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贵阳市 | 遵义市 | 安顺市 | 六盘水市 | 毕节市 | 铜仁市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贵州的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投诉电话
贵州旅游投诉电话:0851-6818436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贵州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

贵州旅游特别提醒
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若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说明是毒蛇所咬;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用红汞和碘酊药物外搽伤口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公分处作环形结扎,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1-2分钟。同时设法除去伤口内的毒液,最好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破坏毒汁,亦可用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吸后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但有龋齿,口腔粘膜或嘴唇破损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
同时尽早用药:内服半边莲80-90支,半边莲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浆状外敷,每日换一次。好的蛇药有:湛江蛇药、南通蛇药、广州蛇药、蛇伤解毒片等。

贵州娱乐指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名城镇远的龙舟节。
早在五月初一前后,镇远地各街道及一些郊区村寨的龙舟便开始下水,让水手们进行竞渡前的训练。五月五日,城区各街道、郊区各村寨的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与国内外游客一道云集镇远城关,在城区舞阳河两岸观赏龙舟竞渡,人山人海,盛况非凡。代表各街道、村寨或社会团体的龙舟,系用木船装上龙首龙尾,彩舟画桡,划行如飞。水手们按鸣锣挚鼓节奏飞桨呼号,以划行速度取胜。镇远龙舟节原本源于纪念青龙帮助渔民何大的小儿子阿旺在端午节这天,与残害人民的水妖搏斗,并将它斩除的民间传说故事。据史籍记载,早在四百年前的明代,这里“郡人先期置造龙舟,绘书首尾,集众演戏剧,以笋叶糯米为粽,弃水中,拽船舟工争先得渡者,是岁作事俱利。”到了清代,这里仍旧“端午节作龙舟戏,结彩两岸,观者如堵,以祈岁念。”。

首页 >> 贵州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榕江县

  榕江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南连荔波县,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榕江县常住人口29.35万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共有16个民族。榕江县下辖1个街道、 9个镇、 10个乡, 县政府驻古州镇古州北路29号。

  榕江县,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清,置古州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古州厅,置榕江县。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9年,榕江、从江并县,建榕江县。1961年,榕江、从江两县分设。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红色革命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中国侗族语音标准音所在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县、贵州旅游优先发展区、全国文化先进县、贵州体操之乡、贵州省十大林业县之一、中国原生态锡利贡米之乡、贵州区域性支点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锡利贡米、榕江小香鸡、榕江葛根、塔石香羊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8月,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行政区划

  榕江县辖1个街道、 9个镇、 10个乡:

  街道:车民街道

  镇: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镇、平江镇、八开镇

  乡:崇义乡、三江水族乡、仁里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计划乡、水尾水族乡、平阳乡、两汪乡

建置沿革

  五帝时期,为三苗蛮域。
  夏、商、周朝(后周)为荆梁之地。
  春秋,为楚国之域。战国,置毋剑县,属南夷夜郎国牂柯郡境地。
  秦,属黔中郡。
  汉,隶武陵郡。
  三国,初隶蜀国武陵郡,后隶吴国武陵郡。
  东晋、西晋、南朝,仍属荆州武陵郡辖地。
  隋朝,县境属沅陵郡龙标县境。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属黔州都督府应州辖地隶岭南道,后改隶黔中道。
  五代十国,属楚国诚州境。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为诚州刺史辖地。咸平二年(999年),置古州(与今黎平罗里古地名“古州”同名),隶广南西路庆远府都匀安抚司。崇宁四年(1105年),属环远军辖地,寻属平州、格州和从州辖地。
  元至元初年,古州八万洞属都匀安抚司隶云南行省。至元二十年(1283年),县境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隶四川行省顺元路思州宣慰司。至治二年(1322年),废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县境属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隶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县境复立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隶湖广行省辰州卫,三月改隶湖广行省靖州卫,九年(1376年),属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隶湖广布政使司靖州卫,十八年(1385年),废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二十一年(1389年)置古州卫,寻废,永乐元年(1403年),县境复置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改隶贵州布政使司,六年(1409年),始设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流官吏目,十二年(1414年),古州八万洞属黎平府,隶贵州布政使司。永乐三十年(1434年),置古州卫,隶湖南都指挥使司。
  清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县境名上按明制仍属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隶黎平府,直隶贵州布政司;九年即永历六年(1652年),永历王朝进入贵州,县境属永历王朝贵州布政司黎平府。十五年即永乐十二年(1659年),古州八万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直隶贵州巡抚。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自立周王朝,县境为周王朝辖地。十九年(1680年)后,县境沦为化外苗疆约50年。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厅,属黎平府;是年移开泰县丞驻古州,置古州镇(贵州4个军事重镇之一),辖都匀、清江、黎平、镇远、丹江、凯里、黄平、台拱等协营,直隶朝廷兵部。
  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古州建置及隶属不变,2月,古州厅随黎平府隶北洋军阀贵州都督府。二年(1913年),废古州厅置榕江县,属黔东道。3年(1914年),废朗洞县丞,置朗洞一等分县,隶榕江县。5年(1916年)1月,榕江县公署属贵州东路刺使,隶贵州都督府,7月,属黔中道隶贵州民政公署。23年(1934年),县属贵州第十行政督察区。25年(1936年),县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是年裁撤朗洞分县,辖地直隶于县。 26年(1937年),县改属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榕江解放,属独山专区。
  1952年,裁撤独山专区,置都匀专区,县属都匀专区。
  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9年,榕江、从江并县,建榕江县。
  1961年,榕江、从江两县分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南连荔波县。东西宽66.5千米,南北长93千米,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湘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为湘西大向斜之西部边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长状盆形山地结构,地形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为主,地形复杂破碎,山地特色明显。

  气候
  榕江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1℃,年日照总时数1141.3小时,无霜期超过310天,相对湿度82%,蒸发量756.4毫米,年平均降水1211毫米,主要降水期在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5%。

  水文
  榕江县域面积分属珠江水系都柳江、长江水系沅江两大流域。县境有长10公里、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7条。其中属长江流域的有9条,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属珠江流域的有5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主要河流有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牛长河、两汪河、朗洞河等十二条,全县河流总长1303公里,河网密度为0.4公里/平方公里。

交通运输

  贵广高速铁路、厦门—成都高速公路、荔榕高速公路、剑河—榕江高速公路,321国道、锦榕公路、炉榕公路穿境而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榕江县共有学校200所,其中幼儿园93所、小学94所、初中10所、高中3所;在校生数70467人,其中学前教育12996人、小学35143人、初中15146人、普通高中7182人;学校教师数3807人,其中幼儿园678人、小学1747人、初中882人、高中50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5.2%,小学纯入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06.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0%。

  文化事业
  三级图书馆:榕江县图书馆。二级馆:榕江县文化馆。
  榕江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9个,体育场馆数5个,剧场、影剧院2个,全年演艺团开展文艺汇演、文化下乡等县内文艺演出活动28场次。拥有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万册;拥有电视转播站1个,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能接收电视节目村级数250个。

  医疗卫生
  榕江县共有卫生机构296所,其中县直医院2所、民营医院5所、中心卫生院7所、一般乡镇卫生院12所、公共卫生机构3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县妇幼保健院1所、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1个、村级卫生室244所、个体诊所21所;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26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中级职称232人;实际开放床位1906张,其中医院965张、妇幼保健院100张、民营医疗机构379张、乡镇卫生院417张、社区医院45张。

风景名胜

乐里侗乡景区

  乐里侗乡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榕江县乐里镇,以乐里斗牛场为中心,涵盖七十二侗族村寨,这里村落环山而居,临河而建,素有七十二侗族聚集区的美称,古朴的建筑,精致的绣品,闪光的银饰,加上动听的歌声形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人间画卷。 

古州老街

  古州镇中河古街,也就是群众所说的“老街”。雍正8年,张广泗建古州厅,建筑了古城墙。各地商人来到古州,在古州城东面的墙外居住,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这条古街。古街商铺林立,会馆兴立其间,各种行业也在这片土地应运而生,在靠近河边码头,于是便又有了篾匠街、铁匠街、豆腐业、鸡鸭街。中河古街延伸,北至梨子园,南连大河口。
  “三江汇流,百年木商”。中河古街因便利的都柳江航运而兴起,因商旅发达而繁荣;在古街的古贸易市场,运进来的大多是手工产品,运出去的是木材、桐油、稻米、香禾糯以及侗布、兽皮、蓝靛、香菌等土特产。

大利村古建筑群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境,始建于明代,有500余年历史,充分体现侗族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老人护村,古木佑寨”的传统理念。传统节日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吃新节,美食有糯米饭、盦肉、盦鱼和烧鱼。
  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2013年3月大利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大利侗寨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6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51个保护利用综合试点的传统村落之一,2017年12月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红七军历史陈列馆

  红七军历史陈列馆,位于榕江县古州镇古州中路大街西侧,原为清代古州镇总兵署。占地面积3011.8平方米,有前后两厅,左右耳房,形若四合院。设立序厅、百色起义厅、政治部厅、红七军进榕江厅、革命英烈厅、革命功臣厅等6个展厅。
  2002年,省人民政府将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公布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又被公布为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

榕江县烈士陵园

  榕江县烈士陵园,位于榕江县城南面的广东山上,始建于1985年,1987年11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缅怀1930年转战黔桂,攻克榕江县城(古州)光荣捐躯的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1950年为解放榕江(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第二野战军;为我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陵园。

三宝侗寨

  三宝侗寨,位于黔东南的古州盆地中部,榕江县城北面,是中国侗族地区最大、人口最多,侗族人口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村落群。三宝侗寨又称车江侗寨,村落密集,沿江而居,民居鳞次柿比,9个自然寨,寨寨相连,绵延十余里,住户达2648户,人口有13197人,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宝千户侗寨”。 

小丹江苗寨

  小丹江苗寨,位于榕江县城西北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麓山脚下的小坝上。小丹江苗寨(通常指丹江大寨)有179户,770人(截止2021年初),其中苗族人口约占92%,村寨的原始生态和原生风情文化保护较好。 具有2008•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事迹表彰奖、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传统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甲级旅游村寨、贵州省100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创建工程、贵州省100个旅游名村(名城名镇)建设工程等称号。 

加宜苗寨

  加宜苗寨位于贵州榕江月亮山腹地的孔明山脚,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加宜苗寨集原始自然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三国历史文化于一体,可满足旅游、度假、探险、科研、考古等多种活动。月亮山遍布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山上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娟秀美丽;村寨结构别致,红色旅游文化与原生态苗族文化相得益彰,山村吊脚楼与层层梯田相互辉映,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田园风光”画卷。

大河口码头

  大河口码头位于都柳江与平永河、寨蒿河交汇处,是榕江商业发展和古码头兴衰的缩影。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曾为广东会馆专用码头,是10个码头中临江面最大,也是停靠船舶和吨位最大的码头。1953年省船务处投资160万元(旧币)进行扩建,2001年投入140万元进行改建,是目前10个榕江古码头中唯一还能使用的码头。
  大河口码头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7340.15平方米,建有7栋徽派主体建筑物,连廊、熄火台、3座牌坊、4座龙像、碑文、古门、狮像、瞭望台、两座亭子、文化墙等17个类别构筑群。码头城楼内入驻书吧、咖啡吧、演艺吧、茶餐厅、文创产品设计营销、书画摄影作品展示等经营者或企业,建设为榕江古州文化营销、文艺展示、文化休闲综合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榕江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个,先后获得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5个。

  侗族琵琶歌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榕江琵琶歌抒情叙事兼具,演唱形式、演唱场所和演唱内容与六洞弹唱相同,主要流行在广西三江县、融水县溶江河段和黎平县以“四脚牛”为中心的地区。主要曲目有《河对岸》、《初相会》、《路不平》、《好久不见》、《两相情愿》等。 [13]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萨玛节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
  “萨玛”是侗语译音,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5]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中国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16]2008年,从江县、榕江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地方特产

  锡利贡米
  锡利贡米,贵州省榕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锡利贡米原选育区在锡利(锡庆),现分布于榕江县忠诚、栽麻、寨蒿等19个乡镇的半山区,海拔在400—900米之间的阳光稻田。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是油香米形成的环境基础。锡利贡米颗粒油润,晶莹洁白,呈半透明状,有光泽。蒸煮后米饭保持良好光泽,入口香滑绵软有弹性。
  2013年2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锡利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榕江葛根
  榕江葛根,贵州省榕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榕江葛根外观呈圆柱形或类纺锤形,须根、分叉少,表皮薄而有轻微皱褶,呈黄褐色;肉质乳白色,烹熟后口感绵软细嫩,带糯(粘)性,味道清香、微甜,葛味浓,无渣。理化指标:粗纤维(以干基计)≤4.0%;淀粉(以干基计)≥50%;葛根异黄酮总酮含量(鲜物质计)≥0.4%。
  2016年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榕江葛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塔石香羊
  塔石香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塔石香羊因产于榕江县塔石乡而得名,为优良地方品种。由于长期野外牧羊,封闭饲养,高度近交,加上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特色和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地方羊种。其口感清香、鲜嫩、可口、膻味轻,故获“塔石香羊”之美称。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塔石香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榕江小香鸡
  榕江小香鸡,贵州省榕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榕江小香鸡属小型肉用型鸡种。体型小、结构匀称,羽毛致密。头较小,多为平头。单冠,冠、髯乌紫色或红色,虹彩橘红色;耳垂为红色,少数白色;喙黑褐色,胫青黑色。公鸡羽毛深红色兼有红花、黑红和白色,尾羽发达,呈墨绿色。母鸡羽毛以麻黄色为主,兼有黑色、白色,全身皮肤乌黑色。肉质香嫩味美。成年鸡体重:公1400克,母13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0.6%,母71.8%;全净膛,公63.6%,母64.4%。开产日龄209天,年产蛋90—120个,蛋重40克,蛋壳呈浅褐色。
  榕江小香鸡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滋补及药用价值,以小、香、乌而闻名,专家评价为“国内优质小型鸡种的佼佼者”。因采取林下放养方式,鸡群以林地杂草和虫害为食,形成天然优质香鸡。
  2014年9月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榕江小香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