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兰州市 | 天水市 | 嘉峪关市 | 武威市 | 金昌市 | 酒泉市 | 张掖市 | 庆阳市 | 平凉市 | 白银市 | 定西市 |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的相关信息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
甘肃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甘肃最佳旅游时间
5-10月。

甘肃旅游特别提醒
甘肃省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别。兰州以北地区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到这些地区旅游除必备太阳镜、帽子等防晒品外,最好再带件厚实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气。
甘南地区天然草场是重要旅游资源,夏季游甘南要备雨伞、雨鞋,这里天气多变,常有风雨。

甘肃娱乐指南
甘肃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兰州为最。中心广场是兰州市内最大的集会场地,群众自发的集体舞蹈晨练队伍每天多达数干人之众,排列整齐,舞姿统一协调,蔚为大观。滨河路边为又一大集体活动场所。白天,离退休人员好在戏园、茶园或棋园中度过休闲时光,中年人好在卡厅或钢琴酒吧与亲朋好友聚会共乐,青年人则对迪斯科和交谊舞厅情有独钟。游泳、高尔夫球、保龄球是中青年人都喜爱的健身运动,双休日外出旅游已成时尚。
兰州有各种文化、体育场所供您休闲娱乐。千百年来,兰州积淀了丰厚的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目前,兰州市已拥有秦剧、陇剧、豫剧、京剧等文艺创作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2个,剧院14个,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100多个,各类文娱经营网点3500多个,各类体育场馆1000多个。
如有兴趣,您可观看省或兰州市秦剧团的专业演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有时也有秦腔演出。金城盆景园内设有茶座,客人可自唱自娱。兰州的太平鼓舞著名于世,已成为每年春节社火表演和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演出内容,也可一观。

首页 >> 甘肃 >> 定西市 >> 通渭县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历史。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县政府驻平襄镇。通渭县常住人口32.11万人。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通渭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行政区划

  通渭县辖14个镇、4个乡:

  镇:平襄镇、马营镇、鸡川镇、榜罗镇、常家河镇、义岗镇、陇阳镇、陇山镇、陇川镇、碧玉镇、襄南镇、什川镇、华岭镇、北城铺镇

  乡:新景乡、李店乡、三铺乡、寺子乡

建置沿革

  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通渭这块土地上。
  夏、商、西周时期,通渭地为羌人所居。
  春秋和战国前期,通渭地为襄戎地。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陇西郡,通渭地属陇西郡(治今临洮)辖。
  秦统一后,通渭地仍属陇西郡辖。
  东汉收复平襄后,平襄县仍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辖。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即今甘谷),平襄县为汉阳郡辖。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治今陇西县东南),平襄县改属南安郡辖。
  三国时,曹魏从平襄、略阳县分置临渭(治今秦安县东南)、清水县,合4县立广魏郡(治临渭),属雍州辖。
  晋时,平襄县属秦州略阳郡(治今秦安县陇城)辖。《晋书·地理志》载:“略阳郡,本名广魏,泰始中更名焉。”晋末大乱,郡县归属无定。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统一北方后,平襄县地属秦州天水郡显亲县辖。永安三年置渭州(今陇西),平襄县地改属渭州南安阳郡(治桓道)中陶县辖。西魏初,平襄县地属北秦州(今秦安县西北)辖。废帝三年(554年),改北秦州为交州,平襄县地属交州安阳郡(治今秦安县北)乌水县辖。北周(557年-581年)因之。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交州为纪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并乌水县入长川县,平襄县地属陇西郡长川县辖。
  唐武德元年,复改陇西郡为渭州,平襄县地属渭州长川县辖。贞观三年(629年),并长川县入陇城县,平襄县地属陇右道秦州陇城县辖。宝应二年(763年),渭、秦等州被吐蕃占领。大中三年(849年)大破吐蕃,光复平襄,属秦州。
  宋初,西边疆域只达秦州夕阳镇(今天水新阳镇,未过渭河,平襄县地被西夏和吐蕃占领。时,宋以秦州,继以古渭州(今陇西)为据点,逐渐向西开拓。
  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鸡川县入秦安县,废甘谷县,于秦州属伏羌城置伏羌县(今甘谷),通渭县移治今城区,属陕西行省巩昌路辖。
  明洪武二年(1369年),总兵徐达西征至巩昌,时通渭为元主簿杨忠所据,徐差万户董提招杨归附。通渭县属陕西行都司陇右道巩昌府辖。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年),通渭县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辖。康熙七年,通渭县属甘肃省巩昌府辖。康熙五十七年,县城覆没,县署临时移治西关。雍正八年,县署又临时移驻平凉苑马寺属安定监(今马营)。同时,割安定监属通渭,巩昌府辖。乾隆四年(1739年),在旧城址始筑新城,即今县城。乾隆十三年(1748年)城成还治,仍属巩昌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3月,废府设道,通渭县属甘肃省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辖。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改道为行政区,通渭县属甘肃省渭川行政区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改渭川行政区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6日,县城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渭县属甘肃省天水专区辖,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属甘肃省定西专(地)区所辖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东西长78公里,南北长64公里,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黄土梁、峁和河谷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耕地面积225.36万亩(土地确权实测面积),海拔1410—2521米。

  气候
  通渭县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5℃,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一般在30℃左右,年温差较大。无霜期147天,无霜期120~170天,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100~2400小时,年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通渭县共有独立高中3所,独立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6所,在校学生普通高中6057人,职业生1193人,初中生7159人;完全小学29所,在校学生18688人,其中:特教1所,在校学生128人,幼儿园143所,在园幼儿106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

  文化体育
  通渭县共有文化相关产业机构138个,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美术馆1个。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23272卷,42324件。电视覆盖率98.5%,广播覆盖率99%。

  卫生事业
  通渭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94个,其中医院4所,病床1602张,卫生机构人员数 2316人,卫生技术人员1996人。有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各1个,卫生社区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8所,床位数367张。

风景名胜

南屏山公园

  南屏山位于县城西南0.5公里处,海拔1754-1887米,平均气温3-8℃,公园主景区面积608.3亩,附属面积298亩,共906.3亩,造林绿化保存面积达630.2亩,栽植有云杉、侧柏、油松、沙枣等60多种,并营造有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丁香园等观赏园林10亩。

鹿鹿山森林公园

  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通渭县城北部,距县城15公里,规划总面积30000亩,园内有草本、木本植物约400于种,主要树种有云杉、油松、落叶松、山杏、杨树、沙棘、柠条、狼牙刺、山定子等50余种。

  秦嘉徐淑公园

  通渭是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故里。为铭记秦嘉、徐淑在五言诗创作上的贡献,县委、县政府于2010年启动建设其纪念性主题公园,公园占地150亩,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90米,整体构思以秦嘉、徐淑的历史事迹及其诗词作品为文化主线,公园栽植各类园林苗木4.52万株,栽植7-9米的云杉、油松共46株,种植绿化草坪9200平方米。

文物古迹

  榜罗会议纪念馆
  为了肯定“榜罗会议”的历史地位,在原榜罗小学旧址修建成了红军长征榜罗会议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室中现藏有红军长征遗留的革命文物443件,其中有红军指战员遗留下的生活用具、办公用品、作战武器、宣传标语和90多位老红军、老将军的近照和墨迹、红军老战士题词和签名旗等珍贵文物,国家级文物5件,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革命文物2件,二级革命文物3件。

  战国秦长城遗址
  通渭境内战国秦长城西南起自榜罗镇四新村,东北至寺子乡张家湾村,长城墙体长度88.8公里,壕堑2段401米,遗存障墙7段388.9米、关堡1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是广泛流行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一种曲牌体民间戏曲,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已发展成为通渭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之一。

  通渭影子腔
  通渭影子腔是广泛流传于定西、天水、陇南一带民间的皮影戏音乐,皮影戏亦称“灯影子”、“灯戏”、“影子戏”、“灯影戏”等,一般是在夜间演出,艺人以小杆操纵影人、道具,借灯光投影在白布或白纸制作的影窗上,有时白天利用日光斜射投影演出,称“日影子”。

荣誉称号

  通渭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4月,获评“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