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是甘肃省兰州市下辖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是兰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全区辖1乡5镇9个街道。七里河区常住人口为712271人。
七里河区东接兰州市城关区、榆中县,南与定西市临洮县、临夏州永靖县相连,西邻兰州市西固区,北与兰州市安宁区隔河相望。形如不规则手掌,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面积397.2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区内建有小西湖公园、西部欢乐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黑鹰寺、云霖寺等名胜游览场所。2021年获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行政区划】
七里河区辖9个街道、5个镇、1个乡:
街道:西园街道、西湖街道、建兰路街道、敦煌路街道、西站街道、晏家坪街道、龚家湾街道、土门墩街道、秀川街道
镇:阿干镇、八里镇、彭家坪镇、西果园镇、黄峪镇
乡:魏岭乡
【建置沿革】
新石器时期,区境内就有大量先民耕作生息。 夏、商、周,为羌戎地。 秦始皇,为陇西地。前214年,为陇西郡榆中县地; 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为金城郡金城县地。东汉、三国魏、西晋及十六国时期,仍为金城郡金城县地。北周,为武始郡地。 隋三年(583年),为兰州地。 唐,为兰州五泉县地。广德元年(763年)至五代、北宋初,为吐蕃住地。 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为西夏地。元丰四年(1081年),为兰州地。元丰六年(1083年),在兰州城南40里置阿干堡,隶属兰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阿干堡为阿干县,隶属临洮府兰州。 元初,仍为阿干县及司侯司,属兰州。至元七年(1270年),废阿干县及司侯司并入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兰州。 民国二年(1913年),为兰山道皋兰县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皋兰县第三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皋兰县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皋兰县定为一等县,城区设8个镇。其中握桥镇(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一带)、西屏镇(今七里河一带),在今七里河区境区。民国30年(1941年),划出皋兰县城区及近郊16平方公里的的区域成立兰州市。西部以土门墩为第二区;石嘴山以北、土门墩以东属兰州市握桥镇、西屏镇部分地方;其余属皋兰县果园区、阿干区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兰州市政府撤城区8个镇,成立8个区,其中撤西屏镇改设兰州市第八区,撤握桥镇改设第五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八里窑设第九区,其余属皋兰县地。 1949年,为兰州市第八区、第九区。 1953年,兰州市第八区改为兰州市第四区,第九区改为第八区。 1955年,兰州市第四区改为兰州市七里河区,第八区改为阿干区。 1960年,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东接城关区、榆中县,南与临洮县、永靖县相连,西邻西固区,北与安宁区隔河相望,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面积397.2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七里河区地处黄河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321米。南部为石质山地,山高、谷深、坡陡,岩石裸露,双嘴山最高海拔3004米,黄河谷地海拔1500米。
气候 七里河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向北升高,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
水文 黄河西从崔家大滩人境,东出磨沟沿,流长15.4公里。阿干河、西果园沟、黄峪沟水自南向北,注入黄河。
【交通运输】
七里河区境所辖线路东起陇海线天水站,西至兰新线安家河东站,北到包兰线小红山车站,南至兰青线水车湾车站,含4条干线及红会支线和兰州枢纽环行线,118个车站,营业里程922.9公里,电气化铁路749.2公里,有基层站段(院)、中心32个,固定资产90多亿元,职工37310人。客货运输吸收区域近60万平方公里。 七里河辖区系甘新公路、甘川公路、兰郎公路、兰阿公路、兰阿榆公路、南山公路、龚湖公路、西湖公路等公路交汇处。城区西津路、滨河路系市区主干道。据在小西湖广场处统计,平时每小时通过3360辆机动车辆,高峰时通过3900多辆机动车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七里河区有学校108所(中学22所,完全小学61所,教学点25所)。在校学生57599人,其中高中生6017人,初中生14350人,小学生37232人。教职工4411人,专任教师4212人,专任教师中学1753人,小学2459人。 七里河区有幼儿园149所(省属公办1所、区属公办4所、部队办2所、企业办7所、集体办1所、民办有证园50所、民办托幼机构84所),在园幼儿19057人,教职工267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6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077人,教职工406人,专任教师253人。 七里河区有区属学校92所,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85所(完小60所、教学点25所),普通中学7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 七里河区区属学校在校生37440人,其中幼儿园736人,小学34857人,初中2583人。区属教职工2595人,其中专任教师2566人,专任教师中幼儿园74人,小学2459人,中学269人。全区民办培训机构登记在册90所,其中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42所。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医疗卫生 七里河区共有118个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0人,编制床位391张,开放床位337张。
【风景名胜】
金天观
金天观,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明建文二年(1400年)始建,占地面积2601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金天观坐北向南,依中、东、西三条轴线布局。建筑举架较缓,门窗木雕精美,墀头砖雕生动。 是甘青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对研究明清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均具有较高价值。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展示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二级文物2606件(组)、三级文物48164件(组)。
兰州战役纪念馆
兰州战役纪念馆,在原兰州市烈士陵园的基础上建立,馆区占地面积41.95公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布展。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最后一次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国土面积最多、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战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以唱为主,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 [6]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有多种表演形式。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甘肃省兰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兰州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醇,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核心生产区,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味极甜美、色泽洁白如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2004年9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中国传统美食,已成为中国餐饮品牌地标之一。 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系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外地引入兰州,并经其后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配料。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七里河区荣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20年11月17日,七里河区荣获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2020年11月25日,七里河区荣获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3月,七里河区荣获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