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秦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2442平方千米。秦州区常住人口为65.14万人。
秦州之名始于三国,是中国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2004年,秦城区更名秦州区。秦州区下辖7个街道、16个镇。
秦州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列“三皇之首”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伏羲、寻根祭祖的圣地。秦州是我国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伏羲文化、秦宗文化、三国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五大文化旅游景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有明代建筑伏羲庙、陇东南第一名观玉泉观及千年古寺南郭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行政区划】
秦州区辖7个街道、16个镇:
街道: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东关街道、中城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
镇:玉泉镇、太京镇、藉口镇、皂郊镇、汪川镇、牡丹镇、关子镇、平南镇、天水镇、娘娘坝镇、中梁镇、杨家寺镇、齐寿镇、大门镇、秦岭镇、华岐镇
【建置沿革】
商周之际,今耤河中下游为邽戎地属雍州之域,西南部西犬丘初为戎人占据,后为秦人所据,其中心西垂宫(在西南部与礼县交界一带)是有史记载秦人最早的都邑。秦人东迁后复为戎人占据。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西伐邽戎、冀戎胜利后置邽县、冀县,今辖区大部分区域属邽县。随着秦人不断东迁,在渭河下游又置下邽县,原邽县称为上邽县。秦置陇西郡后,邽县、冀县属陇西郡。期间又在原西垂宫置西县,仍属陇西郡。 汉初,区境耤河流域属上邽,西汉水发源地属氐道(治今齐寿镇南,一说宕昌县北),峁水河流域属西县。一道二县均属陇西郡。新朝王莽改西县为西治,属厌戎郡(原陇西郡)。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治冀,上邽、西县、氐道属凉州刺史部汉阳郡。 三国时期,魏文帝即位后曾从雍州析置秦州,改汉阳郡为天水郡,区境属秦州天水郡,不久秦州被废,区境仍属雍州。魏太和二年(228年),蜀诸葛亮兵败街亭后,掠取西县千余家于汉中,西县被废。晋初,晋在西县故地置始昌县。泰始五年(269年),晋分雍州置秦州,上邽、始昌属秦州天水郡。太康三年(282年),并秦州于雍州。太康七年,复立秦州,秦州、天水郡治均设在上邽。大兴二年(319年),相国司马保在上邽称帝,改元建康。此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上邽秦州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和南朝。北魏统一北方后,因避道武帝拓跋珪讳,改上邽为上封。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始昌县,在今秦州区关子镇置当亭县,皂郊镇店镇置黄瓜县,杨家寺乡置阳廉县,上封、当亭属秦州天水郡,黄瓜、阳廉属秦州汉阳郡。孝闵帝元年(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复改上封为上邽,废黄瓜、阳廉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地方实行州、县制,今辖区属秦州上邽县、当亭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改当亭为冀城。 唐武德二年(619年),废天水郡,改置秦州。改冀城为伏羌,属伏州。八年,废伏州,伏羌又归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秦州大地震,移治成纪敬亲川(今秦安郭嘉镇)。天宝元年(742年)复治上邽。宝应元年(762年),吐蕃攻陷秦州,区境被吐蕃占据,唐置秦州行州遥领秦州故地。大中三年(849年),唐收复秦州,州治再迁成纪。上邽废县为镇。唐末,废天水县(治今天水镇)。 五代后唐长兴元年(930年),清水县移治上邽镇。长兴三年(932年),又在赤砂镇(今天水镇)复置天水县。 北宋初,秦州再次由成纪移治上邽(今秦州),并在原上邽县辖区设成纪县。区境北部为陕西路秦州成纪县,西南部为秦州天水县。绍兴元年(1131年)后,区境北部属金秦州成纪县,先后隶属于秦凤路、熙秦路、凤翔路。西南部属南宋利州路成州天水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升天水县为天水军,仍置天水县辖之。 元初,区境北部属秦蜀行省(又称陕西四川行省)巩昌总帅府秦州成纪县,西南部天水县于淳祐二年(1242年)隶属成州。至元七年(1270年),天水县并入成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分置陕西、四川行省,区境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治今陇西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裁撤成纪县,区境由秦州直辖。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改为布政使司,秦州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清初,先后隶属于陕西、巩昌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七年(1668年)(一说八年),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秦州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改升甘肃省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秦州州制,将附廓改为天水县,辖今秦州、麦积两区,先后属甘肃省陇南道、渭川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控制天水后属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同年9月初,成立天水市人民政府。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天水市,市政府驻今秦州城大城,辖市区及城郊,天水县政府移驻天水郡。区境西南部属天水县,其中大门、汪川、苏成3乡属徽县。 1958年,大门、汪川、苏成3乡划入天水县,同年11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天水市与天水县分设。 1984年9月,天水市升为副地级市,辖一县(天水县)二区(秦城区、北道区),区设行政公署,为天水市政府派出机构。 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在原天水市秦城区辖区的基础上增加原天水县西南17个乡,成立新的天水市秦城区。 2004年9月,天水市秦城区更名为天水市秦州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北与麦积区相连,南与陇南市西和县、礼县、徽县相连,西接甘谷县。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3千米,总面积24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秦州区地貌可分为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坡两部分,地势西南高,东部低。西部为秦岭山地,景东梁为境内最高山峰,海拔2716米,周围山地海拔1700—2000米,地表多为沙砾岩石,次生林覆盖较好,南部与西部地情相似为秦岭山地。中部平南、皂郊、太京等镇及耤河中下游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海拔多在1500—2000米,丘陵沟壑纵横交错,植被覆盖差。耤河川区狭窄地势平坦,海拔1100—1300米。
气候 秦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随地形差异,气候干燥寒冷,冬季多东南风,气流暖湿,气温偏高,雨量较多,春秋两季为冬过渡带,一年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0.1℃,日照指数2032小时,无霜期170天,最大风速21米每秒,最大冻土层61厘米。年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占年降水量的50.1%以上。
水文 秦州区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黄河流域渭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为耤河,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苏成河、西汉水及其支流大门河、汪川河、双阎河、稠泥河、昴水河。
【交通运输】
公路 秦州区有国道310、316线、省道306线、连霍高速(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天水—平凉高速公路、秦州—麦积高速公路横贯境内。
航空 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天水中梁机场),位于秦州区中梁镇,总规模5941.6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秦州区有区属(含市直)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共27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30所,小学105所(另有教学点175所),初中25所(含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8所),高中12所(含完全中学10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中学1所);专任教师6355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327人、小学专任教师3224人,初中2014人,高中790人。在校学生数95843人,其中幼儿园9211人,小学在校学生49400人,初中在校学生24218人,高中在校学生13014人。
文化事业 秦州区有国家三级图书馆秦州区图书馆。
医疗卫生 秦州区有区属医疗机构86家,区级综合医疗1个(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2个(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2个(眼科医院、口腔医院),其他卫生管理办事机构1个(区卫生专业技术学校);乡镇卫生院20所(中心卫生院7所、一般卫生院9所、分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21个),民营医院30家。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床位数2289张(含民营医院)。专业技术人员71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43人、中级职称的227人、初级职称的332人。
【风景名胜】
伏羲庙
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伏羲庙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伏羲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伏羲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1年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
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海拔高度1230米。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 玉泉观占地面积九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羽化埋葬之地。 玉泉观为国家AAAA级景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鹃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青鹃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简称青鹃山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 青鹃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国家级体育精品景区。
佳·水岸小镇
佳·水岸小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王家磨 [4],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示范步行街。 佳•水岸小镇项目总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完成。佳•水岸小镇项目由水岸休闲商业“佳•水街”、“佳•水岸华庭”和“佳•水岸公馆”组合而成,规划停车场3万平方米,地面、地下停车位2200个。
齐寿山
齐寿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齐寿山海拔1951米,是西汉水之源头,长江、黄河之分水岭。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之美誉。起点于秦岭主脉,东西走向。是中华母亲河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麒麟山脉东南,象山西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炳灵寺依五台山圆照寺建筑格局兴建,属中国西部典型的佛教寺院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为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
【地方特产】
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甘肃省天水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花牛苹果,色泽艳丽、果型高桩、五棱突出、肉质细嫩、香甜适口、品质上乘。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对“花牛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秦州大樱桃 秦州大樱桃,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批准对“秦州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荣誉称号】
2019年,秦州区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秦州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4月,秦州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9月,秦州区入选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22年8月,秦州区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1月,秦州区入选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3年10月,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