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兰州市 | 天水市 | 嘉峪关市 | 武威市 | 金昌市 | 酒泉市 | 张掖市 | 庆阳市 | 平凉市 | 白银市 | 定西市 |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的相关信息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甘肃最佳旅游时间
5-10月。

甘肃旅游特别提醒
甘肃省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别。兰州以北地区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到这些地区旅游除必备太阳镜、帽子等防晒品外,最好再带件厚实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气。
甘南地区天然草场是重要旅游资源,夏季游甘南要备雨伞、雨鞋,这里天气多变,常有风雨。

甘肃娱乐指南
甘肃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兰州为最。中心广场是兰州市内最大的集会场地,群众自发的集体舞蹈晨练队伍每天多达数干人之众,排列整齐,舞姿统一协调,蔚为大观。滨河路边为又一大集体活动场所。白天,离退休人员好在戏园、茶园或棋园中度过休闲时光,中年人好在卡厅或钢琴酒吧与亲朋好友聚会共乐,青年人则对迪斯科和交谊舞厅情有独钟。游泳、高尔夫球、保龄球是中青年人都喜爱的健身运动,双休日外出旅游已成时尚。
兰州有各种文化、体育场所供您休闲娱乐。千百年来,兰州积淀了丰厚的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目前,兰州市已拥有秦剧、陇剧、豫剧、京剧等文艺创作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2个,剧院14个,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100多个,各类文娱经营网点35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1000多个。
如有兴趣,您可观看省或兰州市秦剧团的专业演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有时也有秦腔演出。金城盆景园内设有茶座,客人可自唱自娱。兰州的太平鼓舞著名于世,已成为每年春节社火表演和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演出内容,也可一观。

首页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县

  陇西县,隶属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陇西县户籍人口523473人,常住人口42.47万人。陇西县下辖12个镇、5个乡。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东汉,析置鄣县(漳县)。北魏,析置安阳县(今秦安县境)和乌水县(今通渭地)。金,析置定西县,通渭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中国黄芪之乡”,全国中医药原料保障供应基地,是李氏文化研究中心和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圣地。

行政区划

  陇西县辖12个镇、5个乡:

  镇: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云田镇、通安驿镇、马河镇、碧岩镇、柯寨镇、双泉镇、权家湾镇

  乡:宏伟乡、德兴乡、渭阳乡、和平乡、永吉乡

建置沿革

  陇西县,古代属“雍州”地,为西戎部族所居。
  春秋,渭首有狄、豲、邽、冀之戎,其中豲戎,即牧居在今陇西地带。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初县之。献公元年(前384年),灭狄、豲戎。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始置陇西郡、北地、上郡等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陇西郡郡治狄道县(今临洮)。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陇西郡领县十一,襄武(即今陇西县,故址在今城东南5里处)、首阳(故址在今陇西县城西50里处)二县在今陇西县境内。元朔二年(前127年),改雍州为凉州。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领县十六,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豲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新莽时期,陇西那改为厌戎郡,襄武县改为相桓县,天水郡改为填戎郡,兰干县改为兰盾县。东汉时,恢复原名。
  隋朝,改陇西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武德七年(624年),渭州隶属秦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属陇右道;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陇西郡沦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
  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民国2年(1913年),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道治皋兰),共辖十五县,陇西县隶属兰山道。原陇西县丞分治的漳县,又分出恢复其县制。民国16年(1927年),成立甘肃省政府,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25年(1936年),陇西县属于第一区。
  1949年8月13日,成立陇西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区。
  1950年5月,岷县专区撤销,陇西县划归天水专区。
  1956年初,陇西县改属定西专区。
  1958年12月,将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
  1961年12月,仍恢复渭源县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 [2]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0公里 [8],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陇西县,地貌形态分山地、黄土丘陵地、河谷平原三大类型,其中以黄土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在全国地貌区划中属于甘肃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的地貌格局总的可以概括为渭南山地,渭北黄土丘凌,中部渭河平原。

  气候
  陇西县,年平均气温8.1℃、日照时数2210小时、降水量415毫米、无霜期160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水文
  陇西境内河流,以渭河为主干。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属黄河水系,其它河流俱属支流,并在境内汇入渭河,东南流入武山。

交通运输

  陇漳高速公路、陇渭高速 [20]、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纵贯陇西县。
  陇西县境内有陇海铁路纵贯,长度达75公里,有铁路专用线9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陇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43所,其中高中7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40所,小学65所,幼儿园1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828人,其中高中教育阶段1063人,初中教育阶段1564人,小学教育阶段3194人,特殊教育47人,学前教育阶段1627人。共有在校学生88574人,其中高中9627人,初中16857人,职业学校2075人,小学41140人,幼儿园18718人,特殊教育学校157人。

  文化事业
  陇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各1所,文联组织1个,文化文物机构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个(陇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传输机构1个(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分公司),电影院3个,秦剧团8个,其中民营剧团7个,出版印刷企业数12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农家书屋215个。

  卫生事业
  陇西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公立机构31个,床位数3395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所1个,村卫生室208家。各类卫生人员3634人,其中:管理人员57人,卫生技术人员3155人,工勤人员428人。

风景名胜

威远楼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韩琦筹划边防时,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元中统二年(1261年)移置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旧址重建,清代维修。
  威远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59平方米。为砖基三层木楼,分基座与楼体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为梯形,高11米,长27米,宽17米,中间辟东西向券拱门,西设阶楼台级直通基顶。有木楼三层,高15米,歇山顶。是定西市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钟鼓楼建筑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05月03日,威远楼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

保昌楼

  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处。保昌者,乃拱卫巩昌之意也。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楼院两面悬空,呈90度垂直。楼基坐北朝南,楼顶尖距离山根平地150米。是现存于陇西的为数不多的古楼阁建筑之一。陇中地区稀有的清代楼阁高山建筑,也是研究清代楼阁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见证。

历史文化

  李氏文化
  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陇西云阳板
  陇西云阳板,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陇西云阳板,是陇西民间流传的一种舞蹈,是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的。虽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的祈雨仪式,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现已演变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和日常文娱活动。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Ⅲ-142。

地方特产

  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甘肃省定西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定西马铃薯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西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其内在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具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塘,虚喘咳嗽等症,素有“药中之王”之美誉。
  2016年,“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申报的“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就对陇西黄芪赞誉有加在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写道:“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
  陇西黄芪因品质出众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和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腊肉的食材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饲养的生猪,尤其以岷县蕨麻猪为最佳。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微带透明。

荣誉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1996年,被国家级项目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县”。
  2000年,陇西县入选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2003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
  2007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2010年,确定为全省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获定西市教育质量振兴奖。
  2016年3月,陇西县入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
  2016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2017年8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
  2018年9月,陇西县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7月,陇西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2019年8月,陇西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陇西县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5月,陇西县入选“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6月,陇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3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
  2021年7月,陇西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9月,陇西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陇西县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2年4月,陇西县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
  2023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