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镇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18.3万人。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 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县政府驻灵城镇。 区 号:0557 邮 编:234200 区划代码:341323
行政区划
灵璧县辖13个镇、6个乡:
镇: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
乡:向阳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虞姬乡
历史沿革
宋哲宗元祐(音右,you)元年(1086),析虹县之零璧镇置零璧县,县名仍用镇名(镇名由来无考),同年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璧复为县。政和七年(1117)改“零璧”为“灵璧”,沿用至今。历代县治,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过短暂的变迁外,其余都设在灵城镇(原灵璧镇)。 宋元祐元年(1086)析虹县零璧镇置零璧县,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建炎后没于金。元初复立灵璧县,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至元四年(1267)改属泗州;十七年复属宿州。明初属宿州,洪武四年(1371),宿州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七年属中书省凤阳府;后属凤阳府,直属南京。清初沿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颍六泗道管辖。中华民国元年(1912)四月废州设县,本县直属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本县仍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蚌埠专区划为滁县、宿县专区,本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宿县专区改名为宿县地区(后又改名为宿县地区行政公署,现为宿州市),隶属关系未变。
地理特征
地处淮北平原东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东北及中部有少数残丘,海拔不及200米。沱河、新汴河、濉河流经县境。年降水量855.7毫米,年均温度15.5℃。国家商品粮基地。
灵璧县南临淮水,北倚中原,在对外开放的整体区间上,处于沿海与内陆梯次开放的结合部,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北上南下的“咽喉地”。
灵璧县耕地面积180.7740万亩。全县地势低平,地形为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黄泛冲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适宜于机械化生产、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境内主要山丘属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属淮阳山系,徐淮山脉余脉。主要山峰有54座,海拔超过100米的有24座,最高峰为下楼镇西部的灵觉峰。
经济发展
全县盛产小麦,棉花、花生、大豆、水果、蔬菜、烟叶、桑、麻及黄牛、猪、羊、家禽等,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黄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优质棉茧基地。90年代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粮禽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省畜牧业生产十强县、全省农机化十强县等。全县名、优、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主要产品有降解地膜、牛肉制品、碳铵、普钙、磷肥、白酒、面粉、食油、水泥、纸张、小农机等。润禾牌可降解除草地膜荣获 ’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千禾牌面粉、钟馗系列酒、金太阳牛肉制品、益美得食品、灵丰牌碳铵、锦绣牌磷肥、磬石牌土工布等分别获国家和省优质产品、优质新产品和国家质量认证。王树栖小磨麻油质地纯正,香味浓郁,远销港澳欧美等地。灵璧大理石矿和石矿和石灰石矿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灵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围绕发挥资源优势,明确了全方位改革、多渠道开放、高标准起步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强农重工、活商兴教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灵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作为发展灵璧经济的突破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县各行各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好态势。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9%;职工年均收入4503元,增长4.1%。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3.2亿元,增长17%。农民纯收入3026.75元,增长15.2%。全县工业共完成产值213.8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实现51.5亿元,增长11.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秩序持续稳定。近年来,灵璧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做到领导精力向招商引资集中,工作重心向招商引资倾斜,工作领域向招商引资转移,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引资结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成效凸显。
经济开发区
安徽灵璧经济开发区(原灵璧县工业园区 )于2003年6月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启动建设,位于灵城东南部,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批准规划面积2KM2,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告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县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投资平台得以确立,发展形势逐步看好。
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开发区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近3000亩,修铺了区内“四纵四横”八条主要干道15.8公里,建220KV变电站一座,架设10KV(0.4KV)双回路供电线路9.5公里,敷设供排水管和污水处理管15公里,铺设通讯电缆和管道传输10.2公里,实施了3.8公里道路亮化和11.8公里道路绿化工程,基本实现了路、水、电、通讯、有线电视、宽带、土地平整“六通一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开发区初步确立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针织服装、建材加工、电子电器制造等四个产业为重点的招商方向,并围绕这些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至2008年底,开发区共签约项目46个,协议引资21.89亿元;入区建设项目3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投产项目25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实现税收1100万元,安置1000余人就业。
灵璧中学
区位交通
灵璧县北顾徐州,南临蚌埠,西接宿州,处于徐州都市圈、黄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灵璧县交通便利,水陆运输优势互利,铁路空中近水楼台。陆路:104国道穿经灵北,302、303省道横贯东西,201省道纵贯南北,形成倒“夫”型框架。铁路:距陇海线仅50公里,距京沪线仅20公里。水路:横跨豫、皖、苏三省的新汴河从境内穿过,通长江、入东海,空中:离国际航空港——徐州观音机场仅95公里。四通八达、出入快捷的立体式的交通格局已全面形成。
基础设施
灵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邮电通讯事业发达,电力设施齐全,并与华东电网并网,是全国电气化达标县之一。自来水工程改造后,可供应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也日渐增强。3.2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 “五通一平”已基本完成,配套设施齐全。
历史遗址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璧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村老庄胡庄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
虞姬墓:坐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霸王城(古称灵璧):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虞姬楚汉文化园
历史人文
灵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1117年改称灵璧。这里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又有“一美,一‘丑’,一奇”之说,灵璧的三件宝:美的是虞姬,奇的是灵璧石,那“丑”的,便是钟馗。钟馗画,作为灵璧三件宝之一,享誉国内外。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灵璧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灵璧大地到处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辉煌。
城北有刘邦大败项羽地——霸王城,城南有韩信瞭望台——金、银山,城东南存有垓下古遗址,城东有霸离铺、虞姬墓。虞姬墓几经整修,扩其旧制,增设新观,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遐迩的名胜景点。无数中外名人、游客仰姬高风,纷至沓来,吊祭英灵。
此外,还有三山汉墓群、磬云山摩崖石刻等古迹,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灵璧石居全国四大奇石之首,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集皱、瘦、漏、透于一体,以色、形、质、纹等储美而扬名,享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之美称。其石质坚贞,其姿千种,其形万状,或沉倚伟岸气势雄浑,或各显神态风姿绰约,或晶莹温润风采迷人,或玲珑幽遂妙趣无穷,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所珍藏。主产区安徽灵璧县渔沟镇。在 ’99昆明世博会上,灵璧石荣获金奖3枚,银奖6枚,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
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产的终南山下陕西西安户县人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画像,传说可以镇邪消灾。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才有效。灵璧传统钟馗画经过长时间民间艺人的传摹和创新,受杨斐、龚开、高其佩等文人画的杂糅,而改变但是虽然都称为灵璧钟馗画,但是正宗传统的的灵璧钟馗画为工笔重彩钟馗画。灵璧传统钟馗画,是中国意象式艺术的一种典型,它保留着中国传统深层精神的艺术形式,是大有值得发掘并传承的中国艺术宝藏。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里就写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环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而吴道子所在的年代为唐代,明清时代才出现水墨文人画。却失去了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之真、之美。
灵璧唢呐艺术的广泛普及,据说与明中晚期的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有关,朱载堉一生淡泊宫庭生活,热爱民间艺术,长期在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一带,深入到黄河沿岸民间唢呐班子里,潜心研究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校堪研究工作,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带的几十个唢呐曲牌如《叫句子》、《凡字调》、《百鸟朝凤》、《抬花轿》、《大开门》,是朱载堉整理保留下来的,明天启二年(1622)和崇祯二年(1629),黄河两次决口,使得黄淮地区流离失所的灾民,辗转迁徙,有的落户灵璧,有的外出学艺。唢呐便成为灾民们谋生的手段,每逢过年过节、迎神赛会、男婚女嫁、举丧祭祀等习俗,均有唢呐鼓吹,锣鼓敲打。
奇石之乡
灵璧石的特点是具备“声、形、质、色、纹、意”六美。独特的音响美 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有“玉振金声”之美称。“声”是灵璧石的产要特点,它“声如青铜,余音悠长”。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用磬石制成“编磬”,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灵璧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赏石的民族记载。宋明两代赏石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云林石谱》、《素园石谱》、《灵璧张氏园亭记》、《灵璧石考》等一大批赏石文献,形成了东方爱石文化,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
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八十年代以后,在中国掀起了赏石热,灵璧人也加入了采石、藏石的行列。九九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在大会举办的奇石展评中灵璧石获奖21块,位居世世界100多个国家之首,灵璧石真正成为“天下第一石”,为此奠定了灵璧石在国际观赏石中的地位,成为世界收藏家的首选。
风俗文化
饮食文化:灵璧这个古老的大地千百年来受楚汉文化影响甚深,是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地,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小气。灵璧的饮食习惯一概同北方,中午吃米饭,晚上是各类面食。米类制品通常有粽子、年糕。其他的饮食还有馒头、烧饼、面条、稀饭、包子、煎饼等。菜系偏鲁菜,口味较重。
节日习俗:春节前,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早晨时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中午时是正餐,菜类相当丰盛,在吃饭前要祭祀祖先,即把菜或者酒水,丢/洒在灶前或者正门前,好让祖先们也能一起过个新年,以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平安安!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即素馅水饺),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除夕的晚上,小孩子会守岁(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凌晨12点左右会放鞭炮或者礼花以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大年初一挨家拜年,小孩子可以问长辈们要压岁钱,以及进城逛街赶集。
婚嫁习俗:联姻程式有:说媒、过柬、出嫁、迎娶、陪嫁、拜堂、闹房、回门。说媒,即媒人说合。过柬即定亲以后,男方要到女方去“过柬”,也称“过红”。“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前三天要过红,就是送些鸡、烟、酒、肉(现在一般都送金猪,里面塞上钱就可以了)、炮、糖,彩礼依家庭情况而定。
丧葬习俗:旧时丧葬礼俗亦极为隆重以至过于繁琐,大致可分为“送终、报丧、入殓、请七、出丧、安葬”等等。
拉魂腔:〖拉魂腔〗泗洲戏的旧称,又称柳琴戏。据徐州方志载:早年这种地方戏,人们叫它为:"肘古子",后来又改名为:"拉魂腔"。因那拉魂动魄之处极为使人念想,这剧种便因此有了一个最初的名称--"拉魂腔"。它以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感染力极强。这里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足见这个剧种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但是在当地民间很多老百姓还是一直叫它为:“拉魂腔”。那是因为:这种戏曲从音乐伴奏,锣鼓点子到唱腔表演都是十分地让人们"着迷",只要小锣子一响,琴声一起真的就能够把人们的"魂"给勾拉了过去.可见当地老百姓对"她"的痴迷程度!
行酒令:灵璧人喝酒一般是比较会“磨蹭”的,就是和你“耍赖”,一直到你醉倒。但是灵璧人喝酒是非常讲究的,酒一定管你喝足、喝好。在酒桌上是先要敬年龄最长,辈分最大的人,一般是晚辈或者年轻人敬长辈2次酒,但是碰杯时要低于长辈的酒杯,要一次喝尽(这是代表对长辈们的尊敬)!如果有迟到的,可以先让他一次喝完3杯酒,以示惩罚。关系好的,可以先和他们每人喝2次酒。我们灵璧人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劝酒”,把你劝的不得不喝酒,如果你不喝就是不尊重我!最后,大家共同喝完最后一杯,酒席就正式结束了。
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一般会说:“哥俩好啊,五魁手,六六顺…”
炸雷子即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一般没有人这般喝法,不过为了证明、打赌之类的人群喜欢这样喝酒!这种喝法猛的不得了!喝多了,容易昏迷,甚至死亡。许多真正北方的人都傻眼了!!
虎棒鸡虫令即有四种动物,老虎、棒子、鸡、虫,一物克一物,两人相对,各用一根筷子相击,同时口喊“棒子棒子棒子……”或喊老虎,或喊棒,或喊鸡,或喊虫。规定:以棒击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棒;负者饮酒,若棒子与鸡,虎与虫同时喊出,则不分胜负。此游戏适合两个人玩,因为出口很快,老虎,棒子,鸡,虫都是脱口出的,所以玩起来速度很快!可一人当庄,多人轮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