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南濒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全区陆域面积306.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1.4万人,大部分是汉族,有回、蒙古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泉州话。该区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是福建省实施闽东南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区和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也是泉州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四大经济区域”之首。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
区政府驻山腰街道港二街。邮编:362801 代码:350505 区号:0595
行政区划
泉港区辖1个街道、6个镇:
街道:山腰街道
镇: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蜂尾镇、前黄镇、涂岭镇
历史沿革
泉港区原隶属惠安县(惠北片4镇、1山腰盐场)。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肖厝镇,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85]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并于1992年9月29日(另一为28日)成立镇人民政府。1996年3月1日, 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山腰镇。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经济发展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28.23 亿元,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85.1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34亿元,分别增长0.4 %、10.4 %、29.3 %。完成财政收入13.26亿元,增长-11.6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3 亿元,增长13.6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80 亿元,增长9.2 %。实际利用外资5796万美元,增长2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3亿元,增长20.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5元,增长14.34%;农民人均纯收入8177元,增长13.8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19亿元,增长20.74%;各项贷款余额136.51亿元,增长55.62%;年末户籍人口37.7万人。
全年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完成粮食播种11.51万亩,总产量3.988万吨,增产1118吨;全年生猪出栏8.03万头、家禽出笼310万只,比增12.5%、9.8%,肉蛋奶总产量1.03万吨,比增8.6%。狠抓非规划林地造林,大力推广种植名贵树种,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920亩,占市下达任务的131%。圆满完成生态园林首期工程,完成造林1270亩,山头疏林地补植3000多亩。大力扶持发展渔业特色养殖、规模养殖,引导渔业龙头企业实施技改、扩大建设,实现了大宗水产品加工、养殖一体化发展,带动渔民增产增收明显,其中鲍鱼养殖、海带养殖创产值1.29亿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16元,增长13%,增幅连续4年居全市首位
全年完成工业产值409.18亿元,增长13.6%;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60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56亿元,增长28.16%;贷款余额136.5亿元,增长55.62%。福海粮油、明恒纺织等1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实现增资扩营,方兴化工、和盛置信等1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投产,德立化工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6亿元,超出年度目标20.7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8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投入160万元建设区级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实现远程即时监控,重点工业污染源持证排污率达100%。开展污染源普查,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全年化学需氧量减排14.6吨,二氧化硫减排152.4吨。
全年22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60亿元,超年度目标20.76个百分点。其中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现炼油装置、芳烃联合装置和罐区工程已完成机械竣工,聚乙烯、聚丙烯装置进入工程扫尾阶段。4#泊位工程完成了大部分沉箱制作、沉船打捞和填海工程。南埔火电厂二期、1,4-丁二醇、泰山石化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近期积极争取17个项目上报国家、省级建设资金补助项目,进一步扩大我区投资需求。其中,峰尾镇峥嵘海堤强化加固工程等14个项目已争取到国家、省扩大内需资金补助1205.4万元。
港口新城
全力服务石化项目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芳烃装置基本建成,总投资9亿元、全省最大工业气体项目林德气体获批成立,1,4-丁二醇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这些项目将于明年陆续投产。目前石化园区开发面积达7.76平方公里,入驻石化相关企业39家,总投资530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石化产业发展论坛,签约项目9个,投资额达112.6亿元。积极对接台湾石化产业转移,争取设立台湾石化专区。石化产业集聚初显成效,全年实现石化工业产值196.3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8.1%。泉港石化园区获得“中国石油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两个“国字号”品牌。提升已建码头的配套服务,加快泰山石化、4#泊位、富源石化、方通港口、联合石化成品油等5座码头建设,全年完成投资近3亿元。1-11月份完成港口吞吐量1280.34万吨,海关关税37.47亿元,占泉州海关税收总额的91.3%。
基础设施
沿海大通道配套设施继续完善,峰大路、圭峰路、驿沙路等道路修建工程及新民街路灯工程基本完成,盐田路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加快推进,公交网络通达城乡。城市管理逐步规范,综合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南部截污管网工程全线竣工,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垃圾中转系统初步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面开征,环境卫生明显改观。第三产业日臻繁荣,全年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28.7%;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增长20%
社会事业
现有小学96所,中学22所;在校学生8万多人,教师4000多人;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区有文化娱乐场所13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8个,医院6家。文学创作、摄影、灯谜、琴棋书画、戏剧弹唱等不是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依法保证教育投入,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高考中考双双取得建区以来新突破,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超过30%,本一批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公共文化蓬勃发展,建成镇级综合文化站4个、村级文化室45个、农家书屋24个、农民体育健身点9个。山腰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南戏曲)之乡”, 山腰锦祥社区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一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 深入开展“平安泉港”创建活动,建设完善全天候电子监控点402个、区级监控指挥中心1个、镇级监控分中心7个,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基本形成,全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2.45%。
民生改善
全年投入6560万元,实施就业、饮水、安居、帮困、医保、助学等“六大民生工程”,帮助7256名群众实现就业;解决2万名群众饮水难问题;完成50户计生“二女户”、20户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收购栖霞小区32套小户型房屋作为廉租房,对符合条件的73户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11.7万元;8325名特困对象纳入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1006万元;31.48万名群众参加新农合,占全区农业人口数的96.37%,财政投入新农合补助金1574万元;373名贫困学生获得“松柏助学”、“金秋助学”、“春雨行动”等扶助;162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免费手术,重获光明。压缩行政事业公用经费210万元,募集捐款806万元,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房880套,并从地方级财政挤出1%,计521万元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