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市西南,总面积88.6平方千米。临夏市总人口48万人。临夏市下辖7个街道、4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
1950年,从临夏县析出建临夏市。1983年,恢复临夏市建制。属中温带气候区,内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与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有着依藏面兰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主要景点有东公馆、茶马古市、红园等。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行政区划】
临夏市辖7个街道、4个镇:
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八坊街道、红园街道、西关街道、东关街道、东区街道
镇:城郊镇、折桥镇、南龙镇、枹罕镇
【建置沿革】
据市境内陆续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陶器证明,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息繁衍。 秦以前,市境为羌人所居,秦灭罕幵侯建县,为此地建县之始。 西汉,置枹罕县隶陇西郡。 东晋时期,前凉张骏分治河州,辖枹罕。前秦,取枹罕,州治自移驻枹罕。此后百年中,前后南北凉、前后赵、前后西秦、夏等十国曾先后攻占枹罕,政权数度更迭,建置几经兴废。 北魏、西魏、北周到隋朝,枹罕均为河州、兴晋或枹罕郡治所。 唐、宋、金易名安乡郡(或称河州),治所多设于枹罕,分属唐陇右道,宋熙河路,金临洮路。期间唐宝应元年至宋熙宁六年(762~1073年),市境基本被吐蕃管辖达300多年。 元,置河州路,设吐蕃等处宣慰司于河州。 明,置河州卫、府,隶临洮府,曾移西安行都卫于河州,市境属之。 清,因明制,后隶兰州府。 民国二年(1914年),改河州为导河县,治所在今市区;民国十八年(1930年)1月,易名临夏县,临夏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县城。 1949年8月22日,临夏县解放,始设临夏市(镇级),隶临夏县。 1950年3月,从临夏县析出建县级临夏市,此后,又与临夏县、永靖县曾并而又析,几度废立。 1983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临夏市建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市西南。距省会兰州117千米,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4平方千米,市域东与东乡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县毗邻,东西长20千米,南北宽4.4千米。
地形地貌 临夏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狭长性地形,是典型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
气候 年均降水量617.8毫米,蒸发量983.1毫米。全年无霜期174天,年日照时数1989.6小时,属中温带气候区,内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四季分明。
水文 大夏河(古称漓水)穿境而过,牛津河、红水河在市区汇入大夏河后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
【交通运输】
临夏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与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有着依藏面兰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埠,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临夏市共有各类学校161所,在校学生87541人,专任教师5342人。其中: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9826人,专任教师532人;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23363人,专任教师2017人;小学50所,在校学生34332人,专任教师1680人;幼儿园96所,在园幼儿20020人,专任教师11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毕业率100%。
医疗卫生 临夏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4所,疾控中心2所,妇幼保健院2所,镇卫生院4所,卫生监督所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采供血机构1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所有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641床,卫生技术人员3978人。
【风景名胜】
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境内,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全域为步行街,主街长度1300多米,是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特色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景区。 八坊十三巷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1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7月) [1]等荣誉称号。
红园
红园是国家AAA级景区,是临夏州唯一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公园。位于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毗邻红园广场。
【历史文化】
节日 临夏市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占多数,并和散居在市辖区内的保安族、撒拉族等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一致的民族信仰、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融合,形成当地特有的民俗。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为临夏市全体穆斯林共同庆祝的两大节日。
婚俗 临夏的回族、东乡族婚俗一般有相亲、说媒、送定茶(亦称提提盒)、送聘礼、开典(择日子)、念尼卡哈(证婚词)、吃宴席、回门、会亲家等程序,除开典和送聘礼的时序有所变化外,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食品 临夏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并已形成自己的体系。人们所熟知的家常便饭有炒面、面茶、拌汤、疙瘩面、拧锥、撒饭、搅团、鸡肠面、扁食、兔耳朵等;油炸食品有油香、馓子、馃馃等;风味名优小吃有河州包子、大卤面、面片、牛肉面、凉面、葱油锅盔、油酥饼、筏子面肠、酿皮子、桶子肉、羊杂碎、牛杂割、糖油糕、糖瓜、水浸包子、东乡手抓、发子、秴馍、囷锅、新疆大盘鸡、糖合合、韭饼、葱花饼、糖饺子、酥馓、烫面油香、豆面旗(梯)花、酸菜搅团、地锅锅、扣夹沙、红烧鸽蛋、肉沫粉条、姜片、牛肉浆水面、囷囷、鸡肠面、榆钱面、锅沓、蜂窝里脊、茄合、河沿面片、羊肉葫茄、红烧牛筋、酸汤面片、烩面片、臊子面、五谷麦仁、胡拉羊蹄、地耳等。
【地方特产】
河州砖雕 据考古发掘,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现存有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影壁两边为“凤凰来仪”,中为“墨龙三显”,观此影壁,浅浮雕墨龙,忽隐忽现,阴云漠漠之中,纳云吐雾,夹带雷声。 河州砖雕(临夏砖雕)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创造了许多构思新颖、富有诗意和浓厚生活气息的砖雕艺术、融合了临夏民间风俗、风情入画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作品,民间艺术砖雕作品在临夏许多旅游景区点都能看到。已开发的小型可携带型砖雕艺术品,采用细腻的雕刻技术,加上对临夏民俗的惬意描绘,将常年只存在与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与现实中的休闲、收藏结合起来。
雕刻葫芦 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雕刻葫芦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表现题材和内容多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风景、文学作品人物等,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以其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世间百态,其形象逼真。
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市场上流通的少,为了满足人们对彩陶的喜爱之情,临夏的民间艺人们通过长期探索研究,仿真复制出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古朴逼真。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临夏市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临夏市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1年1月,临夏市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9月,临夏市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临夏市入选”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6月,临夏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3年4月,临夏市被授予“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城市”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