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海淀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市主城区西部和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总面积431平方千米。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7个地区。海淀区常住人口312.4万人。
元代初年,海淀镇附近是一片浅湖水淀,故称“海店”,即今日的海淀。1952年9月,海淀区正式命名,1963年1月形成现辖区域。海淀区高校云集,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风景名胜都位于海淀区。
【行政区划】
海淀区辖22个街道、7个地区:
街道:万寿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龙桥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香山街道、清河街道、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曙光街道
地区:万柳地区、东升地区、温泉地区、四季青地区、西北旺地区、苏家坨地区、上庄地区
【历史沿革】
西周,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架于燕。后燕国兼并蓟国,迁都于蓟,故今北京地区先分属于蓟、燕,后统为燕国辖地。
战国,燕国沿边境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郡下设县。今北京西部、西北部属上谷郡,可能包括今海淀区境西北部分地区。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帝国建立,废止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原燕国北部设上谷、渔阳等五郡,又在蓟城地区设广阳郡,辖域可能涉及海淀地区的有广阳郡(或上谷都)蓟县、上谷郡军都县。
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2年),西汉建立,在蓟城地区先后置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至西汉末年,海淀地区可能分属于广阳国蓟县、上谷郡军都县。
东汉,初,复置广阳国,后并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至东汉末年,分属广阳郡所辖蓟、军都和昌平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隋文帝杨坚下诏“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度。燕郡、昌平郡等均废,属县直接由幽州统辖。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废幽州,置涿郡。今海淀属涿郡。
唐,海淀在天宝元年(742年)前后可能分属幽州(范阳郡)的蓟、广平、广宁、昌平县和带州孤竹县(寄置)。
两宋,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末,契丹进占幽、蓟、云等燕云十六州。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城为南京,设南京道。
元,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五月,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为中都,燕京路改称中都路。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建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今北京地区绝大部分(包括海淀地区)属大都路,海淀南半部大体属宛平县,北半部大体属昌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随即将大都路(兼领大兴府事)改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辖包括海淀在内的今北京大部地区。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称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原由北京“行部”管辖的京师地区顺天府等八府、二直隶州直辖于中央政府,称为“北直隶”。至明末,海淀仍分属宛平、昌平两县(州)。
清,清袭明制,在北京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并将五城管辖范围扩大到近郊。海淀南半部和温泉、冷泉、北安河一带隶属于宛平县;北半部大部隶属于昌平州;延庆州有属地在境内。
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1月9日,昌平州更名为昌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原京兆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海淀分属北平市和河北省的宛平县、昌平县、延庆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市政府新成立6个区,这些地区原来分别属大兴、宛平两县管辖。至1949年6月底,今海淀辖域分属北平市十六区、十七区、十八区、十九区、二十七区和察哈尔省宛平县、昌顺(昌平)县管辖。
建国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改名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十六区即成为首都北京的市辖区。11月1日,废止“昌顺县”名称。1950年8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变更郊区各区番号。第十六区改名为第十三区,第十七区改名为第十四区,第十九区改名为第十五区。1952年7月23日,河北省宛平县全县及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1952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府通知:(一)取消按数字番号命名市辖区的办法,将郊区划为东郊区(原第十区)、海淀区(原第十三区)、石景山区(原第十五区)等区。(二)撤销第十四区,该区原辖域以德胜门至清河镇的马路为界,其东划归东郊区(原第十区),其西(包括清河镇)划归海淀区(原第十三区)。德胜门关厢划归西四区(原第四区)。(三)划入北京市的宛平县辖区,除绝大部分并入新设的“京西矿区”外,北安河等村划归海淀区。自此,海淀区的名称确定,并沿用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与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昌平区接壤,总面积为431平方千米,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辖区呈不规则平行四边形,东、西两边长于南、北两边。东极点河北村与西极点阳台山相距约29千米,北极点双塔村与南极点吴家场相距约30千米。
气候特征
海淀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旱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风小光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春、秋季节短,冬、夏季节长。
海淀区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常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1℃—19℃之间。气温有明显日变化,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15时至16时,最低气温出现于日出前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因季节而稍有差异,夏季为5时左右,春秋季为6时左右,冬季为7时左右。年平均日较差为11.2℃。
海淀区降水量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季变化很大,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6.8天,降雪日数为9天—10天,积雪日数为11天左右。平均初雪日期为11月28日,平均终雪日期为3月10日。
海淀区夏季多吹偏南风,春秋冬季盛行偏北风。有明显日变化,白天北风转南风,晚间南风转北风。每年3月—5月是大风集中季节。最大风速是33米/秒。大风多出现于12月和第二年1月、3月、4月。夏季也出现短时雷雨大风。
海淀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4.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日照时数5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
水系水文
海淀区水域面积在北京近郊区居第一位,历史上湖、泉众多,河流交错,是金中都、元大都重要地表水源地。至明清,玉泉水系成为北京城唯一的地表水源地,南长河则是向京城输水的重要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挖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把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之水引入玉渊潭、昆明湖。
【交通运输】
海淀区共有各级市政道路3148条,道路总长1510.3千米,其中快速路97.4千米,占6%;主干路157.2千米,占10%;次干路575.1千米,占38%;支路680.5千米,占46%。北京三、四、五、六环路和地铁1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15号线、16号线和昌平线贯穿海淀区境内。
2022年6月22日,海淀区交通委、住建委(重大办)发布2022年交通重点工作计划。为了缓解停车难,海淀区上半年新增15处桥下停车场,累计新增停车位4065个。今年将实施100万平方米区属道路大中修、疏堵工程,上庄路、巨山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年内完工。将在30所学校、12家医院、5处景区、5处商圈周边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将重点推进5条线路的轨道线网建设。5条线路为:16号线南段、昌平线南延、12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A线和B线。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站-学院桥)和16号线(玉渊潭东门-榆树庄)这两条线路,共计11公里,计划于今年年底实现开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海淀区共有普通中学87所,在校生12.3万人,毕业生3.5万人。小学90所,在校生19.4万人,毕业生2.6万人。幼儿园225所,在园幼儿8.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生7503人,毕业生163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01人,毕业生116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共有教职工4.5万人,其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6321人。35岁以下教师占比44.1%;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18.2%。
卫生事业
海淀区共有卫生机构1395个,其中,医院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万人,注册护士1.8万人。医疗机构总诊疗3051.6万人次。婴儿死亡率1.0‰。
【历史古迹】
颐和园
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皇家山水园林是古代园林,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乾隆十五年(1750年),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建成;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1998年11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称圆明三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之一,面积5200余亩,150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圆明园规模宏伟,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
香山公园
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香山红叶驰名中外,1986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曾为京西寺庙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兴土木建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园”中,香山公园即占一山(香山)一园(静宜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两次被西方列强焚毁,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
玉泉山
山名源于东麓之名泉——玉泉。玉泉之盛名始于金代,金章宗明昌年间始定的“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垂虹”指的就是玉泉。清乾隆年间,认为玉泉像济南的趵突泉,因此,重新定名为“玉泉趵突”。泉旁立有两座石碑,左刻乾隆御书“天下第一泉”,右刻御制汪由敦所书《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全文。
碧云寺
位于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相传碧云寺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御马监太监于经扩建碧云寺。明熹宗天启三年,魏忠贤再度扩建碧云寺。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停灵在碧云寺普明妙觉殿,现改称“孙中山纪念堂”。
十方普觉寺
俗称卧佛寺,位于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始建于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修后赐名“十方普觉寺”。全寺规模宏大,总体布局和建筑配置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宋寺院的特点。卧佛殿内的铜质卧佛为元代遗存,长5.3米,高1.6米,重4吨,头朝西面,面向南,铸造精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质卧佛,具有较高价值,也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大觉寺
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海淀区阳台山,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大钟寺
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寺内明代大钟名为华严钟,通高6.75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有“钟王”之称。钟内外铸满佛教经咒17种,总计22万7千余字。相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内容为明成祖朱棣御制为主的8种佛经。字形恭楷端正,古朴遒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难得的国宝。大钟铸造精致,造型奇特,钟声节奏明快幽雅,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
真觉寺
又名五塔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永乐初年,印度高僧班迪向明成祖献金佛像五尊和金刚宝座规式,成祖封其为国师,并建此寺。真觉寺有塔五座,为金刚宝座规格。塔建于高台(即金刚宝座)之上,五塔表示五方佛主,故真觉寺俗称五塔寺。1961年,真觉寺的金刚宝座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三次整修,恢复了历史原貌。
【风景名胜】
玉渊潭公园
市属十一大公园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海淀区西三环中路以东,西城区三里河路以西;东起钓鱼台国宾馆西墙。公园规划总面积136.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1公顷,建成绿地面积74.4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园内现有各种植物约19.95万株,其中有樱花十余个品种近2000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水阔林丰,风光秀丽。
紫竹院公园
位于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隶属北京林业大学,林地面积832.04公顷,年均气温12.2℃。鹫峰主峰海拔465米,公园最高峰1153米,是海淀区第二高峰。相传曾是辽代七十二营寨之一,后曾建消债寺和观音底等。山南有小路垒壁凿石而上,回转于山崖石罅之间。山上有朝阳洞,深不可测,已被封堵。民国六年(1917年),徐容光在此始建别墅,后为林行规购得,易山名为鹫峰,又扩建“鹫峰精舍”。
海淀公园
就建于昔日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的畅春园遗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在焚毁圆明园以后,又对周围的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掠和破坏,畅春园首当其冲,园中建筑悉被焚烧。公园占地面积40公顷,其中园林绿化30公顷,水面1.9公顷。园内选种了体现园址历史特色的景观植物,共40余万株。有音乐彩光喷泉广场、可踩踏常绿型草坪、贯珠泉、下沉庭园、稻田景区等10余处特色景观。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基础,总面积5970公顷,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夏绿阔叶林,现有植物共计73科250余种,兽类有10余种,鸟类有50余种,数种两栖类及爬行动物。
北京植物园
位于西山卧佛寺附近,于1958年批准建立,是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北京首批精品公园之一,首批国家重点公园之一。
北京植物园面积达到400公顷,是以收集、展示、保存植物资源为主、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植物园。植物园中分为多个区域,共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万余种(含品种),150余万株。
中央广播电视塔
国家级的4A景点,坐落于海淀区西三环中路西侧,航天桥附近,东临秀美的玉渊潭和著名的钓鱼台,南望公主坟,北瞰阜成路。中央广播电视塔始建于1987年1月,1994年9月建成,10月1日正式开放。占地15.4公顷,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总重5万吨。可发射8套电视和10套广播,是世界高塔协会成员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高塔委员会成员塔。
【红色景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位于天安门西的长安街延长线上。
军博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共10个。共收藏34万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装备290余件,艺术品1600余件,对外军事交往中受赠礼品2754件。
李大钊烈士陵园
坐落于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为仿古式庭院建筑。1983年10月2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陵园为方形院落,李大钊汉白玉雕像高2米,立于李大钊及夫人赵纫兰墓前。墓后为宽4米,高2米的纪念碑。碑阳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碑阴是中央为李大钊烈士撰写的碑文。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冯玉祥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而建。园门北向有纪念碑,碑身正面刻“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山腰有八棱形石幢,正面刻“辛亥滦州革命先烈衣冠冢”。山顶为纪念塔,阳面刻冯玉祥题“精神不死”,阴面刻“浩气长存”。
佟麟阁纪念馆
佟麟阁将军是著名抗日将领,为国捐躯以后墓地安葬于海淀香山。2000年,程思远先生题写了馆名。佟麟阁将军纪念馆于2005年落成,被海淀区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主体为两层中式仿古建筑,一层是佟麟阁将军生平简介,二层是日军侵华大事件展览。
【荣誉称号】
海淀区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区。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关村科技园)。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2018年9月,获“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奖”。
2018年12月,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2020年3月4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0年7月31日,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2月,入选拟授牌命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公示。
2022年1月,入选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2年7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年9月,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授予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3年5月,获批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