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甘肃省天水市辖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地处六盘山南延地段、陇山西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5个县(市),总面积1311.8平方千米。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10个镇、5个乡。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4.4万人。
据《水经注疏》,张家川镇所在的后川河谷古称长家川,张,长同音,故名。夏商时期,境内为西戎地;西汉时期,沿袭秦制;三国时期,属广魏郡;1953年7月6日,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属天水区;1955年6月,改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69年10月至2022年,先后属天水专区、天水地区、天水市管辖。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主要景点有云凤山风景区、宣化岗拱北、街亭遗址西梁子森林公园、卧龙山老庵寺。2018年9月2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2019年12月9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名单”。2022年4月21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2021年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市、区、旗)名单”。
【行政区划】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10个镇、5个乡:
镇:张家川镇、龙山镇、恭门镇、马鹿镇、梁山镇、马关镇、刘堡镇、胡川镇、大阳镇、川王镇
乡:张棉乡、木河乡、连五乡、平安乡、阎家乡
【建置沿革】
夏商时期,境内为西戎地。 西周夷王元年(前885年),周封在渭之间养马有功的赢非子为附庸(按周分封制,领地方圆不足50里,不直接通达天子,依附于诸侯,谓之附庸),在秦建邑,号赢秦(邑在今张家川镇瓦泉村)。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设陇西郡,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张家川县属陇西郡。 西汉时期,沿袭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辖16县,其中陇县(治今张家川县城)在县境。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监察性质的刺史部13州,陇县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辖。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改王莽所置州牧为刺史,凉州刺史部(当时的刺史部依然是监察区,而州刺史在州内有固定治所,不再赴京奏事)驻陇县(今张家川县城)。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改称汉阳郡,辖13县,撤清水、戎邑道并入陇县。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刺史部由陇县迁冀县(今甘谷)。 三国时期,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魏复置清水县,撤陇县并入清水县,属广魏郡。之后张家川再未置县,今县境大部属清水县、秦安县辖。 金天会八年(1130年),今张家川县分属秦州之冶坊(治清水县黄门乡)、陇城(治今秦安县陇城乡)两县。 元至元七年(1270年),撤陇城县并入秦安县,撤冶坊并入清水县。张家川县分属秦州之清水、秦安两县辖。 明清时期,今张家川大部仍属秦州之清水县、秦安县辖。 民国二年(1913年)3月,推行省、县两级制,暂存道制。张家川县大部分仍属甘肃省陇南道之清水、秦安两县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甘肃省设立行政督察区,张家川县大部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之清水、秦安县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28日,张家川解放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所属区域分别由清水、秦安、庄浪、陕西省的陇县等县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家川县分属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之清水、秦安县辖。 1951年4月,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改称天水区。 1953年7月6日,析清水、秦安、庄浪、陕西陇县37个乡合并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属天水区。 1955年6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8年12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 1961年12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分设。 1969年10月至2006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先后属天水专区、天水地区、天水市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毗邻5个县(市),东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邻秦安县,南毗清水县,北与平凉市庄浪县、华亭市接壤。全县总面积为1311.8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48千米,东西最长距离62千米。县政府驻地距省会兰州市368千米,距西安市382千米。
地形地貌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位于六盘山南延地段,陇山西麓,属陇山山地和渭北黄土侵蚀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川、塬、沟壑、梁峁、河谷阶地和山涧盆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全县有大小沟壑1631条,总长1279千米。最低点龙山镇马家河村,海拔1486米;最高点恭门镇秦家石洼梁顶,海拔2659.4米,相对高差1173.4米,平均海拔2011.4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678米。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切割程度及成因类型,全县地貌类型分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侵蚀构造丘陵地貌和侵蚀构造低山地貌。
气候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气候温凉,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季,夏润冬燥,冬长严寒,夏短不热,春暖迟,秋凉早,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均气温8.1℃,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25.5℃;7月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34.4℃。
水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7条,总长234.48千米,总流域面积1254.6平方千米,自东北部至西南部,分为千河、马鹿河、牛头河和葫芦河4条水系。千河水系主要有四岔河和后河,县内流域面积9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81%;马鹿河水系即马鹿河,流域面积24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9.26%;牛头河水系主要有汤浴河、樊河和后川河,流域面积536.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2.77%;葫芦河水系有清水河,流域面积378.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0.16%。4条水系均属渭河水系。其中四岔河、后河、清水河、汤浴河、樊河和后川河为二级支流,马鹿河为一级支流。7条河流均发源于陇山山麓,按照自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或向南流去。
【交通运输】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利,与周边市、县均有公路相通,距甘肃省会兰州市368千米,距陕西省西安市382千米。随着天水—平凉铁路、庄浪—天水二级公路、张家川县城—恭门付川火车站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通车,已成为连接天水至平凉、天水至关中的重要中转地区。
公路 静天高速县城连接线、县城至马河公路改造全面建成,S50“双陇”高速张家川段等重大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建成自然村组道路、产业路、“窄路加宽”等182.4千米,成功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X549龙山至张棉驿公路被评为2022年度陇原“最美农村路”。
铁路 天平铁路建成通车,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铁路总长25.23千米,在恭门镇付川村设张家川火车站(客运),恭门镇天河村设货运站。
【风景名胜】
云凤山风景区
云凤山风景区,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紧邻陕西省陇县关山牧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草原和云凤山、喇嘛帽、尖石山等20多个景点。云凤山属关山高原地貌,古称陇坻、陇坂,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向来为关中、中原通往西北的要隘和关卡。
宣化岗拱北
宣化岗拱北,位于张家川县张家川镇查湾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学派最大拱北和宗教活动中心。主要建筑由苏菲道堂、宗教领袖墓地和相关防卫设施组成,是一处伊斯兰建筑文化和汉族传统建筑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多重功能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园林式宗教建筑群。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亭遗址西梁子森林公园
街亭遗址西梁子森林公园,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部的龙山镇“西梁子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又名“断山”,因其山在陇口之冲,截然中止,不与众山相连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蜀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望风而降,曹魏举国震惊,忙派兵抵御。诸葛亮派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镇守蜀汉咽喉之地—街亭(今张家川县龙山镇与秦安县陇城乡之间),结果马谡死搬兵书教条,把军队驻扎街亭侧面的山上(今龙山镇西梁子),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汉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蜀汉军进退无路,只能撤退,诸葛亮北伐失败。
卧龙山老庵寺
卧龙山老庵寺,原名卧龙寺,俗称上寺,位于恭门镇付川村东北的卧龙山半山坡上,共占地300亩,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为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秦州等地地震,山崩地陷,老庵寺殿宇倾塌,僧人四散。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建,清光绪七年(1881),清水县弓门(今张川恭门)一带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冲毁老庵寺庙宇,僧人逃亡。清光绪十年(1884年)再次重建。至民国时期老庵寺规模初具。1979年后又一次重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水经注疏》,张家川镇所在的后川河谷古称长家川,张,长同音,故名。因政府驻地为张家川镇,且全县回族比例占69%以上,为回族聚居区,故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旧称阿阳,因其城北有河,即古秦水,城南亦有河,曰古阿水,均出于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绕城而走,山南水北为阳,因城在阿水以北,故称阿阳。
方言 张家川方言隶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其基本特点是单字调平声不分阴阳,但连调中四声俱全,入声基本归入平声;古全浊仄声今塞音、塞擦音声母送气;深臻曾梗通五摄鼻音韵母相混;存在鼻化元音;古泥来母字有合流现象;古端透定母字在今细音前读,精清从母字、见溪群母字在今细音前的读音合流;不分尖团,即古精清从心邪母字和古见溪群疑晓匣母字在今细音前读音相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张家川花儿),是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传统音乐。张家川的花儿既有西北地区花儿的一般特点,也有自身的独有特征,唱词结构严密、曲调高亢嘹亮、歌声悠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侧面映现着生活在张家川县域内回、汉人民的内心世界,是当地群体历史渊源、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音乐价值和经济价值。2004年11月11日,花儿(张家川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张家川红花牛 张家川红花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特产,于2012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洋芋)、糜子、蚕豆、莜麦、荞麦等,县境东北部有大片宜牧草山、草场,放牧草地面积达54.10万亩,其中成片草地18.77万亩,适宜养殖红花牛。张家川红花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毛色多为红白相间,成年牛体重平均321.1—500.1公斤,体长138.9—152厘米,体高115—134.5厘米,胸围158—188.5厘米,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张家川乌龙头 张家川乌龙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张家川乌龙头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5米,直径4—9厘米,分枝较少,树皮灰色,密生坚刺;芽苞弹头形,饱满圆润,长4厘米左右,苞叶6—8片,紫红色,基部有胶状分泌物;嫩叶集生枝顶,羽状小叶5—11枚,对生,淡紫红色;伞形花序,花淡黄色或白色;浆果球形,黑色,具甜味;种子小,肾形。芽苞和5—15厘米的嫩叶可鲜食,也可干制或腌制,味美可口,清嫩醇厚。保护区地域范围为东经105°54′—106°35′,北纬34°44′—35°11′,涉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内的刘堡镇、马鹿镇、川王镇、平安乡、闫家乡、张棉乡、连五乡、木河乡、梁山镇、胡川镇共10个乡镇、67个行政村,生产规模为20000亩,年产量2500吨。
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甘肃省天水市特产,系指产于该市大部分地区的元帅系优良品种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苹果栽培区的年平均气温8.5—10.8℃,年极端最低温-17.4℃,一月份平均气温-2.4℃,6—8月份平均气温18.4—23℃,年降水量500—600mm,海拔高度1000—1600米,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在果品成熟期昼夜温差大,8—10月份昼夜温差达10—15℃,利于果品糖份的积累。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19年12月9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名单”。 2022年4月21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入选“2021年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市、区、旗)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