则戎镇、猪场坪镇
乡:沧江乡、洛万乡、雄武乡
【建置沿革】
战国时期,兴义属夜郎国。 秦代,设吏属象郡。 西汉元鼎(公元前116-111年)年间,属牂牁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南部将李恢率军“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以功封汉兴亭侯,始设汉兴县于今市境。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设附唐县于市境,为盘州治,系戎州都督府所辖之羁縻州。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总管府。 明代,改隶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一年始隶贵州。 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为兴义府,统辖盘江八属。嘉庆三年(1798年),设兴义县,直属兴义府、添巡检分治捧乍。清宣统三年(1911年),辖贞丰州(今贞丰县及望谟县部分)、册亨州(今册亨县)、普安县(今普安)、新城县(今兴仁)、安南县(今晴隆)、兴义县(今兴义)。 民国二年(1913年),兴义县为大县,属黔西道。 [69]六年(1917年),兴义县为郎岱审检厅兼管。是年,贵西道署由安顺迁毕节,兴义县仍属贵西道。十二年(1923年)撤贵西道,兴义县直属省公署。二十一年(1932年)3月,兴义县划分为7区,7乡、6镇。二十四年(1935年)12月裁撤捧乍分县并入兴义县。二十五年(1936年)3月,全县改划为9区,56联保、266保、2634甲。三十四年(1945年)裁撤区署,各乡镇直属县政府,全县划为2镇、28乡、251保、1988甲。 1949年12月,兴义解放。 1950年,将国民党时期所设保甲改为行政村组,全县设7个区,30乡镇、250村。 1952年12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城,下辖兴义、盘县、普安、兴仁、关岭、贞丰、安龙、册亨、望谟、晴隆10个县。 1956年,将盘县所属阿衣乡大部分划归兴义县,原属安顺专区的郎岱县划归兴义专区。同年7月,撤销兴义专区,兴义县隶属安顺专区。 1965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将安顺专区所属兴义县、兴仁县、盘县、普安、晴隆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入兴义专区。1965年11月,设盘县特区,兴义专区辖8县、1特区。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 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兴义地区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县。 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兴义撤县建市。 1988年3月1日,兴义市正式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内与安龙、兴仁相邻,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距贵州贵阳357千米,距云南昆明362千米,距广西南宁525千米,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理区位优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辖区国土面积29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兴义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喀斯特地形地貌占71.5%,丘陵占20.5%,平坝占7.2%,村庄、河流占0.8%,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自然资源丰富,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第二个“金三角”。
气候特征 兴义市平均海拔130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气候生态带,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山区特有的空气清净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兴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舒适气候。 兴义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5℃~18℃之间,一月平均气温7.1℃,七月平均气温22.2℃。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275~334天之间。 气候的最大优势是:舒适期长,最宜人居、防寒避暑和旅游,海拔适宜。按照“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兴义从3月中旬到11上旬都较舒适,时间长达230天,其余时间属次舒适,是全省乃至全国舒适期最长的地区。
水能资源 兴义市境内有万峰湖、兴西湖、木浪湖、围山湖等多个湖泊,蓄水103亿立方。北盘江,黄泥河等20余条河流纵横交错,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1万千瓦,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
兴义市地处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结合部,距贵阳280千米、昆明290千米、南宁480千米,位于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是该区域200千米半径范围内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中心城市。可同时承接贵阳、南宁、昆明三个省会城市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多重辐射,境内南(宁)昆(明)铁路及汕(头)昆(明)惠(水)兴(义)等四条高速横贯市境,兴义环城高速如期建成,盘(县)兴(义)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兴义万峰林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26个城市19条航线,正在积极筹划开通国际航班。连接珠江的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西南成品油及天然气管道工程建成投用,形成了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全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实现互联互通。
公路 兴义市有汕昆高速公路(贵州段)、晴兴高速公路、惠兴高速公路,324国道线等横穿市区,出境公路纵横交错,每天昼夜有300余次客车与广州、深圳、重庆、贵阳、昆明、南宁等城市和附近20多县(市)对开。
航空 兴义市有兴义万峰林机场,位于兴义城东3千米的大坡、平山顶地区,占地2300亩。航站楼面积(T1)5755平方米、(T2)15298平方米,停机位增至13个,驻场过夜航空公司1家。
铁路 兴义市有南昆铁路(南宁-昆明)过境,全线共有88个车站,在兴义境内共有2个二等车站(兴义站、威舍站),其中兴义威舍火车站为区段站,属西南铁路六大枢纽之一。2018年底,盘兴高铁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兴义市各级各类学校共 702 所(公办 442 所、民办 260 所),其中:学前教育 379 所、小学校点 223 所、初级中学 40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9 所、完全中学 12 所、高级中学 12 所、十二年一贯制 2 所、特殊教育学校 2 所、中职学校 3 所。在校(园)学生 293625 人,其中:学前教育 50070 人、小学 120423 人、初中 67281 人、普通高中 47312 人、特殊教育 456人、职业教育 8083 人。专任教师 18177 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任教师 3343 人,小学专任教师 6784 人,初中专任教师 4406 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370 人,特殊教育教师 77 人,职校专任教师 197 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 103.2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99.95%;初中阶段入学率 99.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4.8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97.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154.59%。小学、初中辍学率 0%,农村小学寄宿率 34.27%,农村初中寄宿率99.01%,初中毕业升学率 97.36%,普职比 69.26:30.74。
文化体育 兴义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1 个总馆,48 个分馆),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32.49 万册,体育场馆 4 个,博物馆、纪念馆 8 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 1189 个。
医疗卫生 兴义市卫生机构数 1048 个,综合医院 34 个,专科医院 19 个,乡(镇、街道办)卫生院 37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个,妇幼保健院 2 个,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1 个,中心血站 1 个,诊所 219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63 个,村级服务室 483 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821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8.18 床。卫生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 14637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4537 人,注册护士 7777 人,每千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13.97 人。
【风景名胜】
万峰林
万峰林位于兴义城南4.5千米,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万峰林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主要景点:观峰道、纳灰村、万佛寺、将军峰等。
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峡谷位于兴义城东北5千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有“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之称。沿途有18滩,20余湾,30余潭。峰回路转,船移暗迁,是峡谷中景观最为丰富的一段。主要景点:天星画廊、地缝漂流。
万峰湖
万峰湖位于兴义城南28千米,是中国五大人工淡水湖之一。湖周万峰环绕,故名“万峰湖”。 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库容达102.6亿立方米、湖面面积176平方千米,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主要景点:红椿码头,吉隆堡。
贵州醇景区
贵州醇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面积2407亩,景区以全域旅游为视野,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多元化创新发展山地观光、山地文化、山地休闲、山地度假和山地运动。有蘑菇野奢酒店等住宿设施;有爱心花海、多彩花海、许愿台、樱花林、梅花林、爱情长廊等旅游景点;有阳光梦幻王国、阳光丛林历险乐园、水上娱乐项目、滑索等娱乐区域。
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风景区位距兴义城30余千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形成于古生代,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裸露石牙地貌。泥凼石林风景区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3.2千米,总面积为48平方千米,由风波湾石林、拢戛石林、双狮洞、菩萨洞及何应钦故居等自然、人文景观组成。
云湖山风景区
云湖山风景区位于兴义市西南部黄泥河沿岸的鲁布格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和湿润,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有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岩溶生态景观。鲁布格湖长约19.6千米,湖岸高出水面300~500米,“疑无行路”“水上村”“猴搭桥”“猴吊厅”“葫芦口”“温泉港”等景点。
鲁布格深谷湖
鲁布格深谷湖位于兴义市区西79千米的滇黔结合部,是兴义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鲁布格深谷湖位于兴义市区70千米处。景区有一景点称鲁毗,是观云山雾海的好地方;还可以观赏云湖山、世界第一斜塔等自然景观。 鲁布格湖区长19.6千米,蓄水1.3亿立方米,湖岸高出水面300~500米,湖距高峰深达1000多米,被海外游客称为世上最深处的深谷湖,由于两岸悬崖峭壁,致使湖区通幽,“疑无行路”,“水上村”,“猴搭桥”,“猴吊厅”,“葫芦口”,“温泉港”等景点。
万佛寺
万佛寺建于明嘉靖年间,距兴义市城区15千米,位于城市之东南,与万峰林风景区融为一体,同泥凼石林相衔,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宽126米、高82米,洞中奇观千姿百态,造型完美,堪称洞中精华。 塑有释迦牟尼、弥勒、观音、地藏诸菩萨像,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藏殿、斋堂、客堂,有僧众锡道场十余人。洞中可容纳万余人,是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主要佛教活动场所,是著名的天然洞穴寺院道场。
兴义刘氏庄园
兴义刘氏庄园位于贵州兴义城南的下五屯街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 庄园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同治时期初具规模。存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
何应钦故居
何应钦故居地处贵州兴义城南部45千米的峰林、石林之中的集镇泥凼,是已故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行政院长何应钦先生的故乡。1890年4月,何应钦出生于镇南一幢木结构中式房屋内。房屋原系普通民居,是何应钦之父于1874年修建的。后随着何应钦职级的不断升迁,其家人先后改建加高了三次。为了配套,又新建两幢厢房,最后成为巍峨高大、宽敞明亮的一楼一底标准的三合院建筑。楼房中的石柱、石凳、石缸、石壁,雕龙画凤,刻制精细;墙上镌刻的“鱼跃鸢飞”,书法精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南龙古寨
南龙古寨是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寨子,该地较完整的保存了布依族的生活习俗及生活文化,寨中仅有百余户人家,依旧居住在原始的吊脚楼中。南龙古寨位于兴义市巴结镇的万峰湖畔,是布依族古寨,古寨内有八卦寨、点将台、演兵场。兴义南龙村古建筑群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屯古镇
鲁屯古镇地处兴义市的东北部,是一个具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居住着汉、布依、回、苗、彝等多个民族。 鲁屯的古民居主要建于明清时期,建造形式有一至二进式或一至三进式四合院、燕窝式三合院、碉堡结构四合院,最著名的是一至三进式四合院(即走马转廓楼)。主要为官宦人家或富有人家住房;一般民居为燕窝式青瓦小屋。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尚有400余栋,5余平方米。
【民俗风情】
州庆 1981年9月21日,撤销兴义地区,于1982年5月1日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自1988年5月1日起,每年5月1日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纪念日,全州放假2天。
布依族“六月六” 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稻作生产动活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歌舞活动为载体,含有宗教性、生产性和文娱性内容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六月六”节布依语俗称香若罗(“敬盘古”)。“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根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每年“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全州放假1天。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下值稻谷黄熟收割季节,周边的苗族同胞,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杀鸡宰鸭,烤一锅热腾腾新糯米酒,煮一甑香喷喷花糯为饭,或邀请客人,或走亲访友。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佩带华丽首饰,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庆祝丰收。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根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全州放假1天。
鲁布革鲁毗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兴义市鲁布格镇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鲁毗彝寨举行。彝族主要分布在阿珠寨、新土界、鲁毗、乐作等村,村寨中男女老少在服饰、语言,以及节日方面都还保留着彝家人的传统习俗,是兴义市乃至黔西南州研究彝族文化的最佳传统自然村落。 彝族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为:祭祖、祭火神、祭农神、祈福消灾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以迎火神、祭火神、诵祭火经、赞火把歌、送火神、走村串户、巡山绕田、撒火净宅、火把狂欢等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兴义一带布依族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黔西南自治州首府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歌场举行。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 [85] 查白歌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歌节赛歌、认亲访友、吃汤锅、赶表和祭山等,一般连续3天,第一天是高潮。
布依八音坐唱 八音古乐又叫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黔西南八音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音主要流行于册亨、安龙、兴义等地。演出队伍8-14人不等,不化妆。因用牛骨胡、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现在演出中还有木叶、马锣、木鱼等参与。“八音”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饮食文化】
兴义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度地带,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山地与平坝交叉,兼有西部高原北方平原江南水乡的特点,所以饮食是北方面食西部肉食江南米食的完美综合。这里出产水稻小麦玉米,还有荞类豆类果蔬类,同样养牛羊,使得它的食物原料显得丰富庞杂,这样兴义的小吃就显得丰富多彩。
兴义市从饮食文化来说受川、湘影响,以麻、辣、鲜、香为特色,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和超越。比如佐料搭配就非常讲究,葱、蒜、花椒、胡椒、草果、八角、花生、芫荽、生姜等的运用,一碗面或粉,熬汤几乎要涉及近十种佐料,在碗里又要五六种佐料,饭桌还有三四种供客人自由选择,这样一碗看似简单的粉面就要涉及近二十种佐料,这就超越了其它地方的做法。粉就有兴义羊肉粉、鸡肉粉、牛肉粉、狗肉粉、鹅肉粉,猪肉为底料的有排骨粉猪脚粉青椒肉末粉脆哨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