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古称龚州,置县已近1700年。位于广西东南部,贵港市东北部,西江流域上游,面积2983.97平方公里。平南县辖2个街道、16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平南县常住人口为1104273人。
晋升平五年(361),析苍梧郡置永平郡,析猛陵县地置武城县(也有记作武陵县),这是平南境内最早设置的县。贞观十三年(639年),省西平入南平,随后南平改称平南,这是以平南为名建县的开始。平南县是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石硖龙眼之乡、中国文化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行政区划】
平南县辖2个街道、16个镇、3个乡:
街道:平南街道、上渡街道
镇:平山镇、寺面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大坡镇、大洲镇、镇隆镇、安怀镇、丹竹镇、官成镇、思旺镇、大鹏镇、同和镇、东华镇
乡:思界乡、国安瑶族乡、马练瑶族乡
【建置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今平南境地属桂林郡。 西汉时平南部分属猛陵县地,隶属苍梧郡(郡治所广信,今苍梧)。部分地属布山县。 三国时,仍隶苍梧郡,猛陵县和郁林郡布山县地。 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析苍梧郡置永平郡(郡治所安沂,今藤县境);析猛陵县地置武城县,县治所今武林镇,隶属永平郡。这是平南境内最早设置的县。 宋元嘉二年武城县改称武林县,属永平郡(齐梁陈因之),隋仍属永平郡。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永平郡增设隋建县(县治所今平南大中)。 唐初,废永平郡改设藤州,武林、隋建二县隶属藤州。贞观三年(629年),置燕州(治所今武林),下辖武林、隋建,并设秦川县(《大元一统志》作泰川县)而辖之。贞观七年(633年),徙燕州治所至宁风(今藤县地)改名泰州,划武林、秦川隶浔州。同年在原燕州治所武林置龚州都督府,督理龚、浔、蒙、宾、澄、燕、藤七州。又分武林县地置南平县,后改平南,治所今平南镇。平南之得名,旧志载三说:一为晋代陶侃平定交南,封平南侯,故称;二为县内诸山,自蛇黄岭迤逦而来,开广平敞,面南设治,因而得名;三是取南平和西平之名,称平南县《今县释名》(卷五)则载:因县治在永平郡之南,故称平南。天宝元年(742年),龚州改称临江郡(阳建改阳川,仍隶龚州)。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龚州,领平南、武林、隋建、大同、阳川五个县,隶属岭南道。 五代,平南属南汉。 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武林、隋建、大同、阳川入平南。宋嘉祐二年(1057年)又将武郎县(今县北的马练、国安、思和一带)并入平南县,仍隶属龚州。绍兴六年(1136),废龚州,平南县隶属浔州管辖。 元朝时期(1206~1368年)平南县属浔州路。 明朝,平南隶属浔州府。 清代,平南县仍属浔州府。乾隆九年(1744)浔州府改隶右江道。清咸丰六年(1856)八月,大成军踞平南改称武城县,属大成国辖地(建都秀京即今桂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大成国灭,平南重归清统治,武城县复称平南县。民国2年(1913年)推行省、道、县三级区域制,平南县隶属郁江道(道治今苍梧)。 民国3年,改苍梧道。 民国15年(1926年)废道设区,平南隶属梧州区(区治今梧州)。 1949年12月3日,平南县获解放。1950年1月,平南县隶属梧州专区。1951年7月,梧州专区与郁林专区合并称容县专区,平南县隶属容县专区。1952年5月间,平南县将原所属的罗运、罗香、平竹、那平等四个乡划归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同时又将原同和乡的黎田拨给藤县。1958年7月,撤销平乐、容县两专区,分别设立梧州、玉林两专区,平南县属玉林专区。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玉林地区,平南县属玉林地区。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平南县改属贵港市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东北部,西江流域中游。东靠藤县,南连容县,西接桂平市,北邻蒙山县,西北与金秀瑶族自治县毗连。行政区域面积2983.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平南县境地形狭长,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10千米。平南县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北部山区属大瑶山余脉南坡,海拔在500~1500米,与金秀交界的亚婆揽孙海拔1581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丘陵属大容山余脉北坡,海拔100~500米。中部浔江沿岸为低平的溶蚀堆积平原,海拔100米以下。浔江横贯中部平原,由西向东流出县境。
气候 2020年,根据平南国家气象观测站数据统计,本年年平均气温为22.6℃,比历年平均值(22.0℃)偏高0.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出现在7月2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8℃,出现在12月31日,气温1、5、7月偏高,偏高程度居有气象观测数据以来同期的第二位、第三位、第二位,5月极端最低气温比历年同期极端最低气温偏高7.6℃,偏高程度居有气象观测数据以来同期的第二位。平南县各地年降雨量1050~2100毫米,呈南少北多分布,平南国家气象观测站年降水量1432.0毫米,比历年平均值(1556.5毫米)偏少124.5毫米;年日照时数1468.1小时,比历年平均值(1676.3小时)偏少208.2小时。
【交通运输】
珠江水系西江干流浔江段横贯中部,容武公路、容平公路、南梧二级公路、贵梧高速公路、梧柳高速公路、南广高速铁路过境。武林港二期项目开港运行、平南西江二桥通车。荔玉高公路平南段,蒙山至金田二级公路在建。
港口 平南县有县级内河港武林港港口。
公路 境内有6条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贵港至梧州、梧州至柳州、荔浦至玉林等3条高速公路已通车,平南至容县、平南至武宣、桂平西山至北帝山景区等3条高速公路在建。
铁路 平南县有南广高速铁路、在建柳梧铁路等。
【风景名胜】
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
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位于平南县城区南侧平南县工业园区内,东面为211省道,主要配套项目有动物幼儿园、天鹅湖、万鲤湖、大象乐园、猛兽区、天桥观光长廊、黑熊乐园、猴乐园、恐龙百鸟园、鸵鸟园、长颈鹿斑马馆、鳄鱼馆、两栖动物馆、大马戏演艺中心、农家乐餐厅、俄罗斯特色餐厅等。目前,园区内有黑熊、老虎、长颈鹿、骆驼、绵羊、猴子、马、驴、羊驼、奶牛、梅花鹿等各种动物。
北帝山旅游区
北帝山旅游区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地处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麓,距离平南县城50公里,旅游区规划面积2240公顷,森林覆盖达95%以上,年平均温度18.9℃,年平均降水量1860mm。境内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峰秀、林茂、石奇 、花艳、泉清、雾迷“六绝”闻名,奇、秀、雄并存,幽、静、艳齐聚,素有“小张家界”之称。
旅游区以原生态的山水环境和民俗文化为依托,充分展示“仙境山水、祈福圣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将旅游区打造成为祈福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养生度假、山地运动等多功能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畅岩山
畅岩山在平南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思回村,又名思回石山,或二程岩,原为八景之首,畅岩山平畴突起,石势嶙峋,高数十丈,广里许,状若雄踞之巨狮,山顶与山麓树木阴翳。山半有岩,晃朗畅通,宽敞如屋,宋代龚州知州程?曾为其二子程颐、程颢延师周敦颐(濂溪)在此讲学读书,世称周程三夫子。后来二程成为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哲学史占一席地位。今该洞口仍有古镌“天南理窟”四字,四周有宋以来碑刻一批。该山还有犀牛滴水洞、文昌岩、遇仙岩、九重门、飞鼠岩、刘三姐渍麻洞等胜景和三夫子庙、印心亭、莲花池、三宝殿等遗址遗迹,景色优美,文物富集,适于游览纪念,抒文明开发的“思古之幽情”。旧县志载,畅岩山以山翠、石奇、洞幽与北流勾漏洞、福建真仙岩媲美,并不为过。畅岩山历代受创颇巨,县已通过有关立法,筹划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工作。
新隆丰碑
县城东南九十里的寺面乡新隆村,平、藤、容三县交界处,山岭逶迤,风景绮丽。1927年秋至1928年初,党领导在此发动“劳五暴动”,作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尝试,揭开了农民运动新的篇章。1987年,广西区人民政府和平南县人民政府拨款建立劳五暴动烈士陵园。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像留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游鱼洲
游鱼洲在县治龚江中,形似游鱼,秋冬见洲,时有鸿雁飞集,邑人以为科甲之征兆,为旧八景之一。洲上有不少奇异石子,每逢节日,人们辄登洲游览,拾回石子作观赏或压卷之用。游鱼洲南有一将军古渡景点,也曾为旧八景之一。游鱼洲北江岸更有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烈士平南五烈士碑,碑指霄汉,气壮南天。一桥飞架,西江中最大跨度的平南西江大桥,雄崎诸景之上,使游鱼洲更添姿增彩,鱼洲重新定为新八景之一。此景原名“鱼洲瑞雁”,为旧八景之一。新取名“鱼洲雁信”,取明督师袁崇焕《游雁洲》一诗中的名句:“雁信边宵至”为题意。
白马圩风景区
平南县城东七十里的白马圩风景区。该处有明督师袁崇焕故里和南汉梁嵩状元庙遗址。梁嵩为五代南汉时人,经苦学考取状元及第,仕至翰林学士,因不满虐政,辞官归里,过白马东濠河溺殁,州人感其请蠲免龚州丁赋之德,立庙以祀。袁崇焕诏授兵部尚书兼三边总制时,曾在家乡平南白马建有“总制三边坊”。1986年,在白马圩重建改建了“袁崇焕总制三边坊”和“梁嵩纪念馆”,与巍巍辰岭,悠悠碧水,互相辉映,殊为壮观
【历史文化】
平南县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早在南宋时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门、平南乐曾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廓村庄、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曰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从记载中可以知道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一直在龚州大地上萌芽成长。据1986年普查,民族文化有民间舞蹈、木偶戏、八音、采茶戏、粤剧等。其分布大致遍及全县各乡镇,这些音乐、舞蹈、戏剧经历了各个不同翰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推动了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具体简况如下:
民间舞 民间舞有四个类型:第一类为采茶舞,该舞流行于南河各地,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它表现劳动场面和爱情生活、形式是载歌载舞,多在岁暮或正月表演,适用于庆丰收、庆婚娶、贺新年等一切喜庆场合。第二类为自娱舞。这类舞蹈在我县不多见,只发现一个叫《四季木屐舞》。应用于宣传时事、借物抒情、即兴表演、赞颂丰收等。第三类为拟兽舞。以兽舞分《龙舞》、《狮舞》、《鹰狮舞》、《麒麟舞》。常出现于新春佳节、迎神赛会、婚娶贺寿等大型喜庆场合。第四类为祭礼舞。即跳师和道公舞,两种舞均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用于丧事道场,酬神、安龙、起福、还福等场合。
木偶戏 木偶戏是平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县城及各乡镇均是手杖木偶戏,它简单灵活,几平方米一个木偶棚,二十个左右的男女老少几个形象,两个艺人一人打击乐,一人操纵木偶,开台锣鼓一闹,便唱起当地山歌,舞起木偶来。演出的节目均是传统剧目,如《说唐全传》、《精忠全传》等,也有艺人自己创作编排的剧本,各行当角色安排适当,文武唱做念打均一人完成,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也有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有戏看、观众欢迎。
八音 平南地方八音是从《平南乐》发展而来的,是劳动群众喜爱的吹打乐曲。八音积累了大量曲牌和锣鼓经谱,同时经过长期实践,表演艺术得到步步提高,成为我县民间文艺的宝贵财富。一九五六年,官成镇苏茆村的八音,参加县文艺会演获奖后整理成《闹八音》,参加地区、自治区文艺会演均获奖。一九五七年自治区歌舞团把《闹八音》整理改为《普天同庆》往北京汇报演出。八音的器乐、由双皮小鼓、高边锣、大、双锁呐等几件乐器组成,除喜庆、丧葬使用的俗用的曲牌外,还有不少采茶、粤剧常用的一些曲牌,曲调优美流畅,质朴自然,听后使人倍感亲切。
采茶戏 采茶戏是从外地传入的,最初的演出形式是载歌载舞,由一男一女(男扮)或一男两女表演,男的叫茶公,女的叫茶娘。茶公穿普通便服、扎腰带,戴荷兰帽,手执钱尺;茶娘着大襟花衫,系彩裙,戴头盗,舞绣花手帕,多在岁暮或正月演出,人有喜事,如结婚、贺屋、生日等也请去表演助兴。最早演出的采茶歌舞是《三拜》、《十二月采茶》等,到民国期间,转演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探村》、《闹五更》、《卖茶》等,就慢慢地演变为有简单情节的有矛盾冲突的采茶戏。如《陈世美》、《吕奇正》等,采茶戏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普遍传播,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粤剧 粤剧虽然不是平南的剧种,但它却是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明末清初,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广东逐渐向广西移民,大批广东商人溯江西上,渐渐地把粤剧带到广西。尤其是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进军广西,失败后红船子弟流散各地,他们向当地人传艺授徒,粤剧便传播开来。现平南镇、大安镇、丹竹镇、思旺镇等均有粤剧曲艺社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安校水柜习俗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贵港市首个列入的项目;平南牛歌戏等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保护单位 平南县现有遗址遗迹:六陈镇登塘西汉炼铁遗址、太平天国文化遗址、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平南县殉国五烈士纪念碑、纪念“劳五暴动”的新隆丰碑、“淡木之战”遗址等,其中六陈镇登塘西汉炼铁遗址是广西乃至岭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冶铁遗址之一。
语言 平南县语言有汉语、壮语、瑶语,以汉语为交际工具。汉语主要使用粤、客、闽三大方言,即白话(粤语邕浔片/勾漏片)、客家语、福建话,普遍会讲白语。但机关、中学、矿山、工厂、农场,能听能讲普通话的人也较多。平南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共处,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的现象十分普遍。故少数民族群众都会讲平南白话。居住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边邻的壮、瑶群众还会讲柳州话、桂林话。亦有些人能讲几种民族语言。
【荣誉称号】
平南县荣获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2007年、2009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年、2009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7年、2008年、2009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进步奖”、“2008年、2009年全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连续四次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全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广西优果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广西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县”等荣誉称号。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28日,被表彰为“第八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0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4日,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初步公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