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马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位于广西中部略偏西位置,居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东与上林县、来宾市忻城县交界,南与武鸣县相邻,西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百色市平果县接壤,北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隔红水河相望。马山县版图总面积2345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下辖7个镇、4个乡,总人口55.5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89万。
马山县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东西部为大石山区,中部和西南部为土岭丘陵;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主要农土特产有黑山羊、金银花、旱藕粉等,是“中国黑山羊之乡” 。马山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该县,另有壮族扁担舞、会鼓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行政区划】
马山县辖7个镇、4个乡:
镇: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
乡:乔利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
【历史沿革】
马山县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马山属桂林郡辖地。汉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年~前116年),为南越国地。三国蜀章武一年至吴天纪四年(221年~280年),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和增食县地。唐高祖武德一年至天佑四年(618年~907年),属岭南西道邕州都督府羁縻思恩州地。宋至道三年(997年),属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羁縻思恩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广西行中书省田州路思恩土州地。明洪熙元年(1425年),思恩土州知州岑瑛将州辖地分设13个堡,县境内设有白山、兴隆、乔利、古零、那马、定罗6个堡,是马山县最早的基层政区设置。清同治六年(1867年),那马土司改那马厅,同治九年(1870年)始委流官,仍属思恩管辖,其他定罗、兴隆、白山、古零土司依旧。民国元年(1912年),将那马厅改那马县,并撤销罗定土司,将其辖地并入那马县,县治设在石塘,隶属邕南道(后改为南宁道)。
解放后,两县均属武鸣专区。1951年2月,撤销武鸣专区,改隶南宁专区(后改称宾阳专区)。1951年6月,隆山、那马两县合并为马山县,取那马的“马”和隆山的“山”两字合为县名,县治设在隆山县城厢镇(今白山镇),于7月1日正式办公,隶属宾阳专区。1952年7月,宾阳与崇左两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属邕宁专区。1952年12月6日,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属桂西区邕宁专区。1956年3月,桂西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马山县直属桂西壮族自治州管辖。1958年1月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设立邕宁专署,马山县属邕宁专署领导,同年11月改为南宁专员公署。1971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后,马山县隶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宁地区,2003年6月,马山县正式划归南宁市管辖。
【人口特征】
人口 2014年,马山县户籍总户数15.90万,总人口55.58万(农业人口46.69万、非农业人口8.89万);;流动人口9.9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5.30‰。
民族 截至2012年,马山县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白族、黎族、土家族等11个民族。
语言 马山县境内居住有壮、汉、瑶、苗等民族,其中壮、汉、瑶3个主要民族为世居民族,以壮族人口居多。各族有自己的语言,本族交谈以母语为主。但因周围壮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故汉族、瑶族中多数成年人亦会壮语,族际间以壮语或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交际工具。公众集会或政府出面举办的各种重大活动,多用西南官话。文字以汉字为最通用。部分壮族人也通晓自己的民族文字。境内语言有壮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语(新民话)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略偏西部,南宁市北部,居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东与上林县、来宾市忻城县交界,南与武鸣县相邻,西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百色市平果县接壤,北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隔红水河相望;全县版图总面积2345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07°41′-108°29′,北纬23°24′-24°2′之间。
地形地貌 马山县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东西部为大石山区,中部和西南部为土岭丘陵。石山区山体连绵,石峰林立,悬崖陡壁,嵯峨指天,一般海拔在500米至600米左右。土岭地势平缓,为馒头山体状,一般海拔300至400米。境内西北部和东北部较高,地面标高450米左右。县境自西部片联高德村——林圩乡黄幡村——古零乡——加方乡一线,直线约55公里,地势较高,形成一条分水岭,两侧总体地势各自向北,向南倾斜,北至红水河,高度降至150米左右,南至武鸣交界,高度降至200米左右。
气候特征 马山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大区闽南——珠江气候区,属低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夏季常处于副热带高压西南边缘,盛吹东南风,降雨量充沛。冬季,由于该县地处广西中部弧形山脉西南侧都阳山与大明山缺口处,东北风往往较强,降水量少。县境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马山县年平均气温21.50℃,年均降水量1457.20毫米,年日照时数1182.70小时。
水系 马山县境内除了流经县北的红水河外,仅有一些细小的河流。地表河大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地下河大部分分布在石山地区,埋深在35米左右。地下水点203处,这些地下水点都与地下河相通,或是地下河的露头处。主要河流,有的自南向北注入红水河,有的向南流入武鸣县境水系。
【经济概况】
2014年,马山县生产总值完成46.7751亿元,同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4.50%,增速比上年下降2.7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3446万元,增长4.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4569万元,增长2.2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89736万元,增长6.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37%,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1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1%。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20737万元,下降3.51%;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2945万元,增长0.91%,人均财政收入821元(按常住人口40.11万人计算),增长0.24%。 2014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2.81:26.63:40.56。
2014年,马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20亿元,林业产值1.71亿元,牧业产值10.36亿元,渔业产值1.1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82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34亿元。
2014年,马山县有工业企业144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45亿元,利税总额1.61亿元(利润95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47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机制糖2.48万吨;纸浆2.09万吨;水泥26.37万吨;酒精2537.50万升;发电量500.30万千瓦时(小型水电站),供电量3.09亿千瓦时。投入7440万元建设苏博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新建成标准厂房2.27万平方米;新增入驻企业4家,新增竣工投产企业3家,完成工业投资2.70亿元,实现产值1.60亿元。工业基础设施投人13.95亿元,投人6.45亿元,完成传统企业技改井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新发展小微型企业82家。
2014年,马山县有个体工商户1.39万户,资金数额4.68亿元,从业人员2.12万人,有市场(含农贸市场)16个,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4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4492万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2591亿元,同比增长17.7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0731亿元,同比增长29.58%。
【社会事业】
教育 2014年,马山县有幼儿园249所(公办幼儿园157所,民办幼儿园92所),在园幼儿2.08万人;小学140所(另有教学点78个),在校生3.66万人;初中17所,在校生1.64万人;高中3所,在校生644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5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67人。有教职工4279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8.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8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6%,辍学率0.16%。
文化 2014年,马山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展演队)1个,演出46场,观众5.2万人次;电影放映单位3个,共放映1740场,观众24.3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19.41千册(件),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11个。
卫生 2014年,马山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2个,其中国有医疗卫生机构14个(县属4个、乡镇11个),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4个,村卫生室145个(含诊点),个体医疗诊所85个。卫生技术人员2099人(县属卫生技术人员1388人)。医院病床1429张(县级医院728张、乡镇卫生院544张、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127张)。投资225万元(含个人投资),完成农村卫生户厕建造1000座,累计建成9.54万座,卫生户厕普及率85.4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0.03万人,参合率98.70%,个人缴费3502.60万元。
【交通运输】
马山县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内有都南高速公路、210国道、马山—大化、马山—上林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另有红水河由南向北流经境内80公里,水运可达柳州、梧州等地。
截至2014年,马山县境内公路里程1167.40公里,比2013年增长9.21%,其中,等级公路1013.39公里,等外路154.01公里。
【风景名胜】
三潮水山庄 位于白山镇上龙村,因山泉水每日三次涨潮出水,三次退潮而得名“三潮水”。建成开放儿童游泳池1个,少年游泳池1个及成人泳池1个,建设室内恒温游泳池1个,羽毛球馆1个,星级宾馆1栋。
百龙滩景区 位于马山县境内北部,距马山县城15千米。景区的主要旅游景观有百龙滩水电站、红河奇石、百掌沙滩和沿河风光。
定乐江明暗河(永州) 地处马山、平果、大化三县交界处。由永州河和州圩河汇聚而成。该河有明河10段、暗河10处、全长20多千米。它是广西可开发游览的最大暗河。
灵阳寺 位于古零镇乾登山上,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是马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中期元丰年间(1078年),由六祖后裔南华慧远禅师东来古零始建。历经宋、元、明、清等几个朝代,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址设在古零街西面(今为古零中学校园内)。
弄拉生态旅游景区 位于马山县东南部,古零镇辖区内,距县城25千米,海拨500米~700米,最高峰733.8米。属大石山区,石多土少,峰林连绵,峰丛间形成13个封闭的弄场洼地。
金伦洞 位于马山县古零镇新杨村金伦山下,距县城21千米。金伦洞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长、最大、最深的原始石漠溶洞,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金伦洞主洞口高约5米,宽约10米。
【名优特产】
黑山羊:马山黑山羊饲养方式采用传统的自由放养,羊群采食于群山野岭之间,其全身乌黑,肉质细嫩,内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16.40%,脂肪含量7.90%。
艾菜馍:是马山壮家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是壮族人在欢度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时,普遍制作的野菜馍。
永州米酒:使用永州大米煮熟待冷却后,加入农家酒饼搅拌均匀,放入瓦缸,发酵25天左右,用瓷瓦酿酒器以文火熬之而成。特点:口感醇厚,饮之不上头。
郎棒:又叫“猪血肠”,是一种特色食品,将猪小肠洗净备用,花生仁炒熟捣碎,然后与生猪血、大米饭或炒熟的玉米粉、油、盐适量拌匀,灌输入肠内并压紧压实,扎好两头,放入锅里文火煮熟,出锅后入油锅切段上桌当主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