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古称狄道,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城而过。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临洮县下辖18个乡(镇),323个村、12个社区,县政府驻洮阳镇。临洮县常住人口47.79万人。
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建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始设陇西郡以来,一直为郡、州、道、府、县治所在地。临洮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县城距兰州市区80公里,是“兰白经济区”内重要节点城市。兰临、康临、临渭高速和212国道及省道309、311线穿境而过,是连接甘肃中南部与临夏、甘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经之地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辐射圈内重点县区。
【行政区划】
临洮县辖12个镇、6个乡:
镇:洮阳镇、八里铺镇、新添镇、辛店镇、太石镇、中铺镇、峡口镇、窑店镇、龙门镇、玉井镇、衙下集镇、南屏镇
乡:红旗乡、上营乡、站滩乡、漫洼乡、连儿湾乡、康家集乡
【建置沿革】
秦献公元年(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之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 东晋十六国时,前凉改置武始郡。 唐朝初期,置临州,后置狄道郡。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吐蕃连陷秦、渭、洮、临四军,狄道陷于吐蕃。 五代十国时期,仍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镇洮军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 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 清乾隆五年(1740年),迁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 民国二年(1913年),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 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 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决定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洮、洮沙二县属临夏分区。 1950年5月,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划入定西分区。 1961年12月,设立临洮专区。 1963年10月,撤销临洮专区,划归定西专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洮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东邻安定区,南连渭源县,西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广河、东乡三县接壤,北接兰州市。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3千米,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临洮县位于洮河下游,陇西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边,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南北狭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在1730-3670米之间,境内以黄土地貌为主,洮河谷地二、三级阶地地势平坦、地貌完整。
气候 临洮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无霜期80-190天,年平均降雨量317-760毫米之间,蒸发量1400毫米以上,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
水文 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从海巅峡入境,于茅笼峡出境流入刘家峡水库,纵贯9个乡镇115公里,流域面积2649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138立方米/秒。最大为1790立方米/秒,最小为17.15立方米/秒。 [3] 洮河一级支流78条,其中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支流45条2467.85平方公里,长度1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毛沟共3839条,沟壑密度1.44公里/平方公里。
【交通运输】
临洮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212、309等3条国道穿境而过,兰临高速公路、临渭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定(西)—临(洮)、临(洮)—康(乐)、玉(井)—冶(力关)3条二级公路陆续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临洮县共有各类学校474所(不含教学点),其中幼儿园264所(含民办27所),完全小学159所,独立初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特教学校1所,完全(高级)中学7所,职业高中6所(含民办1所)。在校学生90873人,其中幼儿园21209人,小学39784人,独立初中1448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072人,特教学校53人,完全(高级)中学11182人,职业高中2092人。教职工6346人,其中幼儿园684人,小学2795人,独立初中1238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58人,特教学校16人,完全和高级中学1188人,职业高中178人,教育局事业人员79人,行政人员10人。普通高中招生363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6%。参加高考4160人,二本以上上线2366人;本专科共录取3596人,录取率86.44%。
文化体育 临洮县1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323个,图书22万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终端接收站点323个;有乡村舞台323个,城市数字影院2个。 临洮县共有体育场地1个,体育馆1个,场地面积6.2万平方米,馆内面积0.25万平方米。新增安装健身器材190件,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95660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医疗卫生 临洮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公立卫生机构25个(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9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红十字会1个),民营医院9个。编制床位2451张,实有床位3518张。年末各类人员3497人,其中:执业医师883人,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注册护士1564人,检验人员117人,药剂人员184人,其他卫生人员246人,其他技术人员271人,管理人员50人。
【风景名胜】
马衔山
马衔山是甘肃东部黄土塬的最高峰,临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顶终年积雪,山腰常有白云缭绕。
东拱北
东拱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主体建筑带有明显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是穆扶提在中国的创始高祖马守贞及其后的七位教长逝世后安葬地方。
岳麓山公园
岳麓山公园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景点有姜维墩、东岳庙、椒山书院、凤台、荣乡碑、甘南农民起义纪念碑等。
临洮佛归寺
佛归寺坐落在洮阳镇旭东村紫云山,有三大古佛殿、十二法王殿、睡佛殿、三清观、混元阁、文昌阁等大小寺庙十几处。
卧龙寺
卧龙寺为陇上名刹,地处洮河西岸,距县城10公里,是临洮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红旗丹霞地貌
红旗丹霞地貌在红旗乡境内,洮河西岸,“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临洮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争战、融合的地区。元朝国师八思巴在临洮期间建寺传法,著书译文,为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清初,伊斯兰教进入临洮,穆扶提东拱北坐落于临洮城东山根。 特殊的历史造成了临洮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混杂融合的特点,临洮的民俗文化的主要有花儿、拉扎节、迎神赛会等。
文物古迹 临洮县境内文化遗迹丰富,著名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均因在临洮首先发现而命名。战国秦长城西起临洮,境内绵延50千米。 新中国成立前后,临洮境内发现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16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遗址104处。
【特产美食】
浆水面 浆水面是用临洮特有的酸菜中的浆水加面条制作而成。
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是陇东南小有名气的小吃,味道鲜美,口感细腻爽滑。
洮河鱼 洮河鱼以金片鱼、双唇嘴鱼最出名,其膘肥肉嫩,少刺质鲜,鲜香嫩滑。
麻腐包 临洮麻腐包子馅用优质麻子去皮、压榨、蒸馏炮制而成,包子皮用精面粉发酵后擀制。
临洮干甜醅 临洮干甜醅,酒香浓郁,入口香甜,能长久保存而不坏。
临洮酿皮 酿皮是一种独特的面食,入口细腻润滑,酸辣筋斗、柔韧可口。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临洮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6日,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2022年4月,临洮县团委被评为2022年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