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龙岩市辖区,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区,是福建重要的林区、矿区,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东连漳平,西接上杭,北邻连城、永安,东南与南靖交界,西南与永定毗邻。全境东西宽66千米,南北长89千米,总面积2685.4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2006年)。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
区政府驻东城街道。邮编:364000 代码:350802 区号:0597
行政区划
新罗区辖9个街道、8个镇、2个乡:
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中城街道、西陂街道、曹溪街道、东肖街道、龙门街道、铁山街道
镇:红坊镇、适中镇、雁石镇、白沙镇、万安镇、大池镇、小池镇、江山镇
乡:岩山乡、苏坂乡
历史沿革
新罗区因市区南(老酒厂那)有一眼名泉新罗泉而得名。新罗区前身为县级龙岩市,为当代开漳王陈元光及其四子沿九龙江而上,率部八千,均为河洛人士所开发,奠定了新罗区的河洛文化属性。公元138年(汉永和三年)建新罗县,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置苦草镇,属新罗县(公元468年即南朝宋泰始四年罢废)。公元535年—546年(梁朝大同间)属龙溪县(现在的漳州)。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复置新罗(什罗)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名龙岩县,历属汀洲、临汀郡、从唐朝前期又开始隶属漳州、漳州路、漳州府。
1949年9月1日龙岩县解放。8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龙岩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民国龙岩县政府。11月10日,成立龙岩县人民政府,属省第八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称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1月改称龙岩行政专员公署)。1968年11月成立龙岩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撤销地区革委会,改为龙岩地区行政公署,龙岩县均属之。198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县为龙岩市。1996年撤销龙岩地区设地级龙岩市,原龙岩市为新罗区。1997年3月21日,新罗区正式挂牌成立。
自然地理
境域四周为海拔800多米的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嶂,山岭与河谷相间,西北、东南部较高,逐渐向东北、中部倾斜,平均海拔685米。雁石溪、万安溪为九龙江北部二大支流,成“丫”字形贯穿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6~20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1天。
新罗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截止2008年,辖区内有水电站、火电厂近200个,总装机容量达100万KW,另还有一批在建的水电、火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可增至180万KW以上。区内水电与火电并存,省电网与地方电网并网,新罗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电力输出区,电力供应充裕。
新罗区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已探明的矿产有60余种,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4亿吨,铁矿5亿吨,石灰石8亿吨,优质高岭土5000万吨,均为福建省首位。
经济发展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8.24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3.04亿元、130.50亿元和65.37亿元,增长2.1%、23.3%和10.6%,三产比重调整为13.6∶44.8∶4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增长60.6%。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增长51.2%;外贸出口8508万美元,增长69.3%。完成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3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59亿元,增长27.5%。
农业农村。实现农业总产值34.05亿元,增长4.7%。连续两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建成120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9家,其中,森华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冷鲜肉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森宝年屠宰3600万只肉鸡生产线开工建设。森宝牌冷冻鸡肉、龙锦牌生猪分别获中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龙岩咸酥花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全市率先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全年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1.3%。全区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集镇商贸型、工贸结合型、生态开发型、新村带动型、人文风情型、村容整治型等7种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铁山镇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中国百佳节约型乡镇”称号。
工业经济。全年新增规模企业76家,达455家,实现产值414.29亿元,增长28.0%;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8.4亿元;其中,亿元产值企业新增15家,达71家。“125”八大主导产业占区属规模工业产值的99%,拉动区属规模工业增长39.4个百分点,龙津信用担保公司获国家行政许可,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中心。全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家,其中,省级1家。新增省名牌产品12个、省著名商标5件。创建全省首个“6·18”项目成果转化创业园,荣获“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区)”称号。
城市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3亿元,增长27.0%。海西龙门物流园区顺利动工,背街小巷和市场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中心城市承载功能不断提升。成功举办首届“一月一主题”乡村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222.3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收入11.3亿元,增长15%。荣获“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区”称号。
项目带动。81个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占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2%;62个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20.8亿元,拉动区属规模工业增长16.6个百分点;84个重点储备项目有17个转化开工。滚动推进56个投资超亿元重大项目建设,8个项目建成投产。龙州、龙雁等各类工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60家,其中,投产135家,实现产值66.8亿元。启动海西光伏光电、硬质合金、生物技术等11个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全年报批工业用地近466.67公顷。各项招商成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均居全市前列,全年开发新建项目268个,总投资70.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达17个,特大型央企——华润集团进驻新罗区水泥行业。
第一产业
2008年,新罗区立足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建立闽南金三角和珠三角重要的无公害农牧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培育和发展“梅花山”等系列生态型无公害农牧产品,形成畜禽、花生、果蔬、竹木、茶叶五大产业,通过认证建立了100个无公害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80万头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花生基地4万亩,水果基地3.5万亩,茶叶基地1万多亩。
畜禽:新罗区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福建省重点畜牧业示范区。年出栏瘦肉型猪140万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森宝公司肉鸡年出栏超千万羽,江南第一蛋鸭——“龙岩山麻鸭”苗年销售700万羽,还有白羽半番鸭、驯化野猪等。全区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1%。
花生:福建省名牌农副产品——龙岩花生,以其香酥脆甜、回味无穷而驰名中外。年产咸酥、五香、红泥等各种花生3万多吨。
果蔬:种植蜜柚2万亩、芦柑5万亩,还有早熟枇杷、早熟蜜柑等,年产水果5万多吨。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年产蔬菜23万吨。
竹木:竹木资源主要种类有杉木、松木、毛竹和阔叶林等,林木蓄积量1035万立方米;工业速生用材林基地10万亩,竹林面积47万亩,年可采伐量600万支。
茶叶:龙岩“斜背茶”以“三著黄绿”著称,列入福建十大古老名茶。新秀“云顶茶”、“铁观音”以香高味浓、特具高山茶风韵,在福建名茶之林崭露头角。
第二产业
新罗区是一座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工业城市。截止2008年,辖区内主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卷烟、钢铁冶炼、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装备、钨制品加工、水泥建材、医药化工、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有制造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上市企业3家,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90%以上。
根据产业的布局和资源的配置,新罗区工业经济重点发“125”产业,即:“一个龙头(机械制造)、两个支柱(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五个潜力(煤炭、电力、轻纺、矿冶、医药化工)”产业。
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原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自2001年创建以来至2008年,已开发4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近2亿元,入园企业达85家,园区一期已初步发展成为汽车、农用车、工程机械、环保设备和硬质合金加工为主的机械类专业园区。2005年园区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专利工业试点基地企业。园区按照“一园多区”统筹产业布局,已规划并启动建设龙州高新产业区及雁石工业集中区,高新产业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数控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雁石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铸件、热处理、矿冶、化工及相关配套产业。
第三产业
新罗区是龙岩中心城市所在地,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截止2008年,已形成商贸、房地产、旅游、服务业和交通物流五大产业,区内有商品市场60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5个,年交易额近100亿元,闽西交易城为闽粤赣边最大综合批发市场,闽西粮油饲料城是福建省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年市场交易额均超10亿元。房地产成为投资热点,有9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城市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物流业初具规模。
交通通讯
新罗区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高速公路140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高速公路100公里。
新罗区到厦门港口、机场汽车车程1个半小时;有通往江西的龙长高速公路;有贯通全区通往漳州、厦门沿海方向、江西赣州内地方向、广东梅州方向和福建闽北通往浙江方向的319国道和3条省道公路。还有在建的双永高速公路(泉州永春经漳平市、新罗区到永定县,通往广东梅州接广梅高速公路)。
新罗区有通往江西赣州接大京九铁路的龙赣铁路;有通往漳平接鹰厦铁路的龙漳铁路;还有在建的龙岩到厦门的复线高速城际铁路。新罗区到厦门城际列车车程45分钟,到广州、深圳火车车程8小时,到北京火车车程23小时。
新罗区与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可直拨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全区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覆盖率均达100%。
社会事业
1998年—2008年,新罗区连续10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2008年,新罗区成立区职业教育中心,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67417人次,减免费用677万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万安镇竹贯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名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合率达91.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连续5年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1%以内。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3%。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中期验收,铁山镇成为福建省首个可持续发展实验镇。区政府教育工作达省一类区良好等级。初步完成龙岩二中与龙岩学院凤凰校区资源整合,启动莲东中小学建设。适中镇、万安镇竹贯村分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新罗区籍运动员张湘祥、何雯娜分别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为国夺金争光。被列为全省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县(市、区)。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免费婚检率达97%。平安建设稳步推进,组建“和谐卫士”队伍,成立全省首个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6.2%。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5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8010元,增长13.4%。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边远农村“名师名医”工程、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救助等惠民政策,建立全国首家乡镇外来务工人员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城乡低保补助以及“五保”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1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5%。
2008年,新罗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0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7065元,增长14%。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自然人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超大病保险、免费婚检、城镇在职职工医疗互助等惠民政策。965户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获“小额信贷”扶持,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0户360人。成立区慈善总会,认捐善款近5000万元,发放扶助资金近2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72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2%以内。
城镇建设
新罗区积极开展中心城区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绿、亮、美”工程,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截止2009年12月,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展到33.6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加快,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4%,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率先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新罗区“上衔下延”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完成里程位居全省第一。全区村镇建设连续6年走在全省前列,适中镇被评为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洋畲等12个村评为省农民住宅优秀示范村。西安、溪南、培斜、洋畲成为“中国特色村”。“洋畲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村居干部绩效考评、农村“六大员”绩效考评,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试行“机关+农村”、“社区+农村”、“企业+农村”、“学校+农村”基层组织互助结对方式,在全国首创“居村共建”模式,构筑了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格局。适中镇、竹贯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旅游观光
区内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截止2008年,有宾馆20多家,旅行社18家,旅游车队2家,初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2005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
新罗区有被誉为“华东第一洞”、“洞中桂林”的国家4A级景区龙崆洞;有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的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区内华南虎园;有波光潋滟、山水成趣的梅花湖;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山—江山“睡美人”。江山景区、东肖森林公园、云顶茶园等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景区是旅游避暑胜地。
新罗区有云遮雾绕、宛若仙境、观云海日出极佳的高山丛林寺院天宫山、莲台山建筑群和莲花山、石佛公等一批知名度颇高、影响力较大的市区和近郊寺院。
新罗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被誉为 “二十年红旗不倒”,保存有毛泽东旧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后田暴动陈列馆、邓子恢纪念馆、新四军二支队纪念馆等多处革命遗址;加之有240多座雄浑古朴、建筑时间跨越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适中方型土楼群,与永定客家土楼群一方一圆,相得益彰,组成完美的土楼世界,构成富有特色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民间音乐采茶灯舞曲,及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岩山歌戏、龙岩静板、适中盂兰盆盛会等。
景区景点
龙崆洞风景名胜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境内,距龙岩市区48公里,距漳平市区26公里。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交通便利,有三条公路可达。其中新改建的通往龙崆洞景区的龙康大道为7.4米宽、上等级的水泥路面。新落成的龙吟山庄,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可接纳会议、游人膳宿。这里,冬暖夏凉,四季皆适宜旅游,是中外游客向往的休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东肖森林公园:在福建省龙岩市国家级东肖森林公园渡假村内,有一个充满原始气息和盎然野趣的“华东神秘桫椤谷”,桫椤谷内有一条神秘的游步道,游步道上有千年景观。近年来,已有60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数百万名游客到此旅游观光度假。很多游客还留下了这样的感慨:如果不去东肖森林公园渡假村环游神秘桫椤谷的十大景观真是终身遗憾。 ----- 龙岩东肖森林渡假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郊区,距龙岩城区12公里。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龙岩市城西虎岭山。1955年7月开始兴建,1956年10月落成,高26米。用青白两色花岗石砌成。碑身南北二面刻“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字,碑顶有浮雕的月亮云彩图案,碑座四面镌刻邓子恢、张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的亲笔题词。1980年扩建为“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后又增建“光荣亭”、“霞飞门”等建筑物。1989年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距纪念碑不远建有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
云顶茶园: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境内,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龙岩最高峰黄连盂南侧,江山、小池、上杭步云两县三乡交界处,是九龙江北溪最高最长的源头之一,属国家森林公园。交通方便,距龙岩市区25公里,距漳龙高速路口18公里。云顶茶园的前身是小池国营茶场,创建于1956年。1999年,澳大利亚WELL-JOY集团公司独具慧眼,投巨资开发,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大规模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建成省内首家集高山茶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型高优农业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