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黄河南岸,东与临夏市、和政县、东乡县为邻,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北与积石山县接壤,北隔刘家峡水库与永靖县相望,总面积1212.4平方千米。临夏县辖9个镇、16个乡。临夏县常住人口32.23万人。
【行政区划】
临夏县辖9个镇、16个乡:
镇:韩集镇、土桥镇、马集镇、莲花镇、新集镇、尹集镇、刁祁镇、北塬镇、黄泥湾镇
乡:营滩乡、掌子沟乡、麻尼寺沟乡、漠泥沟乡、漫路乡、榆林乡、井沟东乡族乡、坡头乡、桥寺乡、先锋乡、河西乡、安家坡东乡族乡、南塬乡、红台乡、路盘乡、民主乡
【建置沿革】
境内发现的朱家墩、杨家河等遗址属马厂、半山、齐家文化推断,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以前,县境为羌人住地,有罕羌、开羌两大部落,部落首领罕羌侯在双城筑城一座,属临夏地区最早出现的城邑。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国置陇西郡(郡治在临洮)。后,秦国越祧河,灭罕羌侯,置枹罕县,枹罕县属陇西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县治未变,仍属陇西郡。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枹罕县改属金城郡。后又从枹罕县析置白石县(县治在今夏河县麻当),枹罕县治东移至新集古城。东汉初年,沿袭西汉制。建武十二年(36年),枹罕县复归陇西郡管辖。 三国,枹罕县属陇西郡,陇西郡属秦州。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废枹罕县,立枹罕护军。东晋十六国,恢复枹罕县建制。张轨据凉州,建前凉政权,辖枪罕县。 北魏永兴四年(412年)二月,乞伏乾归迁都谭郊(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境)。六月,乞伏乾归子乞伏炽磐迁都枹罕(今新集古城),县境大部属河州枹罕县,虽一度曾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所攻取,实际仍由西秦统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枹罕县属枹罕郡,废凤林县,其地并入枹罕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河州,辖枹罕、大夏县。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10道,河州属陇右道。贞观七年(633年),于旧凤林县地置乌州,贞观十一年(637年),废乌州,置安乡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河州为安乡郡,属陇右道,辖枹罕县。乾元元年(758年),改安乡郡为河州。广德元年(763年),河州为吐蕃占领,吐蕃在河州枹罕设军,属东道元帅府统辖,军有衔史、司台等职。 北宋初,吐蕃王族后裔唃厮啰占据河湟地区,宋真宗封唃厮啰之孙木征为河州刺史。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以断“西夏占有”为名,命王韶进兵“收复”河州。河州先后属熙河路、熙河兰会路、熙河兰湟路、熙河兰廓路等。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破河州城,州城迁至枹罕(新集古城),属熙河路。 金皇统二年(1142年)置临洮路,辖河州。贞元二年(1154年),州治、县治均在县境内。宋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军攻破河州城,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府治设在河州城内(今临夏市)。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在陕西行省下置河州路,辖定羌、宁河、安乡3县,均隶属于中央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今县境为安乡县属地。 明初,沿袭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置河州卫,为军政一体制,属西安都卫。洪武六年(1373年),置河州府,属陕西行中书省,卫治军,府治民。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移西安行都卫于河州,辖河州、朵甘(今青海省南部及四川省北、西部)、乌斯藏(今西藏自治区南部)3卫。洪武九年(1376年),西安行都卫废。成化九年(1473年),复置河州,属陕西临洮府。 清初,沿用明制。康熙二年(1663年),河州属甘肃省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归入兰州府,河州直辖于兰州府,州下无属县。 民国二年(1913年),兰州府废,河州改名为导河县,属兰山道,县治在今临夏市城关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导河县更名临夏县,并从导河县析出宁河(今和政县)、宁定(今广河县)、永靖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县属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县仍属之。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26日,临夏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治在今临夏市),隶属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6月23日,从临夏县中析置临夏市。 1958年12月,撤销临夏、永靖2县,并入临夏市。 1961年12月,恢复临夏、永靖2县。 1973年12月,撤销临夏市,并入临夏县, 1980年6月,从临夏县析置临夏市、积石山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黄河南岸,东与临夏市、和政县、东乡县为邻,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北与积石山县接壤,北隔刘家峡水库与永靖县相望,东西宽53.1千米,南北长59.85千米,总面积121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多山沟,兼有塬、川,海拔1735米~4636米。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的边缘隆起部分,属低山梁峁沟壑区。中部为大夏河河谷盆地,河谷纵贯全境,河谷西南段切穿太子山,形成峡谷,河谷东北端谷地宽阔,地势平坦。北部为黄土台塬,习惯上称为北塬,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重台塬、北塬、北小塬三级台塬。
气候 临夏县,属温带半湿润区和高寒湿润区的过渡气候带,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山地气候特点,气候因素随地势高度变化十分明显。春季温和,夏无酷暑,秋季凉爽湿润,冬无严寒。光能资源较充足,其分布规律是从东向西逐渐减低。县境属黄河支流大夏河流域,黄河流经北部边缘的刘家峡水库。全县水能资源较丰富,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以大夏河为主。主要河流有大夏河、老鸦关河、多支坝河、槐树关河、牛津河、红水河。
水文 临夏县,属黄河支流大夏河流域,黄河流经北部边缘的刘家峡水库。全县水能资源较丰富,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以大夏河为主。
【交通运输】
213国道、G1816乌海—玛沁高速公路、双达高速、临大高速公路、568国道、310国道、S322省道、S309省道、S106省道、县道14条、乡道17条,村道218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临夏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6所,教职工4835人,在校学生70093人。其中:高中2所,教职工516人, 在校学生4722人;初级中学15所,教职工1210人,在校学生1363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职工49人,在校学生418人;小学187所,教职工2572人,在校学生36447人;幼儿园198所,教职工384人, 在校学生14130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职工93人,在校学生7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11人,在教学生19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5.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6%,高中毛入学率84.45%。
文化事业 临夏县拥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各1座;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武术协会、篮球俱乐部、钓鱼协会、信鸽协会等各1个;图书馆现有图书28600册,博物馆馆藏文物380件,建成农家书屋234 个(其中寺庙书屋16个);3A 级景区4家,三星级饭店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农业示范区1处,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医疗卫生 临夏县共有县级医院3个(在建1个),乡(镇)卫生院29个。医院床位数149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129人,中级职称241人。村卫生所(室)216个,个体诊所33个,村级卫生从业人员219人。
【风景名胜】
临夏县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
临夏县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位于莲花镇莲城村,为临夏州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7月被省委党研室命名为“甘肃省第七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接待前来参观瞻仰的党员干部群众12000多人次,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及学党史教育活动超过了500多场次。
崔家庄遗址
崔家庄遗址,为齐家文化遗址,位于北塬镇崔家村东北侧,距临夏市2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灰坑、窖穴、墓葬和白灰面居址。曾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40余件。1974年由裴文中先生首次发现,196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任家崖遗址
任家崖遗址,位于临夏县黄泥湾镇五一村西10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6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白灰面房址1处。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及少量泥质黑、灰陶片。
关滩沟景区
关滩沟景区,地处临夏县西南部麻尼寺沟乡境内,面积225平方公里,水草丰美、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块植被茂密的自然风景区。2015年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甘肃省临夏县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临夏砖雕源于秦汉,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临夏砖雕的工艺主要分为捏雕和刻雕两种,刻雕的工艺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其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种类。 2006年5月20日,临夏砖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38。
【地方特产】
临夏牛肉面 临夏牛肉面,是汤料和劲道面条的结合讲究“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五大特点: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指牛肉汤清亮鲜香,二白是指白萝卜片雪白,三红是指油泼辣子红艳艳,四绿是指香菜香葱韭菜等香料新鲜嫩绿,五黄是指拉出来的面条白里透着黄澄澄的光泽。红艳艳的油辣子并不辣口,却提供了独有的油香。
浆水面 浆水面,也叫酸菜面、酸汤面,是用自制的酸菜煮成汤汁拌和面条,味道酸香开胃。在临夏州,很多家庭都会制作浆水,选取当季的一些蔬菜如萝卜缨、大白菜、白萝卜、红薯藤、芹菜和芥菜等。食用时,在锅中炒香葱花,添加浆水和清水煮沸,添加到面条上,便是酸爽可口的素浆水面了,根据不同口味,还可以加辣椒油、咸菜等。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馅的主要馅料是应季蔬菜:一年四季,用得最多的蔬菜是红萝卜,加上羊肉和香葱作馅料,春夏则用韭菜和韭花加上羊肉作馅料。到了冬季,会用大棚里种植的韭黄。皮薄馅鲜,可蒸可烤配上辣椒、酱油和醋调成的蘸水佐食。
【荣誉称号】
2022年3月,临夏县入选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 2023年9月,临夏县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