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阳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铜陵市 | 芜湖市 | 马鞍山市 | 安庆市 | 池州市
  宣城市 | 黄山市
安徽的相关信息
安徽旅游投诉电话
安徽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安徽最佳旅游时间
安徽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交替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

安徽旅游特别提醒
暂无内容。

安徽娱乐指南
安徽省北缘黄河故道,南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地方戏曲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现有剧种2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
首页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芜湖市境东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县城西北毗邻芜湖市区,西南接南陵县,东南邻宣城市,东北与江苏高淳隔河相望,处于安徽省“沿江”、”沿边“发展战略的结合点。自2002年起,连续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行列, 其中2006年、2007年进入全省“双十”行列。总面积670平方公里,人口约29万人。

行政区划

  芜湖县辖5个镇: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

历史沿革

  芜湖县历史历史悠久,当代考古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应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其中有芜湖县(位今芜湖县黄池镇南0.5公里许的楚王城遗址)。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县治迁至今芜湖市区鸡毛山。东晋时,境内先后侨置南豫州、上党郡及所领襄垣诸县。义熙九年(413),以襄坦县名取代芜湖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原芜湖县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南唐升元年间(937—943),(一说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复立芜湖县,至今相沿不废。宋、元、明、清,先后属江宁府、宣州、太平府(州、路)。民国时属安徽省、芜湖道及二、五、九、六行政督察专区、皖南行署。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4月26日,芜湖县、市分治,同日在方村河东成立芜湖县行政办事处;5月12日改为芜湖县人民政府。先后属芜当专区、皖南行署、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人民政府迁治至湾沚镇。1980年1月改属芜湖市。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7.03亿元,增长30.1%;第三产业增加值21.39亿元,增长10.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761元,比上年增长20.6%,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041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5.6:60.5:23.9调整为14.2:65.0:20.8。

  财政收支。2010年全年实现不含基金财政收入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5亿元,增长28.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3.37亿元,增长28.8%;增值税(25%)0.95亿元,增长58.4%;契税0.83亿元,增长57.1%;企业所得税(25%)0.54亿元,增长32.7%;城市维护建设税0.43亿元,增长49.4%;土地增值税0.29亿元,增长122.9%。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教育支出2.55亿元,增长1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亿元,增长35.4%;农林水事务支出1.64亿元,增长18.9%;住房保障支出1.37亿元,增长88.7%;医疗卫生支出1.18亿元,增长12.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7亿元,增长172.2%。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城镇投资166.78亿元,增长40.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13.23亿元,增长38.5%。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达68.4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7.0%。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64亿元,增长43.4%;第二产业投资110.05亿元,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110.01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投资57.31亿元,增长98.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0.95亿元,增长207.4%。全年销售商品房15.47万平方米,减少5.4%;商品房销售额6.18 亿元,增长18.9%。

农业生产

  2010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296公顷,比上年增加39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142公顷,减少46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664公顷,减少281公顷。粮食产量24.79万吨,比上年增产0.7%;油料产量2.13万吨,减产11.4%;棉花产量4126吨,减产1.4%;蔬菜产量13.56万吨,增产2.3%;肉类产量1.60万吨,增产2.1%;水产品产量3.01万吨,增产3.0%。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70公顷。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面积2.72万亩。实施了农业部2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销售收入18.60亿元,增长16.2%。新建8家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3个。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2.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281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0万吨,农村用电量0.63亿千瓦时。开工建设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和汪溪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汤泊河综合治理工程纳入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再获省“金杯奖”。新增电气化村36个,电气化村比例达60%以上。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延伸工程50公里。

工业建筑

  工业生产。2010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8.58亿元,增长3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0%。轻工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43.5%;重工业增加值43.58亿元,增长33.6%。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0%。

  工业效益。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85亿元,比上年增长51.0%;实现利润总额14.52亿元,利税总额2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9%和3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4.77%,比上年提高10.19个百分点。

  建筑业。2010年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家,完成总产值19.29亿元,增长19.5%;实现利税1.42亿元,增长12.7%。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9.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3.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19 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2010年当年合同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533万美元,增长4.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533万美元,增长4.6%。实际利用内资181.0亿元,增长72.0%,其中省外资金181.0亿元,增长72.0%。

  园区建设。2010年开发区正式更名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3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24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0.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33万美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3.11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实现税收收入5.17亿元,增长48.9%。

贸易旅游

  市场消费。201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分区域看,县消费品零售额18.69亿元,增长2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63亿元,增长1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24亿元,增长24.3%。

  对外贸易。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21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5%。其中,进口总额970万美元,增长666.2%;出口总额11169万美元,增长115.4%。

  旅游。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55.6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5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4.66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1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3处。2010年央视中秋晚会在县成功举办。

交通邮电

  2010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交通运输。2010年全年公路客运量1850万人,比上年增长21.7%;公路货运量3930万吨,增长23.2%。水路货运量6600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5020辆,比上年增长22.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315辆,增长33.6%。年末民用船舶2400艘。全县公路里程1278.7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66.56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41.35公里,二级公路116.84公里。湾石路湾沚段、杨黄路宋兴桥段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荆十公路陶辛段、芜太二级公路花桥段、三荻公路红星圩段改造工程完成,湾西路改建工程主路面建成通车,湾东路改造维修基本完工,三荻公路青弋江大桥主桥合龙,湾石路停车场建成。芜雁高速、芜申运河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邮电业。2010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5678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17万元,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44661万元,增长17.8%。全年函件总数162.27万件。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37万户,减少1.35万户;移动电话17.69万户,新增0.86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62.5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00万户。

金融保险

  金融业。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2.98亿元,比年初增加18.75亿元。其中,企业单位存款23.00亿元,比年初增加6.6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45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7.10亿元,比年初增加20.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4.14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中长期贷款32.11亿元,比年初增加12.73亿元。

  保险业。2010年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人身险1.16亿元,增长5.5%;财产险0.24亿元,增长12.5%。保险赔付支出方面,人身险0.04亿元,增长54.3%;财产险0.15亿元,下降17.1%。

交通状况

  芜湖县交通发达。境内青弋江直通黄金水道长江,皖赣铁路穿越县城,104省道与205国道在县境西面交会,芜宣高速(芜湖—宣城)、芜马高速(芜湖—马鞍山)已建成通车,铜南宣高速(铜陵—南陵—宣城)、芜雁高速(芜湖—高淳)即将通车,四条高速在县域东西南北都设有出入口,这一独特的优势,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的3小时高速公路网络。县城湾沚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仅两小时车程。

科教文卫

  科学技术。2010年年末,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其中当年新认定7家。当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2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项。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专利申请量975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专利授权450件。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6个,省著名商标认定申请9件。省级名牌产品1个。

  教育。2010年年末,拥有普通中学23所,专任教师1350人,在校学生24950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031人;小学57所,专任教师1279人,在校学生20356人;幼儿园44所,在园儿童820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进行了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城南九年制学校启动建设,芜湖技师学院基本建成。

  文化。2010年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6.09万册。县级广播电台和县级电视台各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发现文物遗存119处。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24场次;文艺团体演出410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8场次。建成6个镇综合文化站、55个农家书屋。县黄梅戏剧团进京展演受文化部表彰。

  卫生。2010年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血吸虫防治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有标准化村卫生室12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2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10张。卫生机构人员数9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291人,注册护士233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县医院病房综合楼封顶。

  体育。2010年,举办县级全民健身活动60次,参加活动人员3.6万人次。建成52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共销售体育彩票640.68万元。

和平生态公园

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2010年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3.38平方公里。全县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86公里,车辆65辆;拥有出租车189辆。县城日供水综合能力5.5万吨。全年居民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14%。环城南路、延安路改造完成,荆山河路延伸段、火龙岗路延伸段竣工,南湖路上跨皖赣铁路、沪渝高速工程开工建设。东湖公园三期工程、城南景观廊道等改造工程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县图书馆、公安警务用房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14519套、廉租房5756套。

  环境保护。2010年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1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 35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标准。青弋江干流芜湖县段水质以Ⅱ类水质为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0%。全县新增1个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

社会保障

  人口。2010年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38.49万人。全县人口中,男性人口20.02万人,女性人口18.4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2‰,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3.7‰。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39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消费支出6842元,比上年增长24.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3.5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1平方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2.8%。

  就业和社会保障。2010年年末,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1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8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0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36万人。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列为全国第二批试点,4.75万人参保。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93万人,参合率达98.38%。有6308位城镇居民、13042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 15个,床位1470张,收养各类人员1231人。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14万元,筹集公益金151.1万元。

历史文化

  芜湖县“东控勾吴,南连荆楚”,“切近玉溪,地接姑熟”,“扼中江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国子重率师伐吴,攻克鸠兹,直抵横山。三国时孙权派大将陆逊率数万精兵长驻芜湖,西拒蜀汉,北抗曹魏。晋朝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占领芜湖,。唐初李孝恭、李靖讨伐叛臣辅公祏于芜湖,攻占梁山据点。唐末扬行密命台蒙在澛港筑五堰运军需粮草,先后大败赵鍠、孙儒。南宋,李纲屯兵采石,筑皖南唯一的烽火台于芜湖四褐山。元末,朱元璋率兵与元军激战于芜,大败元军直下采石。明末,张煌言率兵会师郑成功水兵,从长江突破京口直趋芜湖,旬日间连克4府3州24县。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在湾沚大破清军,击毙浙江提督邓绍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川军第五十军一四四师在白马山与日军激战7个昼夜。后因伤亡过重败退。新四军将领粟裕率兵奇袭官陡门日军据点,一举歼敌2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在湾沚围歼国民党二十军,歼敌13000余人,其军长杨干才兵败自毙。

  芜湖县人民勤劳勇敢,热爱乡梓,富有斗争精神,具有民族气节和革命传统。南宋朝列大夫陶居仁,率军在镇江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连元军也感其忠。清初,芜湖贡生沈士柱,秘密组织复社从事反清活动。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独秀、柏文蔚等在芜湖创建“岳王会”,率先举起安徽反清义旗。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芜湖广大工人、学生、店员、农民及各界人民,奋起声援。罢工罢课,连绵不断;游行示威,如火如荼。民国14年9月,党中央派张秋人来芜湖建立中共芜湖支部。王稼祥、李克农、钱杏村、陈源道等发动芜湖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奴化教育和支援“五卅”运动的斗争。民国17年,中共安徽省临委直接领导了芜湖县白沙圩、万春圩农民武装暴动。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芜湖县人民同仇敌忾,群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罢课、罢工、罢市和抵制日货。民国25年10月,芜湖县籍飞行员鲍光明在绥远对日空战中牺牲。民国26年12月10日芜湖沦陷,日本侵略军烧杀淫虏,惨绝人寰。芜湖县人民奋起反抗,纷纷成立游击队、义勇军,痛击日军。县、区乡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敌后游击战。新四军和国民党爱国官兵,在8年抗战中与日伪军英勇作战28次。击毁日军军舰5艘,飞机6架,击毙击伤日伪军数千人,缴获各种武器近万件。同时因抗战遇难1290人,受伤2780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调集3个师及所有保安团兵力“清剿”共产党游击队,芜湖县数万名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信、带路、掩护,并举行万人抢粮抗租运动,配合游击队开展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共产党芜湖地下组织已建立4个情报站,掌握7个乡、3个营的国民党地方力量,为策应大军渡江迎接解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芜湖县有290名烈士为国捐躯。

芜湖珩琅古塔

旅游资源

  陶辛水韵:位于芜湖县陶辛镇,距芜湖市区约20公里处。青弋江蜿蜓而过,境内沟渠纵横,碧水环绕,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1999年“陶辛水韵”被评为芜湖市新十景之一,2002年“陶辛水韵”旅游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本景区具备进一步建设的潜力。陶辛水韵景区现已推出以香湖岛为中心的绿色生态游,以老芮木榨油坊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体验游,以移民美食村为中心的美食文化品尝游,以胡氏宗祠为中心的古代人文教育追寻游等旅游产品,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目前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陶辛水韵景区还是省市摄影家创作实践基地。

  和平生态公园:地处芜湖县南部新设的红杨镇内,距县城湾沚12公里,青弋江、湾西路贯穿全境,旅游区总面积68。7平方公里,该生态旅游区内由和平生态公园、珩琅山、凉山、古镇西河等旅游景区组成。区内有万余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6万2千多个,有“天然氧吧、绿色空调”之美誉。旅游区内山、水、林遥相呼应,三山(柏枝山、凉山、珩琅山)二水(曾家湖、青弋江)就在其中,大小岭高低重叠,动植物品种百种,120余种野生动物中,每年有数万只鹭鸟和数以千计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鹭在此栖息、繁衍。一到春夏之季,上山观鹭就能领略到“雪(白鹭)压青松、万鹭齐飞”之奇观,被誉为“芜湖天然动植物园”。

  相思岛:距芜湖县县城湾沚镇西北2公里处,是一个面积为20余亩的小岛,一条通道将它同县乡公路紧紧相连,小岛四面环水,西北侧为百余亩的汪潭大水面。孤岛上可建九曲桥周岩上连接,连接处划分出的块睡眠中指各色莲荷,养殖观赏锦鲤,西北浅滩处可铺细纱,建自己泳池,东南港湾处可置喷泉将湖面的自然水景和动感喷泉巧妙搭配,西侧几十米的湖岸建傍水楼榭景观塔阁,并依势建筑游船码头,供水上游乐配套,使水上码头和岸边主体建筑浑为一体,自然天成。

  大港烟波:素有“千顷碧波,宽广幽深,天蓄人养,水族繁茂”之景状的大港位于六郎集镇区西南约6公里处,总面积2200余亩,分东港和西北港,其中西北港占五分之四,呈犄牛角状,最宽处200余米,最深处10余米。大港以其湖面宽广、烟波浩渺、港湾幽静、水天一色的风韵,加之诸多美好而神奇的传说,为其开辟成为水上游乐、休闲餐饮、会议场馆等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老梁山庄: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它坐落在芜湖县湾址镇万亩桃园的宋兴村境内,占地几百亩,山庄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包括了生态观光,农家休闲,古农具展示,会议接待,农家餐馆,草木屋住宿等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山庄的桃花潭约有30亩水面,用于垂钓、休闲,游客可乘船荡漾在碧波绿水之中,亦可临水而渔,让您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山庄收集了大量的农家古玩具,有几百年前的笠、磨、水车、花轿以及上千种古农具,各种农具展示让你亲手操作。使你真正了解古代人们那种万耕水种的民俗遗风,让我们了解了农民的辛勤与纯朴。在书画室,你可以参观到名人的字画,也可以泼墨挥毫,留下您的杰作;跑马场让你骑在马背上领略河塘饮马的感觉。山庄内养殖了各种山村禽畜、珍稀动物供您观赏,奇异百态。每当硕果累累的时候,各种果实都任您来采摘和品尝。有桃、李、橘子、枣子、葡萄等等。品种繁多,让您享受农家田园的特色风光。

  阳光半岛:坐落于芜湖县,紧邻高速出入口,距离芜湖市区高速公路车程仅20分钟。面积达3000亩,项目内容纳了28座原生态岛屿,环绕在120万平方米的水面上,仅一条贯通项目的亲水长廊就长达2公里。巨大的规划手笔,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度假体验,享受的同时,更增添了傲人的名门气派。阳光半岛无疑是芜湖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顶级的度假胜地。阳光半岛在悠然的湖岸,建有一座标准高尔夫练习场,潇洒挥杆尽显领秀气派。游艇码头的规划更是增添了高端度假的高尚氛围。网球场、室内外泳池等健身设施样样俱全。另外,阳光半岛还将邀请众多专业演艺团体驻场表演,令娱乐更加缤纷多彩。芜湖阳光半岛是2010年芜湖月·中华情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举办地。

  东湖公园:位于芜湖县湾沚镇东边,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这里原来是一处内涝荒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芜湖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开始了东湖公园的建设。后因当时经济社会条件所限,建设一度停滞。进入新世纪,随着芜湖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东湖公园建设再度启动。2006年8月正式动工,投资4亿多元,前后历时5年,一座满载全县人民期盼、传承厚重历史文化、具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的生态公园终于顺利建成。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此时不仅是秋高气爽,也正值菊花的盛开的时节,朵朵竞相争艳的菊花绽放于芜湖的大街小巷,为青山绿水的芜湖装点出了更多的色彩。

  西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南,处于宣城、南陵、芜湖三地交界处,东濒弋江水,西北与高兴、沈公行政村接壤,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0.33平方公里。西河古镇,商业极为发达,素来是一个消费集镇,天然水运码头,居民多以经商谋生,手工业者也有不少,特别是古镇的小吃,西河混饨,羊肉、蛋糕、油炸臭干 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附近农村土地肥沃,盛产粮棉。随着国家农业旅示范点——和平生态旅游区,西河古镇景区基本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教(市、县教育基地) 要素条件,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优良服务。

  珩琅古塔:是芜湖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大修于明,万年间,修建座落在珩琅山腰,塔子冈(旧名竹院)底面积11.6平方米,高约29米,六面七层,均由特制的大型青砖而砌,每层每面设有园拱门,外墙嵌客着图案花纹,人们可缘楼阁至塔顶。塔经八百余年载的风雨剥蚀历代战火的摧残,现内阁已毁,外墙图案仍依稀可辨,顶部折向轮朝北倾斜,似倒非倒,别具一格,塔身矗立山巅,雄伟壮观,与珩琅山主峰遥相对峙,数十里外,清晰可见,显得更加古朴。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