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简称罗,位于福州市东北部,东濒东海,西与闽侯县交界,南与连江县相邻,北与宁德市接壤。是福建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罗源县东部罗源湾港区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为福州口岸台轮停泊点、对台贸易点和国家临时开放一类口岸。总面积1187平方千米,辖6个镇、4个乡和1个畲族乡,设6个社区居委会、188个村居委会。人口25.4万。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县政府驻凤山镇。邮编:350600 代码:350123 区号:0591
行政区划
罗源县辖6个镇、5个乡:
镇:凤山镇、松山镇、起步镇、中房镇、飞竹镇、鉴江镇
乡:白塔乡、洪洋乡、西兰乡、碧里乡、霍口畲族乡
历史沿革
唐大中元年(847年)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号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镇为县,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县,翌年定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罗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属福安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属福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清沿明制。1912年隶东路道(1914年改名闽海道)。1925年直隶于福建省。1933年11月“闽变”,隶闽海省。1934年隶第一行政督察区。1947年4月直辖福建省政府。1949年8月16日解放,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福安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复属闽侯专区,1970年又属福安专区(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
自然环境
罗源县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自西而东,高低起伏。全县最高峰牛母山海拔1251米。四季分明,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水量1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691.1小时。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东部罗源湾口小腹大水深,海域面积达240平方公里,避风遏浪,不冻不淤,港口作业时间年平均360天,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县辖罗源湾北岸港区岸线长25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约14公里的岸线水深在10米以上;截止2009年,有1000—5000吨级码头4个、3万吨级和5万吨级码头各1个,年吞吐能力达800万吨以上,在建的还有5万吨级、15万吨级码头各1个;拥有松山、白水两大围垦造地近5万亩以及周边可开发利用腹地,土地储量近10万亩,形成海峡西岸“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的可供成片开发的港区工业建设用地。罗源湾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马祖岛38海里、基隆港146海里、上海405海里、香港435海里,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距离中心,北联宁德、浙江,南接福州、厦门,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海陆空交通便捷,开辟了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等航线,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58公里,福州市区65公里,距宁德市仅25公里、温州200多公里。温福铁路于2009年建成,并在罗源湾开发区内设站,罗源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从该站点连接贯穿港区三个作业区至将军帽。
资源优势
2008年,全县耕地221501.0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7%,略高于全省11.66%的水平;人均耕地0.88亩,也略高于全省和福州市的平均水平。耕地中灌溉水田174825.0亩,占该地类面积的78.93%:旱地45722.O亩,占20.46%;菜地918.7亩,占O.41%;望天田34亩,占O.02%。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在中房、霍口、飞竹、洪洋、起步等乡镇:旱地主要分布在碧里、松山、鉴江、白塔等东部几个乡(镇);菜地则以风山,中房两镇较多。
截止200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623354亩,其中林业用地1165242亩,占71.8%,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869784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4.6%,疏林地面积23918亩,灌木林地面积21147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933亩,非林业用地面积458112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91.29万m3,毛竹立竹数1523万根,杂竹489万根,其中林分蓄积87.73万m3,疏林地0.76万m3,散生木和四旁树2.79万m3。
2003年全年粮播面积调减为19.7万亩,比降9.8%,粮食总产7.67万吨,比降10.7%,其中水稻14.43万亩,落实早稻面积2.88万亩,平均亩产量389公斤,中稻面积8.66万亩,平均亩产量449公斤,晚稻面积2.9万亩,平均亩产量348公斤,总产6.01万吨,比降10.2%;甘薯3.671万亩,总产1.47万吨,比降11.4%;马铃薯5000亩,总产601吨,杂豆类1.11万亩,总产0.125万吨。全县水果面积4.53万亩,总产1.1万吨,产值2663万元,比增27.9%;茶园面积3.78万亩,总产3600吨,产值3600万元,比增6.5%;蔬菜面积6万亩;全县种植秀珍菇、姬松茸、鸡腿菇等优质特色食用菌7600万袋,产值1.33亿元,比增10.8%,其中,秀珍菇5500万袋,姬松茸800万袋,鸡腿菇300万袋,蘑菇400万袋;全县生猪年末存栏4.13万头,年内出栏5.23万头;牛存栏0.382万头;羊存栏1.25万头,出栏0.565万头;家禽存栏65万羽,出栏103万羽;兔存栏21.5万只,出栏21万只。肉类总产量8428吨,蛋类总产量2602吨,奶类总产量805吨。
罗源海域、滩涂广阔,沿海居民从事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以海水捕捞为主。明代前限于滩涂捕捞,明代始有海洋捕捞作业,明末发展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褶牡蛎、缢蛏、泥蚶等。民国时期海水养殖年产100吨左右;淡水养殖甚少,年产5吨左右。1949年水产品总量547.6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持渔业,生产逐步得以发展。1979年后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鼓励私营养殖。1984年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1990年后将水产养殖列为工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采取措施,促进发展。养殖品种和产量逐步增加,海水养殖品种有褶牡蛎、缢蛏、泥蚶、蛤仔、贻贝、太平洋牡蛎、海带、紫菜、对虾、青蟹等及鲷类鱼(网箱放养),淡水养殖有青、草、鲢、鲤、尼罗非鱼,革胡子鲶、河蚌、河蟹、鳗鱼等。1994年养殖面积达2.89万亩,水产品总量达2.36万吨,产值1.5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罗源湾夜景
经济建设
2008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工业总产值94.91亿元,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58亿元,增长34.4%;农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完成3.31亿元,增长33.4%,其中地方级收入1.93亿元,增长2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3.5亿元,增长5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62亿元,增长16.6%;实际利用外资211万美元,增长16.14%;外贸自营出口总值2473万美元,增长10.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1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5214元,增长12.0%。
2008年,规模企业个数由上年122家增至134家,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60.1%上升到67.2%。开发区工业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8%。亿鑫钢铁、时代包装、源鑫水泥等3家企业完成产值22.4亿元,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亮点;石材业进一步整合提升,产销两旺,实现年产值26.5亿元;德盛镍业、三金高速线材、宇星彩板、时代包装二期、华东船厂、恒逸化工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6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建设投资18.19亿元。招商引资共签约外资项目25项、总投资2.8亿美元,内资项目15项、总投资38.21亿元,其中已动工项目占40%。
2008年,重点发展水产、畜牧、食用菌、林竹果茶蔬等农业特色产业。水产业形成了万亩鱼虾塘生态立体养殖、4万个海水鱼类和鲍鱼网箱养殖、万亩浅海吊蛎养殖等5个水产养殖商品基地,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4.16万吨。畜牧业发展壮大了正宏牧业、贤德水禽、党林特禽等50多家规模养殖场,引进正大集团合作建立工厂化养鸡示范10万头。食用菌形成了15万袋以上规模场厂179家,全县年生产规模达1.4亿袋,鲜菇总产4.6万吨。林竹果茶蔬形成0.67万公顷杉木丰产林、0.8万公顷工业原料林、0.93万公顷毛竹林、0.33万公顷水果、0.27万公顷茶叶、0.47万公顷蔬菜生产规模。益升食品、海林食品、味中友肉松、绿丰竹笋等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带动农户2.5万户。农户小额贷款3.09亿元,增长69.8%。
罗源海域、滩涂广阔,沿海居民从事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以海水捕捞为主。明代前限于滩涂捕捞,明代始有海洋捕捞作业,明末发展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褶牡蛎、缢蛏、泥蚶等。民国时期海水养殖年产100吨左右;淡水养殖甚少,年产5吨左右。1949年水产品总量547.6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持渔业,生产逐步得以发展。1979年后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鼓励私营养殖。1984年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1990年后将水产养殖列为工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采取措施,促进发展。养殖品种和产量逐步增加,海水养殖品种有褶牡蛎、缢蛏、泥蚶、蛤仔、贻贝、太平洋牡蛎、海带、紫菜、对虾、青蟹等及鲷类鱼(网箱放养),淡水养殖有青、草、鲢、鲤、尼罗非鱼,革胡子鲶、河蚌、河蟹、鳗鱼等。1994年养殖面积达2.89万亩,水产品总量达2.36万吨,产值1.5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产业发展
2008年,碧里作业区4#、5#两个5万吨级码头建设进展顺利,4#泊位卸船机已安装过半,基本具备靠泊条件;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散货码头动工建设。港区配套日益完善,在建成3万吨级乘潮航道的基础上,启动疏竣5万吨级全天候航道;临时一类口岸开放获得延续;口岸通关中心大楼完成主体工程。路网:开发区江滨北路完成拓宽,温福铁路罗源段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火车站填方;港区铁路支线已获批。供电:动工建设碧里220千伏、德盛110千伏变电站,扩建亿鑫110千伏变电站。供水:已启动建设南榜等水库,日可新增供水5万吨,基本满足开发区、港区项目用水需求。
罗源湾开发区位于罗源县城东,以罗源湾顶部23平方公里的松山围垦为中心,包括周边山头、土地及旅游水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1993年4月16日完成截流体一次性合龙成功,垦区面积3.46万亩。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4国道城关段32.5米宽水泥路全线贯通,南北堤7.6公里的柏油路路面铺设顺利完成,洋尾水厂扩容改造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泥田3.5万伏变电站竣工,1000对电缆经过南北两岸、通讯用量达400门,千吨淡水码头交付使用,开通直航日本航线,并批准建立迹头台轮停泊点等,为前期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开发区招商引资营建开发小区,狠抓一号工业区、南工业小区和万亩养殖区等八大启动项目建设。至1994年底共填方造地500亩,新建楼房20座,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累计签订正式投资合同26项(其中“三资”项目20项),合同总投资1.11亿美元;共批准内外资企业20家(其中“三资”企业15家),总投资1270.31万美元,合同履约率76.2%、到资率38.5%、开工率46.6%。1994年开发区工农业总产值达3.03亿元,其中“三资”企业产值1.3亿元,出口总值1097.01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428万元。
城乡建设
2008年,凤凰城二期、闽星佳园二期、万豪城市广场二期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全年完成房地产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和管护:建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104国道城区段路面改造和交通护栏建设以及104国道城区段及城区主干道路灯改造;完成南门人行天桥维修和城区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及排水沟渠整修。城市环境卫生:城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98%以上。农村:22个“双百工程”试点村共组织实施村部建设、环境绿化、垃圾处理等项目88个;完成农村通达公路105千米;完成10个集镇、40个行政村路灯改造,196户912人造福搬迁,24个村居300口沼气池和30个行政村冲水式公厕建设;2个乡镇48个行政村通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验收;完成21个行政村人饮工程。
社会事业
唐代,罗源设有私塾,历宋至清,先后有社学、书院、儒学之设,其间以宋代办学为盛。自唐至清全县共有进士225人、举人579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始创罗川学堂,民国31年始办初级中学。至民国38年夏,全县有小学21所、学生2231名;初中1所、学生181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各类教育同步发展。1956年罗源中学增设高中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被列为省重点中学之一,校长黄兆希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1984年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一类标准,实现基本无文盲县。1994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8506人;小学332所、学生28434人;幼儿园127所(班)、在园幼儿5336人;职业中学2所、学生600人;教职工总数2582人。
罗源自古流传中草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设养济院收治麻风病者。光绪十三年(1887年)传入西医,至民国38年全县仅有3家医院(含麻风医院)、23家诊所、22张病床、117名医务人员。人民群众缺医少药,每遇瘟疫死亡数以百千计,导致高死亡率的产生,1949年前130年间全县人口减少2万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西医并重,在城乡建立医院,并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50年代消灭鼠疫、天花、霍乱。60~80年代基本消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白质炎、丝虫、疟疾、麻风等病症。90年代初白喉、麻疹、乙型脑炎等发病率都较50年代初下降90%以上;新法接生、妇科病查治、计划生育指导、幼儿系统管理等均取得很大成绩;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县”标准。1994年有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共25个,还有村医疗室、私人诊所。全县病床430张、卫生技术人员563人。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9.93‰,人口出生率19.4‰。
民国时期,罗源县有通连江县琯头和宁德县飞鸾的县际邮路2条,县城通起步乡的乡村邮路1条以及城区邮路,电信设备十分简陋,只有15部手摇电话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事业不断发展。1965年邮路达525单程公里,长途电话9路,交换机容量240门,城乡话机276部。1973年起加速长途和城乡载波电话的发展,1977年用BD055型电传设备收发报。80年代实现长途和市区电话自动化。1990年有电报电路3条,长途电话35路,可直通全国各地及189个国家和地区,全县邮路1041单程公里,乡、镇、村通邮率达100%。1992年沪穗光缆工程线路罗源段22公里管道铺设竣工,提供960路长途光纤数字电路。1994年,实现电话程控化,全县有市话用户4088户,农话294户,无线寻呼1928户,移动电话94户。
文化体育
唐末五代期间,大批中州人士相继移居罗源,“立学校、务桑农”,文化开始发展。宋代,境内人文兴盛,登进士第者203人,陈善的《扪虱新话》为传世佳作。明清时期文人创作,如陈钧、郑国佐的诗,游彤麟、陈士钦的画,林长存、林长奎的书法皆卓然可观。民间文艺经历代发展亦颇具规模,故事、歌谣、谚语内容丰富,诗词、音乐、舞蹈、塑雕、剪纸等形式多样。民国时期县内开始设立文化机构,出版报刊,上演戏剧,放映电影。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所开展的文化救亡活动,更为时人所称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源文化事业逐步普及与提高。从50年代起先后建立县文化馆(站)、广播站、电影队、闽剧团等,并将文化活动推向广大农村。“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事业遭受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文艺创作活动空前繁荣。诗社、文学社、画社、谜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社团相继成立,新建30所影剧院,建立县和5个乡镇电视差转台,县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凤山、起步、鉴江、松山等乡镇有线电视,开办录像厅、歌舞厅、舞厅,建设莲花山公园、明珠山庄娱乐中心等,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群众体育活动,清末以前以民间传统武术为主,畲族“八井拳”曾流传闽东和浙南一带。舞龙灯、龙舟竞渡、登山、游泳等,世代相传。民国初,现代体育的体操、球类、田径等始在学校中兴起,但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事业逐步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日趋活跃。90年代建成占地65亩的县体育中心,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达6万余人。体育人才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为国际级运动健将、亚洲及全国十佳运动员刘华金,在全国及国际比赛中屡破国家和亚洲记录,屡获女子100米栏冠军。
文物名胜
罗源凤山、中房等地出土新石器时代石□、石□等20余件,发现商周文化遗址19处。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片19件、石器1件。有“莲峰月色、圣水听泉、三川春涨、五里潮平、匹岩飞雪、茅顶留云、紫霄盖树、金粟盘榕”等罗川八景和栖云洞、白马寺、禾山景区等名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陈太尉宫、南宋十八罗汉石雕像。
2008年,福建省罗源县申报的“畲族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1017。
2008年,福建省罗源县申报的“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项目类别,入选名称“畲族医药”,序号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