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总面积1604平方千米。秦安县辖12个镇、5个乡。秦安县常住人口为416337人。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秦安县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行政区划】
秦安县辖17个镇:兴国镇、莲花镇、西川镇、陇城镇、郭嘉镇、五营镇、叶堡镇、魏店镇、安伏镇、千户镇、王尹镇、兴丰镇、中山镇、刘坪镇、王铺镇、王窑镇、云山镇
【建置沿革】
西周,县地属秦。 春秋,县地分属邽、冀两县。 战国,县地属陇西郡。 秦朝,县地属陇西郡。 西汉,汉承秦制,以郡辖县,郡国并行。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陇西郡分置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县治)。当时天水郡辖16县,县治在今秦安境的有街泉县(治今陇城镇)、成纪县(治今叶堡川)、略阳道(治今五营乡蔡河村)。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13州部(监察区),县地属凉州天水郡。 东汉,刘秀称帝后,为实现其统一大业,于建武八年(32年)亲征陇上,占了略阳道故城,陇右失地复归东汉。光武中兴,以官多役烦,省并天下郡、县、道治地。在今秦安境内废略阳道,置略阳县(街泉县改名)。移凉州治于陇(今张家川治)。建武中元元年(56年),划成纪县地为显亲侯窦固的侯国封地。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天水郡改名汉阳郡,治冀县(今甘谷县),辖13城(县),县治在今秦安境内的略阳县、成纪县。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复汉阳郡为天水郡(治冀县),分雍州的陇右部分为秦州,县地属秦州天水郡。黄初二年(221年),从天水郡分置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县东南)。改置显亲侯国地为显亲县(今县东北)。县境内并存三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显亲县属秦州天水郡。略阳县属秦州广魏郡。 南北朝,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县地属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将显新县并入安戎后复建,临渭县并入陇城县(略阳县改名)。县境内并存三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显新县属秦州天水郡;陇城县属秦州略阳郡,郡治安戎县(今张家川县龙山镇)。 北魏,废除成纪县,新置安阳县(治今古城乡),兼设安阳郡,安阳郡辖安阳县、乌水县(今县西北)。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县地属西魏。 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略阳郡(治陇城)移治陇城县,陇城县改名略阳县。在安阳郡增置北泰州。恭帝大统四年(557年),县地属北周。 北周,废除显新县,恢复成纪县,属略阳郡。 隋朝,初,废郡为州。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略阳郡。略阳县改名河阳县。开皇六年(586年)恢复显新县(即显亲),河阳县改名陇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安阳郡废,安阳县改名长川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除显新县,与乌水县一同并入长川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陇城县属天水郡,长川县属陇西郡。大业十三年 [58](617年),金城府校尉薛举,称帝天水,县地被薛举占领。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讨平薛举,县地属唐。唐初,改郡为州,武德二年(619年),以陇城县置文州,县境内一州二县。武德八年(625年),改文州为陇城县,属秦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在州之上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县地属陇右道秦州。贞观六年(632年),废长川县,并入陇城县。 金朝,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秦凤路改称熙秦路。金人占领县地后,以秦寨为秦安城。金正隆二年(1157年),以秦安城、腊家城始置秦安县(治今兴国镇)。秦安作为县名由此开始。同时析置鸡川县。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熙秦路改称凤翔路,秦州隶属凤翔路,改陇城寨为县。秦州统领秦安、陇城、鸡川等八县。秦安县属凤翔路秦州管辖。 元朝,始设行中书省,以省辖路,路辖州(府),州辖县。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将陇城县、鸡川县并入秦安县。至此,秦安始为一县,为秦州管辖。至元十八年(1281年),分置陕西、甘肃两个行中书省,秦安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秦州管辖。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巩昌府直隶陕西行中书省,秦州属巩昌府(治今陇西县),秦安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府秦州管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统各府州县,废甘肃行中书省。秦安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 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秦安县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康熙八年(1669年),陕甘分省,秦安县属甘肃巩昌府秦州管辖。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为秦州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等5县。光绪二年(1876年),秦安县属甘肃省巩秦阶道直隶秦州管辖。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政府推行省、县两级制,暂存道制,以联络督导。改巩秦阶道为陇南道。中华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改陇南道为渭川道(治今秦州区),统领秦安等14县。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道设行政区,实行省、县两级制,秦安县属甘肃省渭川行政区管辖。 1951年,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改称为天水区,辖秦安等12个县(市)。 1955年,天水区改称为天水专区,辖秦安县等13县(市)。 1969年,天水专区改称为天水地区,秦安县属天水地区。 1985年7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设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秦安县属天水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之北,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总面积1601.13平方公里。东接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南邻麦积区,西连通渭县、甘谷县,北靠庄浪县、静宁县。县城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309公里,距天水市人民政府驻地秦州区59公里。
地形地貌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地貌特征体现了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相互穿插分布。王铺梁、中山梁、千户岭、云山等各大山梁,均被厚层黄土覆盖。地势起伏不平,多趋向县城所在地的兴国盆地。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秦安县的地貌特点是黄土分布广泛,山多川少,沟壑密布,河谷多呈葫芦状,沟谷泥流和黄土滑坡现象较频繁。
气候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蒙古高压气流向西北退缩,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温度回升较快,雨量逐渐增多,冷暖气流交会频繁,多吹风天气;仲春4月,冷空气尤多,出现倒春寒天气;夏季,受蒙古低压控制,盛行偏南风和偏东风,降水增多;盛夏,气候炎热,在西北气流的影响下,产生局地对流天气,易出现大风冰雹和暴雨;秋季,太阳高度角降低,湿度迅速降低,大陆低压消减南撤,蒙古高压复迅南下;初秋空气潮湿,多阴雨天气,降水较充沛;晚秋降水渐少,降温加快,秋高气爽;冬季时间长,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地面多西北风,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干冷少雪,多晴冷天气。因此,秦安县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湿冬干,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水文 秦安县的水文,主要是河流和地下水。河流、沟谷分布均匀,降水和蒸发量差别较小。在40毫米一70毫米之间,年均径流深度为52毫米。径流的年内分配,4月一6月占全年的17%,7月一9月占55%,其余6个月仅占28%。以清水河流域最高,径流深度为76毫米,年均每平方千米径流量为7.6万立方米,南小河流域径流深度为55毫米,显亲河流域49毫米,葫芦河流域46.9毫米,最低的西小河流域径流深度为43.3毫米。 水系以纵贯南北的葫芦河水系为主,流域面积1493.34平方千米,散渡河水系次之,流域面积107.79平方千米。两水系均属渭河水系。葫芦河东西两侧地势渐高,四大支流从两侧汇人葫芦河,东为清水河和南小河为主,西侧为显亲河和西小河,呈树枝网状排列。水的化学成分为碳酸盐类,离子总数低于300毫克/升,属软水。全县径流总量约有70%由降水补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秦安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94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含民办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农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66所(不含160个教学点),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57所,民办幼儿园31所。全县共有中小学生58695人(公办学校57495人),其中:小学28345人,初中14889人,高中11746人(公办10546人),农职中3643人,特教72人。有在园幼儿12516人(其中公办8425人),学前班幼儿198人。全县中小学有1991个教学班(公办学校1966个班)。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工6760人。普及初等教育的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6.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82%。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入学率100%,毕业率100%,普通高中升学率6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7%。2021年全县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2942人,上线率47%。
医疗卫生 秦安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15家,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家,县级中医医院1家,疾病预防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家。卫生院17家,卫生分院5家,民营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村卫生室428家,个体诊所40家,有在岗职工人数1871人,卫生技术人员1691人,其中,执业医师455人,助理医师205人,注册护士625人,药剂人员106人,检验员70人,其他230人;有标准床位2071张。
【交通运输】
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门,天平高速贯穿境内,天巉公路、靖天公路纵贯南北,泾甘公路横穿东西,叶莲公路、蔡莲公路建成通车,已成为沟通陇东、陇南、兰州及西安的交通枢纽。
铁路 秦安站是宝兰客运专线的普通中间站,宝兰客运专线秦安站位于310国道(天巉公路)以东、鸭儿沟以南葫芦河以西区域。结合车站站房出入口设置站前广场、公交车、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车站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按2站台4道设计,站房建筑面积近35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可达1000人。
【风景名胜】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年代距今7800—4800年,文化遗存延续长达3000年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风景区
秦安县凤山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安县城东凤山上,主要有凤山森林公园、泰山庙、青莲念佛堂三部分组成。
女娲祠
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南侧,主要建筑有“娲皇宫”和“女娲祠门牌”,最早的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称“龙泉山”,山梁称风台梁,梁下迤右有龙泉寺,即张锦读书处;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庙毁于一旦。女娲祠历经沧桑,时至今日已经是五次迁建。
街亭古战场
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千米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千米,是一处宽约6千米、长达十几千米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兴国寺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元代建筑群。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瘫塌,只剩下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
秦安文庙
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约4.5亩),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极具规模,曾是天水地区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崇圣尊孔之地。
秦安县博物馆
秦安县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华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馆藏文物50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件,二级72件,三级385件,从距今1亿年的鱼化石,距今2500万年的铲齿象牙化石,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用具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没有缺环和断代。馆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单位的前10位。
【地方特产】
秦安县有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麻腐馍、秦安凉粉、秦安酿皮、酸辣肚丝汤、秦安辣子面、秦安麦秆编等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