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地处平凉市东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与渭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接长安,南临千陇,西拱关山,北依泾水,素有“陇东旱码头”、“甘肃东大门”之美称。历史上既是中央政权北拒外敌进犯的防设制胜要地,又是长安通往西藏、欧洲“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全县辖9镇4乡5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441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为1976平方千米。灵台县户籍总人口22.56万人,常住人口15.34万人。
县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是陇东传统的农业区,主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小杂粮有谷子,糜子,豆类,荞麦等,油料作物包括大麻、胡麻、荏籽、油菜籽等,素有“粮仓” 之称。
【行政区划】
灵台县辖1个地区、9个镇、4个乡:
地区: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地区
镇:中台镇、邵寨镇、独店镇、什字镇、朝那镇、西屯镇、上良镇、百里镇、蒲窝镇
乡:新开乡、梁原乡、龙门乡、星火乡
【建置沿革】
灵台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 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 东汉后期设三水县。 东晋南北朝,曾先后设立过鹑阴、朝那、安武等县。 隋大业元年(605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同年西部始置良原县,鹑觚、良原、朝那三县均属安定郡。隋大业二年(606年),废灵台、阴密入鹑觚。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灵台县,属麟州。贞观元年(627年)废麟州,省灵台入麟游,天宝元年(742年),改鹑觚及析麟游为灵台县。 元七年(1271年),省灵台入泾川。十一年(1281年),复置,以良原县省入。 清康熙六年(1667年),分陕西置甘肃省,灵台县遂入甘肃。 民国元年(1912年)灵台属泾原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灵台县直隶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原泾原道划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灵台县属之。 1949年7月24日,灵台县全境解放,成立灵台县人民政府。 1958年10月,撤销灵台县并入泾川县。 1961年12月,恢复灵台县。
【地理环境】
位置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为1976平方千米。
地貌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除西部基岩隆起外,其余塬区及丘陵梁峁地带全被第四纪黄土覆盖,按地貌可分为残塬、丘陵、川台三大类型,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
气候 灵台县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春季雨少风大多寒冻,夏季降水集中多雹洪,秋季阴雨频繁少光照,冬季少雪干冷多晴天。 年平均气温9.4℃,最热月在七月,平均气温21.8℃,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4.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3.1℃,年平均降水量586.3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其中5-10月降水量490.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日降水量极值156.1毫米,出现于2010年7月23日。年日照时数2254.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年盛行北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8.1℃,极端最低地面温度-29.7℃。年最大冻土深度60厘米,出现于1983年1月31日;年最大积雪深度21厘米,出现于1993年3月17日。最基本的气候特征以干旱半干旱为主,暴雨、冰雹、春季低温冷害、霜冻、干旱等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水文 灵台县境内河流主要有达溪河、蒲河、黑河三条干流、190条支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灵台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5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独立初中13所,九年制学校3所,小学72所(其中教学点33所),幼儿园74所(其中民办18所);在校学生29205人,其中普通高中3243人,职业中专1759人,初中6165人,小学12307人,在园(班)幼儿5731人;有教职工2962人,其中普通高中393人,职业中专134人,初级中学694人,小学1244人,幼儿园497人;有专任教师2726人,其中普通高中348人,职业中专120人,初中647人,小学1162人,幼儿园449人。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灵台县文化馆。 [6]国家三级图书馆:灵台县图书馆。 灵台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1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各1个,“三馆一站”覆盖率100%,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收转台3座,电视发射台3座,发射机19部,发射机总功率6.6千瓦。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灵台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51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县人民医院、县皇甫谧中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控中心门诊部),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186个,其他医疗机构4个,民营医院6个,个体诊所37家。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14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0人,注册护士63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67张,其中医院1038张,乡镇卫生院229张。
【风景名胜】
荆山森林公园
古灵台荆山公园坐落于中台山之上,因在阳光下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公园分为荆山文化园林、后山森林风景旅游区和东沟生态景观旅游区,占地面积417公顷,共分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游乐、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区。公园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各种植物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被人们称为“绿色氧吧”。 整个荆山均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分为荆山文化园林、后山森林风景旅游区和东沟生态景观旅游区,共分为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区。以古建筑为特色,形成了荆山门、博物馆、三贤祠、德化廊、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休闲广场、仿古城墙、瞭望台、红色纪念馆等人文景点。2010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已跻身陇东著名景区行列。2011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旅游景区。
皇甫谧文化园
皇甫谧文化园,是为纪念诞生于西晋时期的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斥资修建的一处大型文化纪念旅游景区。皇甫谧40岁以后,当时就定居于这里,造福人类的医学宝典《针灸甲乙经》就是在这里写作完成的,他去世后就埋葬在独店镇张鳌坡村。因此,皇甫谧文化园是在整体依托皇甫谧墓葬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文化园整体由三大部分组成:北面是文化园主干道,中间部分是文化园区,南面地墓葬区,由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有牌坊门、阙门、神楼、献殿、纪念馆、东西侧殿、墓冢。阙门两侧内外为停车场、管理区和服务区。文化园及墓区周筑围廊。整个文化园内培植有50多种以药物、乔、灌木为主的名木花草,建筑群具有浓厚的汉、晋风格,充分应用了我国传统的建筑营造法式元素,使建筑群错落有致,秩序井然,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庄重、典雅。
书台山
位于中台镇下河村的崾岘社庄北,有一道连绵山岭茸草裹身,高峻陡峭,中段一座最高的山头,形似麦垛,俗称麦垛山。麦垛山顶有一块不大的平地,相传这里曾是晋代针灸医学家皇甫谧读过书的地方。皇甫谧为了专心研讨针炙医学,躲避朝庭征召和无聊的应酬,来到当时人迹罕至的麦垛山上,在山项平台上建了几间简陋的草庐,专心攻读医书,终写成《针灸甲乙经》,后人因此把麦垛山称为“书台山”。灵台八景之一的“书台月朗”指的就是这里,如今的书台山上,皇甫谧的草芦早已不存在,唯有柏下一块巨石,传是皇甫谧坐以试针的地方,人称“试针石”。
【文物古迹】
灵台县地处泾河渭河之间,达溪河横贯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内富有大量古遗址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旧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齐家文化,历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国,各时代精品文物荟萃,尤其商周青铜器载誉陇上。已发现古遗址240多处,古墓葬30多处,古城址6处,古生物化石点18处,已发掘出土各种文物近万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经推荐报批,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处,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7处。近年来,配合国家、省、市发掘调展文物近3000余件。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灵台,原始先民的居住遗址380处,位于中台镇许家沟村的西山遗址,梁原乡横渠地的西堡子山遗址和杜家沟村的阳面岭遗址,什字镇草脉村的草脉殿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与新石器时期并存的周文化遗址近200处,分布于邵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梁原、百里、中台、新开13个乡(镇)。
古灵台 古灵台,素有“陇上明珠”之称,位于县城中心,坐落在文化馆院内。其名取文王伐密筑台典礼之意,而以“灵台”为县名,始于隋大业元年。台通高36米,基围96米,上建楼亭,内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题碑石。
碑林 灵台两侧建有靠山亭两层,并牌坊门一座,历经设计、施工、镌石、镶嵌、彩绘,形成以灵台为主体,辅道两侧,台、亭、廊、坊谐对,上下左右贯通,脊兽明柱,要人名家碑碣荟萃的游览名胜。碑林总面积548平方米,镶石碑200余方,有领袖人物书选,各级党政领导题词,当代名家墨宝,历代名碑复制,民国政要旧碑,零碎碣碑荟萃。
圪瘩庙 疙瘩庙位于灵台县新开乡寨坡村,是灵台当地民间敬佛烧香信众心目中的圣地。疙瘩庙所处山包突兀而起,酷似疙瘩。院周树木葱茏,院内庙宇甚多,其中有观音殿一座,系明嘉靖元年所建,檐栋间所绘图案,亦系明代风格。院内一棵木瓜树依房而生,直径尺余,古朴苍劲。据考证比疙瘩庙还早,民间广泛传说:“先有木瓜树,后有疙瘩庙”。距此不远处有蛟城庙一座,庙内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数尊,明代殿堂一座。
皇甫谧陵墓 皇甫谧陵墓,坐落在灵台县县城东北15华里之张鳌坡。皇甫谧生于朝那三里,故于独店张鳌坡,其陵墓于196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牛弘墓 牛弘墓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弘历阅西魏、北齐、北周、隋四朝,隋时任秘书监、吏部尚书等职。曾应召删修刑律,撰《大业律》18篇500条,并参与修定音律,正定新乐。
牛僧孺墓 牛僧孺墓位于新开乡牛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牛僧孺为唐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儒生于灵台新开,殁后葬于老乡牛村,晚年生活的离山寺洼遗址被民国年间列为灵台八景之一,即“别墅烟云”。
古密须国遗址 古密须国遗址位于百里镇古城村,密须古城建在达溪河之阴河岸以上的二层台地和三层台地上,从残存的北城墙遗址可以大体推知当年密须古城廓呈方型,城内面积在220亩左右(15万平方米)。城内三层台地靠山坡南麓高亢平坦,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宫城遗址,具体位置在职中校园唐槐一带,此处以西,现中心小学操场一带,故称花园,此处以东,有地名曰“桃园”,这一带区域为当时皇宫组成部分。宫城之外,廓城之内,靠西城墙偏北有“北将台”,靠东城墙偏南有“南将台”,在“北将台”靠近水边的西河岸上有一处平地名曰“马苑”,这是密须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战马驯养基地,说明当年的密须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坚强的军事指挥防御体系。 密须古城是一痤依山旁水的台城,但在营造上却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一般帝王之城大都市“前朝后市”而密须城是“后朝右市”,在城廓内东北角,现邮电所一带,是当年农贸交易市场。另外密人选择了地势较高、免受水害的洞山作为公墓,如今洞山众多的周墓葬足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公墓归葬”反映了古人爱惜土地的传统。
【民俗文化】
灵台县民风淳朴,自古崇尚礼仪,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间戏剧:木偶戏;民间工艺品:宫灯、剪纸、根雕、泥塑、刺绣、香包、麦秆画、皮影、灵台碑林、民间社火等。木偶戏参加省上汇演,剪纸、香包、泥塑获甘肃省民间艺术节艺术品展览二等奖。
宫灯 灵台宫灯起源于明代,初流传民间富豪人家,正月元宵节悬挂于大门楼厅。宫灯起初由民间艺人制作,造型比较单一,明清后,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造型也独具特色。主架结构除木材外,出现了用竹子熏烤成多种动物形状,如十二生肖宫灯,在民进盛行。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铁丝为主要制作材料,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周边地区开始流传,因此,灵台宫灯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
香包 灵台香包,古称香囊,其意蕴,如什字塬黄土般身后,其源流,同端阳节一样悠长。为老人求寿、男女求婚、儿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顺、病者求愈、五谷求丰、生意求利,无不赋予以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朴而传神。
剪纸 剪纸,是灵台县民间传统艺术,根植乡里,历史悠久,年节庆典,婚丧嫁娶,生日祝寿,刺绣花样无不即兴而做,民间十分普及。
泥塑 灵台泥塑历史悠久,源于民间陶艺流行乡村农舍,初为玩具,后赋以祈祥,艺人代为传承,形成具有关中风格的工艺模式。制作中采用灵台“板板土”,经过砸泥、制坯、塑型、精抛、酚洗、勾线,妆色等十几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完成。
皮影 皮影不仅是独特剧种,亦是中国民间工艺之精粹。灵台皮影古称“灯影”,以上好牛、驴皮为最佳材质,皮子加工、剪刻造像、着色妆彩工艺考究,手法繁复,流派与特色为“关中道”。灵台独特剧种“灯盏头”即为皮影戏。
麦秆画 灵台麦秆画起源于清代,由乡间农村妇女编织草帽引发。始初,将麦秆用水浸泡,待有柔性,民间妇女可即编成小动物之类的工艺品。此后出现了用麦秆蘸骨胶水粘贴书法对联,悬于中堂,继之,又用麦秆粘贴图案,花、鸟、虫、鱼及人物,染色或烫色,观赏价值极高。
【地方特产】
灵台县特产有:牛心杏、薄皮核桃、灵台砀山梨、灵台红枣、灵台柿子、灵台长面、大锅盔、油糊圈、死面油饼、小笼包子、油糕、酿皮、荞面煎饼、清炖甲鱼、蒸鸡肉、手工面等。
【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灵台县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1年9月,灵台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灵台县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2年4月,共青团灵台县委被评为2022年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