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贵阳市 | 遵义市 | 安顺市 | 六盘水市 | 毕节市 | 铜仁市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六盘水市地图
六盘水市地图
点击看大图

六盘水市的景区景点
   

六盘水市的风景图片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明湖湿地公园
明湖湿地公园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六盘水市美景
首页 >> 贵州 >> 六盘水市
区号:0858
邮编:553000
面积:9914平方公里
人口:301.67万人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位置:位于贵州省西部
政府驻地: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行政区划:辖2个区、1个特区,代管1个县级市
车牌代码:贵B
机 场:六盘水月照机场、盘州官山机场
火车站:六盘水站、六盘东站、六盘水南站
著名景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哒啦仙谷、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地区概况

  六盘水市,别称中国凉都,贵州省辖地级市,地处黔西乌蒙山区,滇、黔两省结合部,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面积9914平方千米。全市辖2个区、1个特区,代管1个县级市。六盘水市常住人口301.67万人。

  六盘水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三线”建设时期,缔造了“三线”文化。1978年,设立省辖六盘水市。市境内考古发现距今20多万年的“盘县大洞人”,为贵州发现的最早智人,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素有“四省立交桥”之称。贵昆、南昆、内昆、水红铁路在此交汇,沪昆高铁境内段和安六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沪昆、杭瑞、都香、宜六、水兴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有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景区。

行政区划

  六盘水市辖2个区、1个特区,代管1个县级市:

  钟山区 面积1034.30平方千米,人口79.08万,政府驻凤凰街道,下辖9个街道、5个镇、3个乡
  水城区 面积3054.92平方千米,人口62.26万,政府驻双水街道双水大道1号,下辖9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
  六枝特区 面积1799.48平方千米,人口75.83万,政府驻九龙街道团结路,下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
  盘州市 面积4056平方千米,人口106.93万,政府驻亦资街道凤鸣北路1号,下辖6个街道、14个镇、7个乡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
  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
  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
  汉代,中央王朝派使者通往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市境内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和犍为郡汉阳县、存鄢县,郡县设立后,驻军推行屯田政策,东汉以后,屯田制逐渐被瓦解。
  三国时期,市境内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古郡宛温县。
  魏,分属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
  晋朝,属牂牁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
  隋朝,改郡为州。
  唐朝,承隋制,市境内南为盘州地,北为汤望州地。中央王朝为了通过土官实施对其地的间接统治,二州为羁縻州。
  宋朝,中央王朝对土酋封以王号,借助土酋力量对抗南诏和大理国。今市境内作为缓冲地带,南为于矢部地(自杞国),东北为牂牁国(后称罗甸国),北为罗氏鬼国,这三个藩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元朝,于矢部地(自杞国)名为于矢万户,后改为普安路总管府;罗殿国名为普定万户,后改为普定府;罗氏鬼国名为八番顺元宣慰司。二府一司任用“蛮夷官”,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在其领土上仍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
  明朝,改土归流,普安路总府改为普安州(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设流官知州,普定府改为西堡官司,八番顺元宣慰司改为贵州(水西)宣慰司。
  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基本结束,北设水城厅,东设郎岱厅,南设普安州(厅)。
  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城县、盘县、郎岱县的建制没有什么变化。
  196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等部门调查对比,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
  1965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
  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
  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0月29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
  1968年4月18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12月2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2月18日,撤销六盘水地区,改设为省辖六盘水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
  1987年12月15日,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
  1999年2月28日,撤销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2017年4月15日,撤销盘县,设立县级盘州市。
  2020年7月,撤销水城县,设立六盘水市水城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千米。全市面积9914平方千米。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钟山区的大湾镇飞嵌于毕节市威宁县和赫章县之间。

  地形地貌

  六盘水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Ⅱ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域因北盘江与三岔河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市域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韭菜坪,海拔2900.6米,同时也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点;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314.3米。地貌景观以石灰岩喀斯特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峡谷等地貌类型。

  气候

  六盘水市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5℃,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有“中国凉都”之称号。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垂直气候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过境地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

  水文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分水线为乌蒙山脉东支岭脊和苗岭山脉西端岭脊,由水城的纸厂、城关、白腻、滥坝、陡箐、冷坝至六枝郎节坝老马地大山与苗岭相接,再延至六枝、木岗。分水线北为长江流域,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为珠江流域,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境内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3条,其中长江水系9条,珠江水系34条。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六盘水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9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08%和99.10%。
  国家一级图书馆:六盘水图书馆。

  医疗卫生

  六盘水市共有卫生机构1790个。其中,医院13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5141张;卫生技术人员234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390人;注册护士11130人。

交通运输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川滇黔桂四省交界结合部,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直线距离均在500千米以内,素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六盘水是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和196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贵昆、南昆、内昆、水红铁路在此交汇,沪昆高铁境内段和安六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沪昆、杭瑞、都香、宜六、水兴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与周边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六盘水月照机场开通了直达北京、广州、杭州、成都、上海、西安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打通了连接“北上广”的“空中走廊”。

  公路
  六盘水市已形成“三横一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对外通道共7个,与周边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0千米,国家高速公路有5条通过六盘水境,分别为沪昆高速(G60)67千米(已建成通车)、都香高速(G7611)145千米(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G56)65千米(已建成通车),纳兴高速(G7612)60千米(在建),安盘高速98千米(拟建)。省级高速公路有4条,具体为水兴高速(S77)152千米(已建成通车),六赫高速28千米(在建),六安高速20千米(在建),玉普高速126千米(拟建)。地方高速有1条,具体为机场高速11千米(已建成通车)。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贵州启动新时代高速公路五年决战,“十四五”期间,全市将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通车里程力争突破640千米。未来展望,待在建和拟建高速实施完后,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770千米,形成“四横四纵两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铁路
  六盘水市已建成贵昆、南昆、内昆、水红普速铁路,建成水大铁路支线、六盘水南编组站以及沪昆客专、安六城际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于2016年12月建成投用,安六铁路于2020年7月8日开通运营,六盘水实现“县县通高铁”。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普速铁路670千米、高速铁路172千米,路网密度为84.9千米/万平方千米,是贵州省铁路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贵州连接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盘兴铁路全面开工建设,盘州至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铁路、毕节至六盘水铁路、纳雍至六盘水普速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届时,渝昆客专和沪昆客专、成贵客专和沪昆客专通过六盘水互联互通,形成北上成渝双城经济圈、南下北部湾经济圈、东进黔中经济圈、西出滇中经济圈的高铁“十”字枢纽。

  航运
  六盘水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境内以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属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市境中部,水运交通以北盘江、三岔河为主,现有通航里程381.7千米,其中四级航道26.8千米,五级航道12千米、六级航道56.2千米、七级航道130.6千米、等外航道156.1千米,全市拥有船舶及水上浮动设施902艘,2020年度客运量8.24万人次,年客运周转量152.22万人千米。出海通道以北盘江为主,下游连通北盘江龙头赛、红水河,沟通西江干线,是连接内陆与华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北盘江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是西南水运出海的中线通道,属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六线主通道之一。全市水域均为水电梯级开发形成封闭库区,未建设过船设施。

  航空
  六盘水月照机场是国家民航局“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新建跑道长2800米×宽45米,可以起降波音和空客各主流机型,可以满足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50吨。批复总概算为14.25亿元。2012年2月27日,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正式动工,2014年11月28日建成通航。现开通航线11条,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海口、西安、长沙、武汉、贵阳。
  盘州官山机场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项目,是贵州省“一枢纽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项目之一,场址位于盘州市鸡场坪镇官山居委会,性质为国内民用运输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主要新建一条长3000米、双向设一类盲降系统的跑道,6个C类机位站坪和5个B类机位的通用航空站坪,8000平方米航站楼、7000平方米停车场,以及空管、通信、导航、气象、供水、供电、航油等配套设施,估算总投资20.54亿元。项目完成可研报批全部前置手续,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旅游资源

  进入新世纪,西部煤都六盘水在展示高原新城风姿的同时,也在逐渐褪去面纱,显现出它古老迷人的奇山秀水。六盘水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容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别具一格。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乌蒙大地。在六盘水市中心区,有“地海浮山”之誉的麒麟洞公园;在六枝 江风景名胜区,有夜郎古国遗风、亚洲仅有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有北盘江峡谷奇山异景;竹海风景名胜区,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全国重点文大洞旧石器遗址,有以半部藏经闻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过程的妥乐千株古银杏、县大大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高原草场、、老厂万亩竹海;水城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天生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南开苗族跳花节、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节、坝湾布依族“郎节山”等。加之优越的地理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为展现六盘水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天时、地利。
  生态旅游是六盘水旅游的一大优势。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罗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我们领略到了莽莽林海的魅力,只觉整个森林就像一台巨无霸的自然空调,吐纳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使人在正午最闷热的时候竟感到和夜里一样的幽静、芬芳、凉爽。
  六盘水主要旅游景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韭菜坪景区 ·盘县大洞 ·长角苗风情·北盘江峡谷 ·采花洞相亲 ·护国寺 ·阿勒河景区 ·龙凤地宫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 ·水城天生桥 ·折溪傩戏 ·江南八小佛教名山--丹霞山 ·牂牁江景区 ·高原草场 ·滴水滩瀑布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景区景点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是六盘水市第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公园位于水城县境内,地处珠江水系上游,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森林公园。公园距六盘水市区30km,交通便利,有水柏铁路和两水线可到达景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为水城县玉舍国营林场,2001年被审批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是新建的六盘水市西出口的地标性建筑,明湖湿地公园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长达1.13千米的彩虹桥凌驾于澄澈的湖面之上,犹如一条飘舞的彩带。2013年10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明湖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哒啦仙谷

  美丽的哒啦仙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熏衣草最具独特,同时哒啦仙谷农业园占地12000余亩,项目所在的盘州市地区为贵州最大的煤炭产业基地,由贵州农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发,项目定位为“农超对接与休闲度假并重的产业创新样板”。提出“心无疆(即打破人与人内心的隔离,牵手互助)”,“意斑斓(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两者正好与项目所在地的民族团结政策及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主题相切合,获得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公园内不论喀斯特地质遗迹还是山原与峡谷地貌,其形成都是以青藏高原隆升为背景的,对研究青藏高原隆起时间与过程这一当今地球科学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保存完好的盘县动物群化石,对研究中三叠时期海生爬行动物的系统演化、古地理学、古海洋学、古生态学和古埋藏学等均有重要意义。

  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

  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49公里。
  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上层洞道与最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达1660米。大洞遗址距今30万年至数万年。
  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1993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20日,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非遗项目

  梭戛长角苗染色服饰(国家级)
  梭戛长角苗彩色服饰以女装为主,女装上衣为对襟交领窄袖平摆燕尾式。前襟齐腹,后片长至膝弯与裙齐。彩色服饰主要分为蜡染彩绘服饰和刺绣服饰两种。蜡染彩绘服饰上衣多数前襟(对襟)两袖后背为蜡染彩绘,色调以黑红、黄、橙色为主,大襟为蜡染彩绘、挑花相混合,色调以鲜红、黄、橙色为主;少数前襟两袖为黑白蜡染,后背为蜡染彩绘,色调与前面的相同。刺绣服饰上衣主要分为全刺绣服饰和蜡染挑花刺绣服饰。全刺绣服饰上衣前襟两袖后背后片为刺绣,色调以黑红、鲜红、黄、橙、蓝为主。蜡染挑花刺绣服饰上衣为在黑白蜡染的基础上间以少数挑花刺绣,色调以红、黑、白为主。

  布依族盘歌(国家级)
  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用原生态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布依族盘歌流传于贵州省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尤其以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境内的布依族盘歌最具代表性。该乡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六盘水市东部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河谷地带,境内生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周边乡镇的农产品集散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国家级)
  盘县彝族山歌,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北地区,其中以盘县淤泥乡的山歌最具有代表性。盘县彝族山歌按内容可以分为情歌、酒歌、劳动歌、叙事歌。从演唱形式上来分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也有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的时间、场合也比较自由、灵活,甚至歌词的语言,不少也是半汉半彝以至纯汉语的;歌词结构七言四句为多见,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曲调婉转悠扬,被当地人称为“拉山腔”。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头去了三匹马后头还有九屯箩”形象地唱出了彝族山歌的丰富多彩。

  布依族服饰(国家级)
  布依族服饰(五等装)是水城县猴场、红岩一带布依族“喜鹊布依”支系所独有的民族特色服饰,承传较为完好。据猴场乡打把村老年人介绍,不同场合穿的五等装是历代所传。从明代迁入当地后,“五等装”就一直在本地布依族中承传穿戴,成为本支系区别其他地方支系的主要识别依据,但具体渊源已不可考。布依族服饰(五等装)分为:特等装、一等装、二等装、三等装、四等装。特等装一般在办丧事祭祀场合穿;一等装在婚嫁场合穿;二等装在吃酒、聚会时穿;三等装在青年聚会赶表等社交场合穿;四等装在干活和平时穿。五等装最多的为五至八件套,最少的为一至二件套。

民族文化

  民族风俗

  折溪傩戏: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乡的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傩戏,以祭神驱鬼。集神、鬼、人于一体的傩面具扮相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观者踊跃,热闹异常。
  采花洞: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邻村邻县数千苗族同胞聚集于村东侧的一个洞前,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跳花节:农历二月十五水城区南开乡三口塘每年都要举行当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跳花坡”。届时成千上万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玉舍乡海坪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
  长角苗: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奇特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他们常年隐居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过着神秘而古老的部落生活,与外界绝少联系,至2014年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3-4公斤重的毛发。

  民间音乐

  歌谣曲调:六盘水市境内的民族民间歌谣曲调抒情优美,感情朴实。有热情真挚、含蓄细腻的山歌情歌,如:仡佬族山歌、彝族山歌、苗族山歌、布依族山歌、水族山歌、汉族山歌等;有伴随红白喜事叙述民间习俗的酒令坐歌;有叙说传说历史的古歌以及轻松愉快的民间小调等。还有一些联曲体的民歌小调,如“宝玉哭灵歌”、“梁祝”等已呈现出戏剧曲调的雏形。
  器乐及器乐曲调:六盘水各民族中,民间器乐主要有芦笙、唢呐、大筒箫、直箫、三眼箫、四眼箫、月琴、筒筒(二胡)、道琴、口弦、泡木筒、木叶、海螺、改装口琴等吹拉弹拨乐器,以及铜鼓、大鼓、花鼓、皮鼓、大钹、铙钹、大锣、锣、马锣、包包锣、铛铛、磐、铃、木鱼、师刀等打击摇摆乐器。各种器乐均有不同的组合谱子,在不同的场合演奏,较有特色和流行较广的有芦笙曲、唢呐谱、箫筒调、铜鼓谱等。

  民间舞蹈

  苗族芦笙舞:六盘水市境内的苗族芦笙舞种类繁多,参跳人数不一,基本动作较多,大多是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其次,难度较大,技巧性强,以独特的“矮桩功”著称。但,无论哪种形式,均要求舞者边吹边跳,声不断,舞不停,一气呵成跳完所跳舞蹈的全套动作。特别是水城南开、青林一带“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芦笙舞,历史上以技艺精湛、舞艺高难、意味独特、高手云集而著称,在苗族芦笙舞系中形成以技取胜的一大流派,在全省和全国均享有较高声誉,是黔西北苗族芦笙舞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外国人学不了,中国人跳不好”的民间舞蹈艺术。
  彝族唢呐花鼓舞:流行于境内各地的彝族同胞中间,尤其以水城南开、玉舍一带最具代表性。主要用于喜庆欢乐场合和丧葬祭祀活动之中。舞者多为男性,一般由4人组成。其中2人吹奏“大扣细”唢呐互相“合谱”,1人击花鼓,1人击镲钹相互响应,边奏边舞,舞时亦可多人持花棍、手帕等伴舞。
  彝族铃铛舞(跳脚舞):彝族铃铛舞即跳脚舞,彝语称“恳合呗”,分丧葬祭祀跳脚、婚嫁跳脚两种。丧葬祭祀跳脚为传统礼仪式舞蹈,舞者均为男性,着长衫白褂,系红围裙,一手执“腊朵罗”即手铃或马铃铛,一手执白帕或白纸带。舞时以手铃挥晃击拍,以白帕伴随律动,踏歌而舞。前两个动作称为“打鸟”,后两个动作谓之“踩虫”,彝家自称“搓蛆打老鸹”。跳脚舞动作大起大落、节律铿锵、除手铃击节外,全靠舞者高歌伴舞,以壮声势,气氛豪放悲壮,场面壮观。丧葬祭祀跳脚以水城县玉舍、杨梅、钟山区大河、盘县坪地一带流行的最具代表性。
  彝族毕摩舞:彝族毕摩舞流传于盘县坪地乡包包寨村,由毕摩率队在为已故老人做法事或祭山神时跳,以驱邪祭告为主要内容。参加跳舞的人员少时5至6人,最多可达60余人,舞者皆为男性。
  布依族铜鼓舞:铜鼓舞一般在“六月六”等节庆日或祭祀活动中表演,起源于巫祝祭祀。舞蹈以敲击铜鼓伴奏,常由8到16名姑娘和4至8名小伙子用脚踏着鼓点节拍起舞。舞步以踏步,蹬脚相连的“两步半”为主,简洁明快,队形穿插变化较多,舞姿朴实亲切。近年来已经演变发展为广场集体圆舞。该舞在六枝落别、陇脚一带最为流行。
  仡佬族祭祀舞:祭祀舞主要为“祭田娘舞”和“祭山神舞”,在六枝特区基那、水城县蟠龙一带的仡佬族中流传。祭田娘舞在每年8月“吃新节”时表演,由一长者带领女孩在田边土坎祭完天地祖先后边唱“祭田娘舞歌”边起舞,歌舞完毕即以新煮饭,以祭物分配全寨人员享用。祭山神舞在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寅日“祭山神节”表演。是日,由寨中有威望的老人带领8个或10个女孩组成舞队,老人手提一只大鸡笼,从寨头第一家开始,在该家灶边唱“祭山神歌”并跳“祭山神舞”,舞毕收鸡一只装入笼内,然后又到第二家跳舞收鸡,家家如此,直到全寨收完,最后全寨人汇聚山神树前杀鸡祭祀山神并聚餐。

  民间戏曲

  六盘水市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

当地特产

  风猪
  风猪,是贵州荔波布衣族地区的特产。清代《荔波县志》记载:“本县小猪特别肥嫩,风猪烧猪素有名。”如今,风猪已成为高级宴席上一道特色名菜。 特点: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滋味极鲜,异常适口。将肥壮小猪宰杀,治净,顺头骨、脊骨进刀斩成二爿,取出脑髓和脊髓,挖出眼珠。将火硝、丁香、白芷、细辛、桂皮、花椒、山姜、陈皮研成细末,与细盐混合,均匀地抹遍猪内腔,放入大缸内腌渍一天一夜后,将糯米酒倒入缸内,将猪淹没,盖好浸10天。取出,用竹片将猪腹撑开,晒一周,里外抹上一层菜油或麻油,风干即成。食用时,取肉适量,切块加调味蒸食,或配以菜蔬烹制,其味均佳。
  猕猴桃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本果树。唐《本草拾遗》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痔病等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闽人呼为‘阳桃’。”在美国称为“中国醋栗”,新西兰称为基维果(RiwFruits)、奇异果;英国称为“中国鹅莓”,日本称为“中国猴梨”。贵州则呼为山羊桃,俗称“马屎果”。   
  杜仲
  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杜仲属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药用其干燥树皮。杜仲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医家推崇的主要常用中药之一。杜仲盛产于贵州娄山山脉和四川大巴山脉。贵州大部分地区都产杜仲,在《药物生产辨》中就有"杜仲产四川、贵州者最佳"的记载。贵州省遵义杜仲林场,现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性经营林场,其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提高和发展。   
  天麻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得成功。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汉方药入门》专著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天麻"神奇"之处,从它的别名中可见一斑。例如,天麻地上茎全株不含叶绿素,单一直立,宛如箭杆,药谚云:"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无风自动可驱风。因此又名赤箭、定风草、独摇、神草;天麻的种子细微如粉状,体轻似绒毛,成熟种子多随风飘去,不易收植,所以药农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的传说。因此,又称鬼督邮、白龙皮等。 
  核桃
  核桃油味美芳香,富含饱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吸收率高,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在美术油画着色和制造油漆配剂,以及作机油代用品方面都是重要原料。核桃树是重要的国防用材,核桃外果皮、树皮可提取单宁,果壳可加工制作成活性炭,核桃仁榨过的油饼可以作饲料。核桃用途极广:核桃仁是一种珍贵的果品,营养非常丰富,含有铁、磷、钙、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和B、核黄素、胡萝卜素、尼古酸和硫胺素。核桃仁是一种“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的滋补良药,也是制作甜食糕点、糖果的上等料。

凉都美食

  水城羊肉粉
  水城羊肉粉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的民间小吃,是当今六盘水人早餐的主食。水城羊肉粉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早些时候水城人是很少吃羊肉的,羊一般都只用作民间祭祀用,人们不吃羊肉,是因为嗅不惯羊的那种膻味。
  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作法是:先将米粉在开水锅里烫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后在米粉上放一层薄薄的羊肉片,这种羊肉片是煮熟后榨压切成的,最后浇上鲜红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葱、芜荽等。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烙锅洋芋
  传说清王朝康熙三年三月,吴三桂率三万大军从龟集一路烧抢杀打入水城,安兴义和大批水城彝民被困在山中。因没有锅做饭菜,便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形成了现在的“水城烙锅”。因其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不腻,而获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西部名小吃”的称号。在六盘水市区内比较有名的烙锅店有“全有福烙锅”、“老城烙锅”、“小纳雍烙锅”、“八家寨烙锅”等。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全国校足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函》,六盘水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2021年11月,拟通报表扬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民委公示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对象。
  2021年12月,被全国爱卫办表彰为“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3年11月,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