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阳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铜陵市 | 芜湖市 | 马鞍山市 | 安庆市 | 池州市
  宣城市 | 黄山市
安徽的相关信息
安徽旅游投诉电话
安徽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安徽最佳旅游时间
安徽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交替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

安徽旅游特别提醒
暂无内容。

安徽娱乐指南
安徽省北缘黄河故道,南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地方戏曲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现有剧种2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
首页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市

  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邻浙江,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距沪、宁、杭三城市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09万。

  市政府驻西津街道办事处。邮编:242300   代码:341881   区号:0563

行政区划

  宁国市辖6个街道、8个镇、5个乡:

  街道:西津街道、南山街道、河沥街道、汪溪街道、竹峰街道、天湖街道

  镇:港口镇、梅林镇、中溪镇、宁墩镇、仙霞镇、甲路镇、胡乐镇、霞西镇

  乡:南极乡、万家乡、方塘乡、青龙乡、云梯畲族乡

历史沿革

  宁国市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地。秦属鄣郡(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西北鄣吴镇)。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宛陵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隶属丹阳郡。吴景帝时(258年—263年)改属故鄣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又分丹阳郡置宣城郡,宁国县属之。南北朝沿旧制。隋开皇九年(589年),并怀安,宁国县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分宣城县复置怀安县、宁国县,属宣州。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县。此后,怀安县再未设置。唐天宝三年(740年)以原怀安、宁国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五代十国时属宣州。北宋属宣城郡。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属宁国府(治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世祖忽必烈改府为路,宁国属宁国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路为府,宁国复属宁国府。明、清相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宁国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属芜湖道,民国21年属宣城首席且长,同年11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3日宁国县解放,5月隶属宣城专区。1952年1月属徽州专区,1956年2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3月复属徽州专区,1980年1月改属宣城地区。1997年3月11日撤县设市,宁国县改称为宁国市。

自然地理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400毫米。

  地形地貌:属天目山和黄山余脉交错形成的皖南山地丘陵区。平均海拔300-500米,境内最高峰为西部的高峰山,海拔1153米,境内峰峦叠嶂、南高北低。

  河流:境内有东津、西津、中津三条主干河流,并在市区东北部交汇形成水阳江源,水能资源丰富。

  植被:全市绿色植物覆盖率达85%,森林覆盖率达67.1 %。

  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多样,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96种。

  生态农业资源:现有林地18.3公顷,以元竹 、雷竹、毛竹和山核桃为主的大宗生态农产品开发已形成规模,早笋、笋干、生梅、高山茶、银杏、板栗、香菇、木耳、水果、中药材以及高山蔬菜产量大,品种多。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宁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林业经济发展迅速,建立经济林基地88万亩,1998年被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市。科技、文化、卫生、土地、教育等社会事业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全市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国经济及工业实力增强。

  宁国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化程度达88%。一批骨干企业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橡胶汽车零部件、电容器、耐磨球、林产品加工四大主导行业扬帆奋进,涌现出“海螺”牌水泥、“鼎湖”牌密封圈、“凤形”牌耐磨球、“双津”牌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其中,“凤形”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区和农产品加工区正在建设之中,新型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初具雏形。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宁国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境内交通道路建设不断加快,逐步融入苏浙沪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现有1座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的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港口湾水库已并网发电,由1座220千伏、1座110千伏和16座35千伏变电所构成的独立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综合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通信覆盖全市各地,网络通讯迅猛发展;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10年10月26日《中小城市绿皮书》分别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名单。我省宁国、肥西入选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其中宁国市从上一年的第9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2位,肥西首次入榜列98位。霍山、繁昌、南陵、怀宁、肥西5县入列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名单,排名分别是第21、33、49、65、82位。在“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名单中,宁国、繁昌、霍山、肥西、肥东入列,宁国市还成为全国首批“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

产业发展

  重点是木竹用材林、盆景花卉及优质苗木、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出口无公害农产品栽培基地、优质畜禽养殖繁育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宁国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初步形成了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三大产业集群,建材矿业、化工医药、塑料包装、食品加工、木竹制品五大优势产业,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涌现出“海螺”水泥、“鼎湖”密封圈、“凤形”耐磨材料、“飞达”电容器、“双津”牌塑料薄膜、“司尔特”复合肥等一批名牌产品。2008年,全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33家、亿元企业26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18.1%;引进省外资金4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1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99亿美元,增长46.3%,其中出口1.69亿美元,增长5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31.1 %。11家企业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行列,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3项,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荣获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16个著名商标、22个省级名牌产品。28个项目列入省“861”计划。被评为新一轮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列为国家和安徽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

  建设大宗农特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花卉苗木及竹木制品交易市场,发展电子元器件市场及其他专业特色市场。加快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夏林风景区及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发展现代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开发旅游产品。

  基础设施:继续加快宁国境内省道干线建设,完善市域公路网,提高等级,推进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加速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绿地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私立学校、高档宾馆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交通区位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皖赣铁路、省道215、104标准二级公路和宜黄旅游快速通道均穿境而过,距宣杭铁路和318国道高速公路接口仅40公里,规划中的溧黄高速公路和皖浙高速将在市区交汇。市区距上海290公里车程,距省城合肥240公里车程,距杭州160公里车程,距南京220公里车程,距黄山风景区140公里车程。

  民航、国际空港。宁国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150分钟车程,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20分钟车程,距芜湖、黄山机场均只有90分钟车程。

  港口、水上运输。宁国至上海港集卡运输时间约为4.5小时,至芜湖港运输时间为90分钟。

科技教育

  科学事业持续发展。2004年,全市共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6家,全年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项,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3项,拥有各类人才资源1.23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2422人。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20万元,增长39.5%,跻身全国首批20个科技进步示范市行列。

  科技企业成长迅速。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高新技术产品18项,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拥有民营科技企业61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示范区内科技企业35家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59所,在校学生6061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6901人,增长24.1%;初中在校生17619人,减少12.6%;职业中学在校生6576人,增长41.3%;小学在校生24240人,减少3.1%;幼儿园在园人数5266人,减少6.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8%;成人技校共培训学员4250人,有905人参加本、专科学历培训,900人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创建1所国家级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12所宣城市示范学校,6所本市级示范学校。

文卫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共放映电影500余场次,观众2万余人次,外地各类艺术团体来该市演出60余场,市图书馆公共图书藏书4.3万册,《今日宁国》全年发行123期,共73.8万份,文化馆、图书馆、文物馆“三馆”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年末全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开通有线电视频道29个,电视台全年编发新闻专题70期,电视新闻1306条,广播稿件7738条,专题365期。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6%,广播人口覆盖率9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4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共设置1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拥有卫生即技术人员1770人,医疗床位126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人,床位3.4张。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打89.4%,共补偿1.27万人次,补偿金额627.2万元。1.29万平方米的健康大楼投入使用,华泰医院正式开业,传染病医院建设顺利进行。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4年,全市共组织举办各类比赛与体育竞赛22次,参加人员1.2万人次,在各项比赛中,分别获省农运会两个单项第五名,省体育大会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三名,宣城市田径锦标赛团体第三名。全市小学体育达标人数2.45万人,中学体育达标人数2.98万人。

百姓生活

  人口增长控制成效突出。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376377人,比上年减少3036人,人口出生率千分之7.45,死亡率千分之5.33,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之2.1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3532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纯收入3348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447元,增长6.7%。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685人,其中:职工11477人,企业离退休人员4615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金2407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700人,发放失业金382.5万元。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925人,共征缴医疗保险金130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敬老院和福利院20个,收养1008人,享受低保救济人员10602人,全年发放保障金556.6万元,已建立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4个,从业人员269人,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点28个。全年安置496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5.2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1.6万人;第二产业6.9万人;第三产业6.7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3.1万人,城乡私营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95万人,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561个,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81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城市建设

  城市和交通建设继续加强。2004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编制完成城市给排水、市政路网等专项规划,贯通中溪中路、山门中路,改造了津河西路和北圆路,完成了宁国大道主体工程,加速推进济川大桥、东津河大桥建设。S215线排卅段建成通车,新建村级油路26.7公里。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进行大气监测4次,水质监测18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43%;粉尘排放达标率88.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04万元。

旅游景点

  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宁国市,距市区8公里,毗邻长三角旅游圈和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区,占地150公顷,始建于1997年,是在生态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1年11月正式对外营业,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洽淡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内建有大门景观、千亩银杏园、特色林果园、水上乐园、木屋别墅群、恩龙民俗风情园等主要景点和一四星级旅游饭店,总投入资金为1.2亿元,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于2005年底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2008年5月,被批准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宁国夏霖风景区:位于宁国市中溪镇境内,距市区仅29公里,境内多瀑布、怪石、崖洞、奇潭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云集众多瀑布,享有皖南第一大瀑布群的美誉。“Y”形河流两侧瀑布成群,怪石多姿,深林绝壁、云锁幽谷最妙景观有:龙潭瀑布落差10余米,如白练悬壁,溅起白莲朵朵,潭面有天然石联成三维桥;两石山并立,狭缝仅4米,形成“一线天”,浅溪穿峡流过,风和日暖时数百彩蝶翩翩起舞;龙头坎石壁高耸入云,谷底深潭波光粼粼;三级瀑布和连环石鸡凼,如观音洒水终年不枯。景区内有马羚羊、穿山甲、斑狗、娃娃鱼、夹板龟等稀有动物,富产鲜笋、银杏、香菇、薇菜。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覆盖了青龙湖及周边乡镇和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80平方公里,正在整合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宁国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青龙湾生态旅游区集山景、水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被专家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青龙湖是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港口湾水库形成的人工湖泊,蓄水9.41亿立方米。湖面延绵34平方公里,有38个岛屿,湖光山色、绚丽多姿;板桥自然保护区目前保存有5万多亩连片的天然甜槠林,是北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此外境内的石柱山、高峰山更是风景独特,还有近期探明的板桥古溶洞群等,均极具开发价值。

  “世京果园”农家乐:地处安徽宁国风景秀丽的港口湾水库上游,国家森林公园-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内,群山环抱,环境优良,气候宜人。

宁国特产

  山核桃:2005年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宁国山核桃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这标志着宁国成为山核桃的原产地,“宁国山核桃”成为山核桃的正宗品牌。 1996年宁国市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的称号。目前,宁国全市山核桃面积已达9300公顷,最高年产量3249吨。初步形成山核桃加工、销售体系,加工产品有椒盐、五香、奶油、多味山核桃和山核桃仁、山核桃油等系列产品,已形成超亿元的产业。

  茶叶:1984年,县农业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利用宁国茶树群体良种“黄花山大叶种”和“猪耳茶”种茶树芽叶试制成功了“黄花云尖”名茶。在1984年5月宣城行署特种茶生产座谈会上,“黄花云尖”获得一致好评。1985午5月,在安徽省新名茶良种优质茶评选会上,“黄花云尖”品质名列前茅,被推荐参加全国评比。1985年6月,“黄花云尖”被评定为全国十一种新名茶之一,并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从而结束了宁国无名茶的历史。1989年7月,农业部在西安举办全国名茶评比会,“黄花云尖”名茶再次被审定为全国名茶,再次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宁国的“龙潭翠毫”茶于1987年被评为安徽省级名茶。“双狮眉秀”茶获澳门发明城中心1995年度第六届国际新优发明技术及产品评选展示会金奖证书和奖杯,1997中国国际茶会银奖。 “野兰香”名茶获得’97中国国际茶会金奖。“虹龙绿剑”名茶于1995年和1998年两次获得安徽省省级名茶。

  笋干:是竹笋经蒸煮、烘烤制成的一种干菜,为味鲜色美,脆香爽口,营养丰富的佐餐佳品,具有排除人体脂肪剩余物的功能,烹调方便,耐贮藏,易保存,易包装运输。宁国笋干系列产品有条笋、焙熄、肥挺、脱挺和小挺等五种。其中焙熄,是平均从100公斤上等债券笋中仅取5-10公斤笋尖经过精制而成的,为“宁国笋干”之珍品,畅销国内。远销港、澳地区及日本、欧美等国家。近年来又开发生产出小包装的五香笋片、笋丝,为茗品、旅游食品中佳品。  

  板栗:属壳斗科落叶乔木,栗子营养价值很高,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栗子生食 、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各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栗子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板栗多产于山坡地,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 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板栗全身是宝,树干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栗子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作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2]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