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敦煌市下辖9个镇,另设有1个基地。敦煌市常住人口18.5万人。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自2100多年前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两关:玉门关、阳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起,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门户,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更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辉煌。
【行政区划】
敦煌市辖9个镇: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镇、七里镇、月牙泉镇、郭家堡镇、黄渠镇
【建置沿革】
夏、商、周,属古瓜州的范围,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战国,境内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 秦代,敦煌地区为月氏人驻牧地,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此处是月氏人的属地,亦称月支、禺知的属地,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实力强大,为匈奴劲敌。 西汉,汉初,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锡尔河流域和阿姆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汉武帝继位后,于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刘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首次纳入华夏版图。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河西四郡。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三国,属魏,建置同汉制。敦煌太守兼任西域都尉。分广至县置宜禾县。 东晋,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割据政权。永和元年(345年),前凉张骏把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并为沙州,治所在敦煌。隆安四年(400年)十一月,李暠自称凉公,据敦煌建都,建元庚子。义熙元年(405年),改元为建初,李暠迁都酒泉。 隋代,旧置瓜州。大业三年(607)置敦煌郡,改鸣沙县为敦煌县。大业十三年(617),凉州司马李轨起兵占领张掖、敦煌、西平等地,于大业十三年(618)称“大凉皇帝”,占据凉州各地,改元“安乐”,敦煌属李轨统治。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设瓜州(治所敦煌)。武德五年(622年),敦煌更名西沙州,领敦煌、寿昌二县。贞观七年(633年),西沙州去“西”字称沙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称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称沙州。大历元年(766年)五月,河西节度使徙镇沙州,沙州升格为中都都督府。 唐贞元二年(786年),敦煌被吐蕃军攻陷占领,改沙州原有的建制为吐蕃建制,取消了河西节度使、州、县、乡、里的体制。吐蕃统治时期(786—848年),置瓜州大节度府,辖瓜沙二州,沙州分为十三部落。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曹议金废金山国,去王号仍称归义军节度使,镇沙州,子孙相继至宋。归义军曹氏还在通向南出吐谷浑、吐蕃要路的敦煌县南子亭镇设置紫亭县(今党河上游肃北党城湾古城)。 宋代,建隆二年(961年),曹元忠以州归于宋。景祐三年(1036年)秋七月,李元昊攻取瓜、沙、肃三州。西夏尽有河西之地。旋被沙州回鹘赶走。沙州回鹘统治敦煌约30年。 治平三年(1066年),西夏再次占领敦煌,置沙州、瓜州二监军司。 元,成吉思汗二十三年(1228年)三月,蒙古破沙州,以沙州隶八都大王,瓜、沙州废。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立沙州、瓜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沙州为沙州路总管府,下辖瓜州,隶甘肃省行中书省。大德七年(1303年)“以蒙古军万人于瓜、沙二州分镇险隘,立屯田以供军实”。终元之世,瓜沙地区一直为军屯区域。 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攻克瓜、沙二州,沙州遂为明朝所统辖。永乐二年(1404年),设立沙州卫,以蒙古后裔统辖。成化十五年(1479年),在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仍以蒙古后裔占据。正德十年(1515年),吐蕃进攻沙州,后为吐蕃所统辖。 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立沙州所。雍正三年(1725年),升沙州所为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沙州卫改为敦煌县,设知县署、沙州守备署,隶安西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敦煌县隶属安肃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敦煌属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28日,敦煌和平解放;同年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属酒泉分区。 1955年10月,酒泉、张掖、武威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敦煌县属张掖专区。 1961年,恢复酒泉地区,敦煌县仍属酒泉地区。 1987年9月28日,撤销敦煌县设立县级市敦煌市。 2002年,敦煌市属甘肃省直辖,酒泉市代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西与若羌县接壤,北与哈密市相连。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绿洲面积0.1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气候特征 敦煌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41.7℃,最低气温-30.5℃。年平均无霜期152天。
水系水文 敦煌绿洲由党河滋补,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全长390千米,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02亿立方米,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境内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年径流量0.62亿立方米。
【交通运输】
敦煌莫高国际机场,位于敦煌市莫高镇,1982年建成通航,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已开辟运营航线17条、通航城市17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高等院校: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 敦煌市共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普通小学14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4%,初中教育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9.2%。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100%。高考上线率、本科(二批次)上线率、重点(一批次)上线率分别达94.2%、69%和35.6%。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40人,在校1157人,毕业253人;普通高中招生1089人,在校3218人,毕业1104人;初中学校招生1446人,在校4407人,毕业1585人;普通小学招生1396人,在校8616人,毕业1522人;特殊教育在校2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939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在校学生达到276人。
文体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敦煌市文化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敦煌市图书馆。 敦煌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22家,举办各类群众文艺演出160场次、展览展出40场次、体育赛事活动30项。在协会注册管理的自乐班、舞蹈队、合唱团、健身舞队等群众文艺团体53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7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7.7万册。有中波发射机4台,中波广播2套,播出15677.7小时,调频发射机1台,调频广播1套,播出7169小时。电视发射台1座,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广播节目共播出2.8万小时,15套数字电视共播出12.9万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
卫生事业 敦煌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个,其中:医院3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村卫生室6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保健院1个;个体诊所10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65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7人,注册护士70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90张、其中医院床位83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115张、保健院床位1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35张;2022年,敦煌市总诊疗548388人次。
【风景名胜】
莫高窟
又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鸣沙山
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千米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最高海拔1715米。“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
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在鸣沙山下,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地处敦煌西200千米处,分布区长宽各10千米,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长200~300米。又名三陇沙的地名始见于汉代,位置在古玉门关外,丝绸之路北线由此通过。三陇沙雅丹地貌,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门关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区,因其怪异特点,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
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千米。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玉门关
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1988年1月,玉门关及长城烽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关
位于敦煌市西南70千米外的阳关镇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阳关名扬千古。
三危山
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三危山东西数十里,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称碑羽山、神羽山,从敦煌绿洲看,隐三峰崇之,如危欲坠,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称三危山为坐镇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将三危山列为敦煌第一景,称做“危峰东峙”。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 [3];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 [4];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
文物古迹 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境内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特别是被称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月八庙会 敦煌“四月八庙会”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当地居民,特别是佛教信徒为纪念释伽牟尼涅日,携老扶幼,成群结队,聚集在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烧香拜佛,朝圣祭祖。
滑沙节 每年的6月1日,敦煌市旅游局、文化局、体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一次大型滑沙节。滑沙是在鸣沙山下山的一种玩法。
晒腰腿 鸣沙山沙粒纯正,不含尘土,热沙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每年六月六,有腰腿病患者,熬好乌鸡汤,备上老黄酒,正午以后,来到鸣沙山下的沙梁上,喝汤、饮酒,然后用热沙埋住腰腿部,头上打伞遮凉,让身体在烈日下暴晒三个小时左右。
丝绸之路节 从兰州出发,沿祁连山麓向西,经武威、张掖、酒泉,过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届时骑骆驼、爬沙山。时间:每年9月中旬前后。
非遗 敦煌市是国家文化部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试点城市。共抢救挖掘整理非遗线索300多条、文字资料百余万字,图片资料8000余幅、音视频资料9000多分钟,成功申报国际级非遗1项、甘肃省级14项、酒泉市级52项、敦煌市级68项。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个,其中国家级1个(敦煌曲子戏),省级3个(敦煌民歌、敦煌彩塑、敦煌剪纸),市级8个。
【地方特产】
敦煌李广杏 敦煌李广杏,甘肃省敦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李光杏色泽黄亮如金,光洁无茸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多,粘核仁甜,富浓香,可食率90%以上,品质极佳,汁甜似蜜而享有盛名,乃果中珍品,瓜果之王。皮薄、果肉厚达8毫米,味美气香,汁蜜沾唇,果实圆形,缝合线浅,不明显,平均单果重38.4克,最大45克,较耐贮运,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加工成杏脯等。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敦煌李光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敦煌葡萄 敦煌葡萄,甘肃省敦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葡萄中的红地球葡萄,又叫“红提”。它的果皮呈暗紫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可口。敦煌四季分明、光热时间充足、温差明显、降水稀少致气候干燥且病害少,同时又有当地特有的沙质土壤,具有生产优质鲜食葡萄良好的自然条件。 [11]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敦煌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敦煌瓜 古时敦煌一带盛产美瓜,故有“瓜州”之称,史书记载:“敦煌古瓜州,出美瓜。狐入其中,不露首尾。”敦煌瓜水分足,含糖量极高,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敦煌瓜品种较多,主要有炮弹瓜、尝蜜红,克克齐、黄河蜜、金皇后、香瓜、白兰瓜等,其中以新品种的黄河蜜为最。
李广桃 又名紫胭桃。为甘肃省稀有的独特品种。因此桃颜色紫红中含绿,呈胭脂色而得名。此桃八月成熟,以形体均匀,色泽艳丽,肉厚味香而闻名,其果肉呈蜜白色,味甘清香,含汁丰富,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份。
消冰香水梨 敦煌八大怪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卖。隆冬季节来到敦煌,就会看到一种冰冻如石、黑褐晶亮的水果。将它浸人凉水之中,约一刻钟后,果品表面蜕出一层薄薄的冰壳,剥去冰壳,去皮吮食,酸甜适宜,余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敦煌特有的消冰香水梨。香水梨味道酸甜相间,一般要采摘回来放到冬天,经过冬季的自然冷藏变黑,食用时融化后剥皮食用,此时梨子已经变得酥软多汁,味道最佳。
敦煌锁阳 敦煌八大怪第五怪——三九锁阳人参赛。锁阳是敦煌特有的珍稀药物,又名不老药,素有“沙漠人参”之美称。生长在冰天雪地的沙漠戈壁,生长之处不封冻,方圆一米雪落即融,神奇而神秘。《本草纲目》记:锁阳性温,补肾、益精心,强阴兴阳,润燥养精,治痿弱。现代医学研究:锁阳能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等毒素。对人体免疫功能,肠功能,心脏功能,性功能都具有良好的增强和促进作用。
酒枣 敦煌八大怪第六怪——酒枣新鲜放不坏。鸣山大枣以个大味甘营养丰富著称。每颗鲜枣重量可达45克,成熟后外表光亮红中透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用价值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
敦煌罗布麻 敦煌八大怪第七怪——罗布麻茶人人爱。敦煌罗布泊区域野生5—8年罗布麻中的小红花罗布麻,采摘6—8月份长出的嫩叶,此时敦煌天气达到炎热高峰,植物蒸腾作用最强,药效成份全部上行至枝顶嫩叶,药用价值高,用绿茶制做方法精制而成。敦煌罗布麻纤维加工成的罗布麻纺织品抗菌防臭耐用。
【风味小吃】
驴肉黄面 敦煌八大怪第二怪——驴肉黄面拽门外。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
浆水面 敦煌八大怪第三怪——浆水面条解暑快。要做浆水面,首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箭杆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手工面条煮熟后,凉开水浸过盛入碗内,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
风干馍 敦煌八大怪第四怪——风干馍馍掰开晒。
榆钱饭 敦煌八大怪第八怪——榆钱也是一道菜。
【荣誉称号】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东亚文化之都等。 2012年,敦煌市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4年,敦煌市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15年1月,敦煌市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月,敦煌市入选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2月24日,敦煌市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31日,敦煌市当选“2017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 2019年5月,敦煌市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8月,敦煌市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敦煌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2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3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年4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榜单。 2020年5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18日,敦煌市入选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29日,敦煌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敦煌市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7月,敦煌市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8月,敦煌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0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百佳县市。 2020年10月,敦煌市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2020年11月,敦煌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敦煌市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 2020年12月,敦煌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1月,敦煌市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5月,敦煌市入选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9月,敦煌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8日,敦煌市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2022年1月,敦煌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12月,敦煌市被评为2022中国网红城市标志城市。 2023年1月,敦煌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3月,敦煌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3年12月,敦煌市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