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精品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山风景区南麓,为太行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庐师山所环抱。公园方圆332公顷,最高峰海拔464米。因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八座佛教古刹而闻名;又以浑然天成的“十二景”而著称。古人曾形容:“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如屋外花园”;古人还评说“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八大处公园植被覆盖率97.4%。冬季山暖风和,夏季凉爽宜人。八座古刹分别创建于唐宋元明各朝,经历代重修,迄今古建筑群仍保存完好。八座古刹和著名的“十二景”构成了八大处独具魅力的核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
八大处公园是其诞生伊始的名字,全称是“北京市八大处公园管理处”。这个名称确定于1983年,仅在比较严肃的场合或比较正规的文件中使用。八大处公园诞生于1956年,当时隶属于北京市园林局西山风景区管理处。因为所在地四平台有八座保存相当完好的古刹,当地人和北京城里人就多把此地称作“八大处”,公园也因此得名。
【三山】
西出京城,举目眺望,就会看见小西山南端有三座突兀的山峰。南为虎头山,北为青龙山,中间的是翠微山,三山形如三角,呈鼎足之势。三山又像一把圈椅,翠微山(464米)为靠背,青龙山(438米)、虎头山(387米)为左右扶手。
翠微山
翠微山历史上又称为平坡山,山上苍松翠柏,四季常青,该山居中,海拔最高,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五座古刹分布其间,是八大处公园的主体山。
虎头山
虎头山峰状若虎头,而整座山恰似一只卧虎,山名恰如其分;该山史籍中曾名觉山、翠微山,东麓建有长安寺和灵光寺。
青龙山
青龙山自西北向东南,宛若一条青龙盘旋,其东山坡卢师山因卢师和尚的传说闻名遐迩,证果寺以及清凉寺、弘德寺、洪福寺、福惠寺、狮子窝塔院众多遗址都在青龙山上,文化底蕴深厚。
【八刹】
一处长安寺
长安寺,是八大处的第一处寺院,又名善应寺和善应长安禅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后经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两度重修,堂阁寮舍日臻完善、佛像器属一应俱备,遂成为明清时期西山诸寺中的一座名刹。
五百年后的长安古刹仍保持着昔日的建筑格局。寺朝东向、两进四合。有正殿三楹。由东向西依次为伽蓝殿,三世佛殿和观音殿。配殿三十间,分列于正殿两厢。两院由三世佛殿左右两月亮门贯通。布局严谨和谐;建筑精良宏丽,既有明代建筑特色的遗风,又为清代建筑官式做法之典范。
二处灵光寺
灵光寺是八大处的第二处寺院,是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最初称“龙泉寺”,金世宗年间(1162年)改称“觉山寺”,明宣德年间(1428年)恢复龙泉寺旧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扩建后改为“灵光寺”。
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铜胎贴金造像,重3300千克。为泰国僧王赠送的礼物。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扩建,原为寺内放生池。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
三处三山庵
三山庵是八大处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四合院落。山门殿为三开间,左右各开角门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两间;两配殿门户相对分列于正殿两厢。山门殿悬额“三山庵”;垂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正殿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此院额联皆为今人手笔。
四处大悲寺
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该寺独处丛林深处,层层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山门南向。
大悲寺的首层建筑是山门殿,硬山正脊灰筒瓦顶。檐下饰有丹青彩画,殿脊正中装饰“百鸟朝凤”砖雕图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汉白玉寺额,上面镌着“敕建大悲寺”五个大字,字体健劲,是康熙皇帝御笔。寺额下是汉白玉券门,自下而上对称浮雕白象、雄狮、腾龙、翔羊;门楣正中雕饰着三尊神像,正中一尊人面鸟喙,是佛经中大鹏金翅鸟的应化形象。券门两旁是石雕花窗,饰有蘷龙和忍冬草花纹,优美而庄重。两侧正脊门楼造型也很精致。
五处龙泉庵
龙泉庵是八大处的第五处寺院。明末清初时此处并存着两座寺院。一为慧云禅林;一为龙王堂。前者建于明洪熙年间;后者建于清顺治年间,清道光年间两寺合二为一。龙泉庵坐西朝东,寺门为硬山正脊门楼,青石匾额上刻着“龙泉庵”三字。
寺门内是一雕栏方池,池壁以青石围砌,分外坚固洁净。院西有殿堂三楹,前有卷棚抱厦一间。殿厦构造都很精良别致。厦下有抱柱联曰:“威镇蛟鼍依泽国,德施江海赖安澜”。殿门外有联语是:“圣德施恩涤雨露;神威乘泽仰云霓。”殿内供着泥塑彩绘龙王雕像,面呈威严、貌若帝王。旁边分列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群像,生动传神。这殿便是“龙王堂”。
龙泉庵北部是另一组殿堂,由东向西依次为文昌阁、大雄殿、卧游阁和祖师堂。
六处香界寺
香界寺是八大处的第六处寺院。坐北朝南,占地近二十亩。整个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门户重重。全寺建筑依山取势,层层高趋,叠叠有致,其寺容堪为八大处诸寺之冠;其珍贵的内藏也不愧为三山之首屈。香界寺创建于唐代,始称“平坡大觉寺”,后经历代重修,先后更名为“大圆通寺”、“圣感寺”和“香界寺”。
香界寺布局严整,左右对称,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大乘门、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山门殿面阔三间,汉白玉券门,檐下嵌汉白玉石额,上刊“勅建香界寺”五个丹漆大字,是乾隆帝御笔。殿中对塑“哼”、“哈”二将立像,二者戎装怒目,状极威猛,不失“金刚力士”之孔武。
七处宝珠洞
宝珠洞是八大处的第七处寺院。位于平坡山顶,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寺前有一座木结构牌楼,匾额内外分镌“坚固林”和 “欢喜地”,为乾隆皇帝御笔。过牌楼前行,路旁一天然巨石,石上约略可见行书《宝珠洞诗》,落款处镌有乾隆御玺印迹。宝珠洞临崖而建大殿两层,其中“眺望轩”观音殿连同左右配房形成一层院落。观音殿后有一石洞,宽广约四米,洞内砾石如宝珠黑白杂陈,晶莹闪烁,固此该洞以“宝珠”命名。
八处证果寺
证果寺是八大处的第八处寺院,初创于唐天宝年间(又传建于隋仁寿年间),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是京城最为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证果寺坐北朝南,全寺殿宇分为三组,中路由南向北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和三世佛殿。东部是方丈院;西部是秘魔崖和其他附属建筑。寺中一株古黄连木树龄600年以上,为京城所独有。证果寺坐北朝南有二碑,山门,位于卢师山腰。山门石阶数十级。阶下竖之上石额镌有“古刹证果寺”字样,为明英宗御笔。山门左侧有一深潭,名为青龙潭,传说为青龙出没之处。山门以北天王殿,再北为大雄宝殿。
【十二景】
第一景·绝顶远眺
出七处宝珠洞南门,沿盘山曲径上行片时可达虎峰绝顶。居高临风远眺,可见京城之内如画美景。西望高山峻岭,重重叠叠不计万千;南瞰永定河水,蜿蜒如带,脉脉东流;东看千古故都,薄云浅雾之中,惟其危楼高塔之姿雄奇可见;畅目北向,则万寿山殿阁如画,昆明湖明镜一方,玉泉山塔直竖明烛。徐徐环顾,但可发见,京城所处正是东滨大海、南阻长河、西倚太行、北据长城,颇具襟心带河、虎踞龙盘之象。
第二景·春山杏林
八大处之春确以春山杏林之美为最。当春之日,虎头峰下万杏齐发,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铺天盖地,恰如瑞雪纷飞,满眼皆是。只惹得蜂蝶如醉、游者如痴。此景此情正如昔人所咏:“举目虎头峰,迤逦皆红杏。春山施薄粉,望之若仙境。”
第三景·翠峰云断
仲夏清晨,雨后天气湿润时,常可见如素如练的云雾飘浮于三山之腰,似断还连的画中之境。注目静观,或自峰后绕于岭前,或从石隙游出升腾;有时凝固不甚流动,有时行走又很疾速。翠微山、虎头峰间凝然不动者居多,卢师山青石黛树中则流走如飞者众。概山势高低不同所致。
第四景·卢师夕照
三山之中,卢师山位居东北。平坡、翠微二山较高,因而日落较早,而卢师却日落独迟。所以流霞落日之美则不得不让于卢师所专享。且当山影遮断西面山坡时,东山卢师就愈发显得光明非常。峰影参差,岚光浓淡。
第五景·烟雨鹃声
崔涂的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范成大的诗中有:“子规声里雨如烟”。读此类诗句不禁使人心驰。然而西山八大处山林之中确有此景。每当暑夏,寺外林中杜鹃不时长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之声,凄婉惊心已极,且不分晴雨,不舍昼夜,闻之则使人不禁泪下。山中雨景即可入画,再加此鸟啼不绝口,真不啻一幅有声有色的动人画卷。
第六景·雨后山洪
三山之下,自同济桥起,由北向南有一水道名柳溪,为三山各水流汇集之处。每逢雨后,山洪突发,柳溪即成大河,汤汤不息。而高山之水流入谷中,则成瀑布,声若洪钟。大悲寺北谷,三山庵南谷均有此景。而秘魔崖之水瀑为最甚。这便形成一派惊心动魄的水体景观。昔有“高亭开大,此乐谁与比”诗句赞此。
第七景·水谷流泉
八大处山林古刹之景固然很美,但却因水少而令人遗憾。灵光寺和龙泉庵虽有泉水汇而为池,但山涧之中却略显干涸。只有到了夏秋天作大雨时,各山谷方随之现出不息之水流。泉流亦随雨量多寡而变化。且山谷之中林木茂密、浓荫宜人。树下巨石形貌各异,有的如床如枕,有的如凳如几。
第八景·高林晓日
出秘魔崖,沿证果寺门前小盘道下行至南面水井,此处树木成林,茂密非常,且均高大参天。日出东坡,光照林梢之时,愈发觉得明暗浓淡别有意趣。唐诗所咏:“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似不啻此处之景。
第九景·五桥夜月
八大处原有五座较有名气的桥。一为长安寺的长安桥,二为西山饭店的翠微桥,三为救世军的绿板桥,四为柳溪北端的同济桥,五为三山庵下的万善桥。此五桥南北相望,形如贯珠。每当明月中天,或徘徊信步,或倚仗独处,夏则听泉,冬则看雪,观谷陵之苍茫,望长空之皎洁,别有一番清静气象,正可谓一轮高悬,万念俱清。昔人有诗曰:“小桥步月乍惊秋,四望青虚景更幽。几处流泉喧石底,一轮明镜水中浮”。
第十景·深秋红叶
此为八大处一大胜景。霜秋一到,三山之上的黄栌树、火炬树、元宝枫以及柿子树、核桃树和山花椒等等,黄时薄山碎,金迎风闪烁,红时又如二月鲜花处处流丹。有橡树、青松翠柏,赤橙。
第十一景·虎峰叠翠
虎头峰无险峻之概,唯有层层巨岩石质骨露,峭然突起,引人注目,春夏之际,峰下翠柏层层叠叠、蓊蓊郁郁、莽莽苍苍。实为西山诸峰中不可多得者。
第十二景·层峦晴雪
“西山晴雪”为燕山八景之一。然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亦属西山之脉,此处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殿塔俨然。冬日瑞雪初霁,一派银装素裹。
【文化活动】
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
“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是由北京市八大处公园管理处倾力打造的一项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下,已成功地举办了二十届,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文化消费前景,为中国各类名茶在市场上的辉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八大处公园在国内首次将园林、旅游与茶文化结合起来,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佛教寺庙禅林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
夏季活动
八大处公园精选四处位置的中华精印谷,开放自然水系,重现西山十二景之一的水谷流泉。
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
“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 是由北京市八大处公园管理处倾力打造的一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该活动始终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以人为本,以德弘艺,自1988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十余届。“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是北京重点旅游文化活动之一,三十多年来以弘扬“尊老敬长”的传统美德为宗旨,深度挖掘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倡导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新理念,推出重阳敬老、健身休闲等系列活动,并将群众参与性、传导正确的人生观和高雅的艺术享受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金秋深受北京市民喜爱的节庆活动之一。公园不断创新,推出了“西山八大处文化节”,举办了多种多样民众喜欢的活动。
八大处新春文化庙会
八大处公园恢复古时代“庙会”的传统习俗,依托景区内的寺庙、古建举办,庙会的形式遵循传统的北京风俗和佛教文化。在春节之际举办新春文化庙会,丰富了京城百姓文化享受,成为京城仅有的有庙又有会的真正庙会。新年祈福大法会、十三档花会拜庙走会、群众文化演出等活动精彩纷呈,给游客准备了一场传统庙会与浓厚年味交织的盛筵。八大处庙会保持了很多老北京的市井风情,“货郎挑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再现八大处,让现代人再次感受到传统的民俗文化。吆喝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