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兰州市 | 天水市 | 嘉峪关市 | 武威市 | 金昌市 | 酒泉市 | 张掖市 | 庆阳市 | 平凉市 | 白银市 | 定西市 |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的相关信息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甘肃最佳旅游时间
5-10月。

甘肃旅游特别提醒
甘肃省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别。兰州以北地区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到这些地区旅游除必备太阳镜、帽子等防晒品外,最好再带件厚实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气。
甘南地区天然草场是重要旅游资源,夏季游甘南要备雨伞、雨鞋,这里天气多变,常有风雨。

甘肃娱乐指南
甘肃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兰州为最。中心广场是兰州市内最大的集会场地,群众自发的集体舞蹈晨练队伍每天多达数干人之众,排列整齐,舞姿统一协调,蔚为大观。滨河路边为又一大集体活动场所。白天,离退休人员好在戏园、茶园或棋园中度过休闲时光,中年人好在卡厅或钢琴酒吧与亲朋好友聚会共乐,青年人则对迪斯科和交谊舞厅情有独钟。游泳、高尔夫球、保龄球是中青年人都喜爱的健身运动,双休日外出旅游已成时尚。
兰州有各种文化、体育场所供您休闲娱乐。千百年来,兰州积淀了丰厚的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目前,兰州市已拥有秦剧、陇剧、豫剧、京剧等文艺创作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2个,剧院14个,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100多个,各类文娱经营网点35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1000多个。
如有兴趣,您可观看省或兰州市秦剧团的专业演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有时也有秦腔演出。金城盆景园内设有茶座,客人可自唱自娱。兰州的太平鼓舞著名于世,已成为每年春节社火表演和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演出内容,也可一观。

首页 >> 甘肃 >> 定西市 >> 渭源县

  渭源县,隶属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2065平方千米。渭源县常住人口27.39万人。渭源县辖12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清源镇新街1号。

  渭源县因渭河源头而得名。汉高帝二年(前205年),设立县制,名首阳县。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名渭源县。2003年,由定西市管辖。渭源县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公而忘私、变堵为疏、科学治水精神为主的“大禹导渭”文化,以互让君位、耻食周粟、抱节守志精神为主的“伯夷叔齐”文化,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AAAA级景区2处(渭河源景区、首阳山景区)、AA级旅游景点2处(灞陵桥一老君山公园、渭源县马铃薯种薯科技示范园区),首阳山、天井峡等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行政区划

  渭源县辖12个镇、4个乡:

  镇:清源镇、莲峰镇、会川镇、五竹镇、路园镇、北寨镇、新寨镇、麻家集镇、锹峪镇、庆坪镇、祁家庙镇、上湾镇

  乡:大安乡、秦祁乡、峡城乡、田家河乡

建置沿革

  据《禹贡》载:天下分为九州,渭源处古雍州之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陇西郡辖九县,渭源为陇西郡管辖。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陇西郡分置首阳县,因境内有商末周初伯夷、叔齐避居采薇之首阳山而得名。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首阳县为渭源县,兼置渭源郡,县治由原首阳县迁至今渭源县城东北老龙亭。
  唐武德二年(619年),废除郡制,渭源县属渭州,隶属秦州总管府。
  宋熙宁五年(1072年),秦凤路安抚使王昭筑渭源堡,后降县渭堡,称渭源堡。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渭源堡为渭源县,属陕西行中省巩昌路临洮府,府治狄道。
  清初,沿用明治,由陕西省分设甘肃省,渭源县属甘肃临洮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为道,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新设兰山道,渭源属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省县两级,渭源直属甘肃行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甘肃省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渭源属第一区公署管辖,专署驻地临洮县。两年后,专署驻地迁岷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2月,甘肃省增设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地临洮县,渭源属其管辖。
  1949年8月,渭源、会川相继解放后,两县隶属岷县专区。
  1950年,岷县专区撤销,渭源划归定西专区管辖。
  195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将原会川县区域分别划归临洮、漳县。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渭源县,属临洮专区。
  1963年12月,撤销临洮专区后,渭源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
  2003年,由定西市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北靠安定区、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卓尼县、临潭县、康乐县毗邻,总面积20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渭源县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复杂,有山梁、沟谷、川台地。

  气候
  渭源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8℃,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20.1℃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一般在30.5℃左右,年温差较大。无霜期166天,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100~2430小时,年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水文
  渭源县境内分布着大小13条河流。以中部半阴坡、鸟鼠山脉为分水岭,由南向北将全县分为两半,岭东河流为渭河水系,水系的主要河流是:渭河(禹河)、清源河、锹峪河、蒲川河、莲峰河、秦祁河、唐家河,流域面积10 24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9.8%;岭西河流为洮河水系,水系的主要河流是:漫坝河、庆坪河、小南川河、田家河、宗丹河、磨沟峡河,流域面积860.8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1.68%。

交通运输

  渭源县交通上位于陇海铁路和兰渝铁路经济带的交汇处,G30连霍高速、G75兰海高速、渭武高速和国道212、310、316线穿境而过,兰渝铁路设渭源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渭源县共有普通高中4所,专任教师874人,年末在校学生5781人,当年招生2054人,毕业1754人。初级中学12所,专任教师652人,年末在校学生5716人,当年招生2027人,毕业2136人。小学35所,专任教师1306人,年末在校学生20005人,当年招生2598人,毕业2783人。九年制学校12所,专任教师518人,年末在校学生5366人,当年招生1501人,毕业101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36人,年末在校学生1217人,当年招生374人,当年毕业5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5人,年末在校生78人,当年招生2人,当年毕业10人。各类幼儿园160所,在园幼儿105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32%。

  文化事业
  渭源县国有转企改制演艺企业1个,从业人员30人,全年演出108场次。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4.5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520件。农家书屋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终端接收站点217个,乡村舞台217个,城市数字影院2家。
  渭源县有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1个、AA级景区3个,旅游业从业人员2200人。《渭水医魂》《公民张三》《渭河源小夜曲》《吉祥颂》《红火渭源》等一大批文艺精品脱颖而出,拍摄了《花开渭源别样红》《羌蕃鼓舞》等纪录片;音诗画佳作《高高的元古堆》搬上舞台,得到观众一致好评。举办了“红火渭源闹元宵”“非遗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五一五天乐”“粽香端午”、拥抱春天有你“筝”好—风筝赛、“红火渭源翰墨飘香”全国书画名家走进渭源、“七一”“国庆”文艺汇演等重点文化旅游活动59项。

  医疗卫生
  渭源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6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室2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875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689人,注册护士856人。乡村医生、卫生员22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374张。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1.66‰。

风景名胜

灞陵桥

  灞陵桥,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渭源县城渭河之上,是千里渭河第一桥,素有“长虹卧波”之美誉,现为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座古典式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系大将军徐达西击元将李思齐时,为渡渭河而建,桥身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桥身建有廊房13间,由14排吊柱构成,每排4柱,计56柱。底部以十根粗壮圆木并列十一组,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飞挑凌空,形成半圆状桥体。两端建有卷棚顶桥头屋,四角斗起,雄伟壮观结构独特。

首阳山景区

  首阳山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包括首阳山、夷齐古冢、石门水库和天井峡等四个景点。首阳山因商末周初孤竹国国君二子伯夷、叔齐互让君位隐居于此而名贯古今,又因九峰环峙,状如莲花而得名莲峰山。夷齐古冢是商末周初孤竹国君长子伯夷、幼子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直至饿死后的墓葬地。石门因两崖对峙、形似石门而得名,石门水库净水面积26.2公顷、库容量500多万立方米。天井峡在渭源县城西南部25千米处有一条10千米长的史前峡谷,谷中石缝有一清泉喷涌而出,水质清凉沁骨,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瑶池,所以人们称峡谷为天井峡。

渭河源景区

  渭河源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千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景区依托渭源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渭河源承载的“大渭河”文化基底,树立“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建设有禹王谒拜区禹王殿、渭河龙王庙、渭河历史文化展馆等。

太白山景区

  太白山景区,位于渭源县城西南25千米的会川镇,太白山海拔3300米。因山势险峻酷似华山,有人称它为小华山。传说是太白金星修道的仙山。山上唐代已有庙宇,清道光年间又重建。太白山以优美、峻险的山形地貌和深厚的宗教民俗文化为内涵,融山、峡、谷、林、溪、庙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身,是一处集山地探险、户外运动、休闲避暑于一体的景区。

战国秦长城

  渭源县境内的秦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长城在渭源境内,经过4个乡镇14个村,蜿蜒起伏37千米进入陇西县境,全长39.2千米。这段古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8米,每隔0.5千米有一小烽燧,5千米有一大烽燧。城垣下板筑夯层清楚,瓦砾遍地。大部分墙体及附属物为黄土夯筑,部分为红砂土夯筑而成。现存渭源段战国秦长城遗址主要由墙体、敌台、关堡、壕堑、长城脚下有秦王寺,传说秦始皇西巡陇西郡时,在这里住宿一夜,后人修建此寺以为纪念。寺院后有一眼深井,名曰“秦王饮马井”。

地方特产

  渭源泥塑
  渭源泥塑有着漫长的历史。渭源县自古至今就是藏、羌、汉多民族杂居之地。两汉以后,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县内众多庙宇内的神像多为泥塑作品。渭源泥塑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以人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为主题,主要反映滑河源头悠久的农耕文明。

  渭源皮影
  渭源皮影戏最早产生于唐代,至明清时期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就已日臻成热。渭源皮影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造型、染色、乐器、音乐、制作方法、雕刻工艺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羌著鼓舞”是流传在渭源县麻家集汉、藏、羌族融汇地带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藏羌民俗歌舞形式,起源于古代羌民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祭祀舞蹈“傩”,并渐渐融进当地节令文艺活动中,成为现在的艺术形态。羊皮鼓舞具有古藏羌族文化的色彩,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现开发出以滑源皮影雕刻工艺为表现手法,以“羌蕃鼓舞”“灯影戏”人物为原型的皮影系列。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渭源县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2020年6月30日,渭源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16日,渭源县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2021年7月15日,渭源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27日,渭源县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渭源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3年8月,渭源县被命名为“甘肃园林县城”。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