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 >> 房山区 >> 乡镇介绍 >> 阎村镇
阎村镇

 

  阎村镇,北京市房山区下辖镇。地处房山区东部,东与西潞街道、良乡镇连接,南与窦店镇相邻,西与城关镇接壤,北与青龙湖镇相邻。镇域面积48.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有38074人。阎村镇下辖5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阎村镇紫园路9号。

  交通发达便捷。京港澳、京昆高速、六环路等4条国家级公路,长周路、京周路、大件路等7条市区级公路穿境而过,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轨道交通燕房线在域内有5个站点,停靠的公交线路达40多条,是连接房山区南、北沟的重要交通联络线,属于交通枢纽型乡镇。

 

  产业特色明显。聚焦科技金融宜居小镇建设,重点依托金融安全产业基础,打造了金融科技、汽车贸易两大产业组团。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园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设施逐步升级,现已累计引进企业999家,年均税收5亿元以上。以澎湃汽车城为代表的汽贸产业,集群效益凸显,现年均销售额超20亿元。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共155家。

  生态优质宜居。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全镇累计绿化面积达7000余亩,逐步实现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生态宜居风貌,城乡面貌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建置沿革

  民国五年(1916年),阎村镇属良乡县第八北区。
  1950年,阎村镇属良乡县二区。
  1956年,阎村镇属良乡县小董村乡、大十三里乡。
  1958年,阎村镇属良乡县大紫草坞乡。
  1960年,阎村镇属周口店区良乡人民公社大紫草坞管理区。
  1961年,阎村镇属房山县紫草坞人民公社。
  1963年,设大紫草坞乡。
  1968年,新镇并入大紫草坞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紫草坞乡。
  1994年,紫草坞乡改闫村镇。
  2008年, 更名阎村镇。

  行政区划

  社区:梨园东里社区、消防器材厂社区、桥梁厂社区、绿城社区、万紫嘉园社区

  行政村:大紫草坞村、小紫草坞村、前沿村、后沿村、张庄村、公主坟村、北坊村、南坊村、吴庄村、焦庄村、大董村、小董村、西坟村、开古庄村、南梨园村、二合庄村、大十三里村、小十三里村、后十三里村、肖庄村、元武屯村、炒米店村

 

  气候

  阎村镇春季多旱多风,年降水量为600毫米 ,最高气温曾达43.5℃(1961年6月10日),最低气温-26℃(1966年2月22日)。

  水文

  阎村镇镇域内河道属大清河水系,最大的河流为大石河,从北坊村至大董村流经境内北坊村、焦庄村、大董村、西坟村等村,长3千米,流域面积14平方千米。

  工业

  阎村镇主要以机械加工、服装针织、包装印刷、新医药为主导。市级工业园区1个。

  教育事业

  阎村镇驻有: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

  阎村镇共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1666人,专任教师127人;小学6所,在校生1775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含良乡五中),在校生1832人,专任教师2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九年一贯制流动人口学校1所,在校生833人,专任教师22人;镇级成人学校1所,村级成人学校23所,社区市民学校3所,年各类培训1.5万余人次。

 

阎村休闲公园

  文体事业

  阎村镇共有文化艺术团体13个,创作了《辉煌妈妈》《请到阎村来》《小镇寄情》《阎村,我美丽的家乡》等6首MTV歌曲;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职人员50人,年演出50场次,观众达6000人次;电影放映单位22个,年放映1000场次,观众达8万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3个,藏书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紫园艺术团、山茶花艺术团2个。

  医疗卫生

  阎村镇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 其中一级甲等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1所,村级卫生室10所;病床6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固定资产总值997.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9人,其中执业医师31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2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7万人次,住院手术121台次,出院病人292人次。

 

  交通运输

  阎村镇镇域内有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京九铁路过境。 六环路、京周路、长周路、大件路、大窦路等8条市区级公路过境。镇级公路总长6.9千米。有公交901路、917路等公交线路通往市区。

  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燕房线开通,在阎村镇域内共设有阎村东站,紫草坞站和阎村站三站。

  地名由来

  阎村镇明初为永丰里屯,永乐年间有涿州八户阎姓人家来此定居,遂称阎村。

  历史文化

  阎村镇镇域内古迹较多,有唐代墓葬群,如1982年大董村发现的唐贞元年间银青光禄大夫、赢州别驾刺史、上柱国、申国公蔡雄墓及墓碑;有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皇帝第五个女儿永安公主葬于该镇公主坟村北;有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琦善墓葬于张庄村;有清代黄氏佛保墓地;有唐代以前兴建的娘娘庙遗址及唐槐和400年以上的国槐等。在大董村、南梨园、焦庄等地还出土了新石器时期至春秋战国期间的石器、蛋壳陶及鱼骨盆早期人类文化遗物,曾挖掘出宋金时期将军头盔、铜盆、金代石幢等文物。义和团曾在这一带与八国联军作战,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29军曾在这一带屯军驻扎,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后来该处成为八路军的抗日游击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此地又成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院所在地。

  文物古迹

 

永安公主墓

  永安公主墓坐落在北京西南房山区阎村镇公主坟村,墓依山而建,山名曰“佛仙山”。原有高大的坟冢,为砖石结构,坐北朝南,前有享殿和牌楼,周围种植大片松柏树,墓曾多次被人盗掘毁坏,破坏严重,墓内结构及陪葬物品不明,只出土了墓志、石虎一只以及部分明代方砖。《永安公主墓志》为汉白玉质,由两块组成,接近长方形。墓志盖正面双勾楷书竖刻大字两行“永安公主之墓”六个大字;第二块镌刻墓主生平,碑文小字楷书竖行款式,共11行,满行28字,其中有7字漫漶不清,共224字。两块石碑大小相同,均长0.93米,宽0.62米。厚0.13米。

  2013年春,公主坟村委会将本村保护多年的明代永安公主墓志铭石碑,正式移交静安墓园管理处进行保管。静安墓园管理处报请民政局批准,于2014年6月,重新修建了公主亭。

 

元武屯娘娘庙

  元武屯三圣庵创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坐北朝南,面积约200平方米。现存前后两殿:前殿面阔3间10.5米,进深三间9.9米,为侧坐观音殿;后殿为娘娘庙,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一间6.3米。 庵内存铁钟一口。建筑破坏严重。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