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武都区,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九寨沟县接壤,总面积3009.98平方千米。舟曲县下辖15个镇、4个乡。舟曲县总人口(户籍人口)13.68万人,常住人口11.66万人。
舟曲,藏语意为白龙江。民国2年(1913),置西固县。1954年,西固县3乡和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甘南自治区。1955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山大沟深,坡陡土薄,是国家级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县。
【行政区划】
舟曲县辖15个镇、4个乡:
镇:城关镇、大川镇、峰迭镇、立节镇、东山镇、曲告纳镇、博峪镇、巴藏镇、憨班镇、坪定镇、果耶镇、武坪镇、大峪镇、江盘镇、拱坝镇
乡:曲瓦乡、南峪乡、八楞乡、插岗乡
【建置沿革】
战国末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陇西发兵联蜀灭楚,定陇西郡。二十八(前279),置陇西郡后,始置有羌道县,今洮河以东地区,包括舟曲、武都县大部地方始入秦疆域。 秦至西汉建元时期(前140—前135年),羌道仍属陇西郡。元狩六年(前117年),李广征西,于羌道初置武都郡(本广汉西部都尉),治所今舟曲西关。元鼎六年(前111),开西南夷,于洛峪另置武都郡。羌道归陇西郡。武帝改道曰县。东汉建武九年(33),马成破河池,遂平武都,羌道县属武都郡西部都尉治。 三国魏黄初中,以陇南为武都西部都尉署理,治所羌道县境。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伐魏,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郡,羌道县属梁州武都郡(今舟曲西属阴平郡)。后,诸葛亮、姜维屡出兵陇上,舟曲西、南部一度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 西晋太康元年(280),羌道县废,地属武都郡。西晋末年,以白龙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的参狼羌支宕昌羌豪勤得羌豪心,乃自称王。永嘉元年(307)划地称宕昌国,至周武帝天和元年(566)间,今舟曲境皆属宕昌国。东晋、十六国时代,为雍秦二州武都郡,南秦州武都郡、仇池郡。北魏时为南秦州,东益州武都郡。北周天和六年,灭宕昌后,以宕昌置宕州,设宕州总管府,并辖宕昌郡,舟曲地属甘松(治怀道)、宕昌两郡。 隋开皇四年(584),罢郡,今舟曲属宕州。大业元年(605年),改宕州为宕昌郡,今舟曲仍为宕昌武都郡辖地。 唐武德元年(618),设陇右道宕州、阶州(武州)。宕州辖怀道、良恭、和戎,舟曲地属怀道县和福津县地。二年,宕州隶秦州总管府。四年属岷州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宕州与怀道移治今舟曲西。三年(629),撤和戎,入怀道县。开元二年(714),置陇右节度使,今舟曲属陇右宕州。天宝元年(742),宕州改为怀道郡,治所怀道县。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怀道郡改为宕州。上元二年(761),宕州怀道县具陷于吐蕃。唐末至五代,舟曲境仍在吐蕃势力范围。 北宋初年,位河湟一带的吐蕃口角厮口罗建立地方政权,今舟曲在其控制之下。建中靖国元年(1101),王韶收岷、宕、洮、叠四城,今舟曲境归宋秦风路阶州福津县。绍兴二十年,今舟曲为福津县故城镇,辖平武、沙滩、峰贴峡寨。 蒙古汗国至元三年(1266),元帅汪完者帖木耳镇守西固。元至元八年(1271),废福津县,并入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舟曲境为阶州辖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翌年,旋改蕃汉军民千户所。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置西固蕃汉军民上下千户所,属阶州。 明洪武七年(1374)置巩昌府西固城等千户所。十一年(1378),岷州卫领西固军民千户所(军民千户所有四)。十四年,改称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翌年,旋改为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户所,隶岷州卫民指挥使司直辖。万历六年(1578),西固分设阶州州同。民事、军事分治。 清顺治二年(1645),改置西固守御所千总。顺治十二年(1655),西固御所千总并阶州,设州同。雍正三年(1725),西固隶巩昌府。七年,黑峪土司改土归流,西固辖。因西固番人慕化,编民户四里,裁西固守御所,设抚彝同知。乾隆元年(1736),裁西固抚彝同知,仍设州同,隶阶州直隶州。 民国2年(1913),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县,隶陇南道。后改渭川道。16年(1927)废道,西固县直隶于省、改里为村。民国27年(1938),西固县划入第一行政督察区。1944年,划入第八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武都。 1949年12月10日,西固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都专区。 1954年,以西固县官亭、沙湾、富坪3乡和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甘南自治区。 1955年,甘南自治区更名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 1959年1月,舟曲县改名龙迭县。 1962年,恢复舟曲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陇南市武都区,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东西长99.4公里,南北宽88.8公里,总面积3009.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舟曲县,舟曲县地处西秦岭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岷山山系呈东南一西北走向贯穿全境。海拔在1173米4504米之间。
气候 舟曲县,属暖温带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其特点:季节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少而不匀,受地形影响,高山与河谷气候变化明显。 [5]2022年舟曲县年平均气温14.7℃,年极端最高气温39.5℃,年极端最低气温-6.9℃,年总降水量329.2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23.7毫米,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在5月13日,总降水量15.3毫米,年总日照时数1753.9小时,年最大冻土深度17厘米,最多风向ESE,频率35。
水文 舟曲县,境内过境河流有白龙江及其支流拱坝河、博峪河以外,其他支流因受地形影响,流程短,湍急,共有40余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舟曲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104所,其中:幼儿园59所,小学36所,普通中学7所,职中1所,中专0所,特殊教育学校0所;在校(园)学生(幼儿)18672名,其中幼儿园4601名,小学9994名,初中4077名,高中2305名,中职907名,特校0名。双语中小学9所,在校学生5315名;寄宿制学校35所,寄宿学生8550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3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55%。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舟曲县图书馆。 [13]国家三级文化馆:舟曲县文化馆。 舟曲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出版发行报刊、杂志0.186万份。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其中:乡村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无线广播覆盖率30%,其中:乡村无线广播覆盖率5%,少数民族语音广播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其中:乡村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无线电视覆盖率45%,其中:乡村无线电视覆盖率45%,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覆盖率45%。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用户2.5万户。有线电视在网用户0.4万户。
医疗卫生 舟曲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个。卫生技术人员8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8人,注册护士375人,药师(士)50人,技师(士)4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2张,其中:医院54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张。
【风景名胜】
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
石门沟栈道与摩崖石刻,位于舟曲县大川镇石门沟村。始建于三国时期,后世多有修建。栈道遗址从石门北侧峭壁与沟溪平行延伸到石门南侧,东西峭壁上分布有正方形的栈道孔共4层80多个,每层栈道孔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间距1.2米至3米。东侧石崖上还有摩崖石刻1处,共刻有103字,为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刻,记述了宋时诸官员巡查舟曲县境内时的情景。
翠峰山风景区
翠峰山,是原西固(舟曲)八景之一(北峰古刹),景区包括二郎山公园和翠峰山主峰,约7.5平方公里。传说二郎山是天将二郎神到舟曲落脚的地方,海拔约1400米,约3万平方米。现有道教庙宇3座,各式长廊、亭榭8座。翠峰山顶海拔约216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峰顶有9座佛教、道教寺庙。
【历史文化】
巴寨朝水节 巴寨朝水节,是甘肃省舟曲县和迭部县交界地带藏族群众的传统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至初五在舟曲县巴藏乡巴寨沟举办。集民俗节庆、宗教活动和山水游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东山转灯) 元宵节(东山转灯),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镇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镇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2010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5月24日,元宵节(东山转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71。
多地舞 多地舞,甘肃省舟曲地方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多地舞,即罗罗舞,是甘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等藏族聚居区。形式多样,风格古朴,民族色彩浓郁。整个表演节奏鲜明,配以歌唱,曲调淳朴,动作洒脱,显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赖萨多地、格班多地、贡边多地等十余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各有其表现形式和意义。 2008年6月7日,多地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90。
【名优特产】
舟曲核桃 舟曲核桃,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舟曲核桃,果粒大而饱满,壳体酥脆,果实色白,自古被誉为“鸡蛋皮”核桃,利核易剥,甘香可口,营养丰富。 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舟曲核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舟曲花椒 舟曲花椒,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舟曲花椒”属落叶小乔木,干果内外果皮分别呈淡黄色和红色,果皮较厚,颗粒均匀,握之硬脆,撒手如干沙粒散落,不粘不沾;椒香浓郁,麻沁眼鼻,麻味悠长; 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舟曲花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舟曲从岭藏鸡 舟曲从岭藏鸡,甘肃省舟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舟曲从岭藏鸡,属从岭藏鸡系列,生长于海拔1200—2900米,以草尖、草籽、虫子和其他杂物为食,体型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羽色鲜艳光亮,以黑色为主,兼有麻、褐色。该鸡体型轻小,头小爪细;成年公鸡体重1.5—2.0千克,成年母鸡体重1—1.5千克;母鸡年产蛋70—100枚,单枚蛋重30—35克。 2017年4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舟曲从岭藏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舟曲棒棒槽蜂蜜 舟曲棒棒槽蜂蜜,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舟曲蜂蜜,色红润,粘稠度高,保质期长,富含葡萄糖、果糖、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经常食用有清热解毒、补中润燥、养颜、抗衰老等功效。
【荣誉称号】
2017年,舟曲县入选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21年6月,舟曲县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舟曲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