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位于淮北市区南部,青阜、符夹铁路在此交汇,合徐高速公路、101省道贯穿全境。总面积388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7年)。全区辖4个街道、3个镇。大部分为平原,中部有烈山、青龙山石灰岩残丘。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高岭土、石灰石、铝、铁、铜等,开发起步较早,淮北煤田第一口矿井就建于烈山。 多条公路 ,濉河常年通航。 名胜古迹有西汉竹县城遗址、唐初诸阳县城遗址以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早期裴里岗文化遗址,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南湖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化家湖等。
区政府驻杨庄街道。邮编:235025 代码:340604 区号:0561
行政区划
烈山区辖5个街道、3个镇:
街道:杨庄街道、前岭街道、百善街道、临海童街道、任楼街道
镇: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
历史沿革
1980年4月设烈山区。1996年,烈山区面积58.3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3街2镇:百善街道、前岭街道、杨庄街道、烈山镇、宋疃镇。区政府驻烈山镇。
2004年,濉溪县撤销马桥乡,并入新蔡镇,同时将新蔡镇划入淮北市烈山区。同年8月烈山区正式接管原濉溪县新蔡镇、马桥乡(并入宋疃镇)。区划调整后,下辖3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由原来的58.3平方千米增加到233.336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14.9万人增加到24.8301万,其中乡村人口由原来的4.3万人增加到11.72万人;行政村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45个。2004年底,烈山区辖4个街道(临海童、百善、任楼、前岭)、3个镇(烈山、宋疃、新蔡)。
2006年3月,烈山区将原有的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撤销烈山镇、新蔡镇。以原新蔡镇和原烈山镇的吴山口村、烈山村、宋庄村、土楼村的行政区域设立新的烈山镇。以原烈山镇的洪庄、杨庄、二郎庙、黄桥4个村和杨庄矿等17个居委会新设杨庄街道办事处。濉溪县原赵集乡与原古饶镇合并,成立新的古饶镇,同时划入烈山区。区划调整后,辖区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共有43个居委会、84个行政村。
2007年,进行村级区划调整,由84个改为50个。2008年进行社区区划调整,将原社区调整为32个,村委会改居委会2个;调整后全区共有社区34个(其中,区直属居委会3个,涉农居委会4个,厂矿企业社区居委会27个)。
资源优势
烈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高岭土、石灰石、铝等10余种。辖区内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淮北第二发电厂现已并网发电,全区分布国有大中型煤矿、选煤厂、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企业集团20余家,区属企业100余家,年产优质原煤1000多万吨,高标号水泥200多万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建材工业基地。
烈山区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和"开发性农业示范区"。多年来,烈山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依靠高科技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是淮海地区著名的水果、蔬菜、水产基地,尤其以猪、牛为特色的畜牧养殖业更是享誉省内外。
经济发展
烈山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化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坚持走有烈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提高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烈山区已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余家,年创产值近3亿元。尤其是华运陶瓷、青岛颐丰、东磁铝业、天贝食品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入驻,以及陶瓷基地的开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烈山的工业化水平。近两年多来,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余元,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综合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流通市场日趋活跃,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烈山区按照政府推动、科技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不断扩大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规模,现已形成生猪、肉牛、水产、肉鸽、肉兔等六大产业。2003年,又大力实施了"百头母猪"工程,再次掀起全区畜牧养殖新高潮。目前,全区已有万头养猪场6家,千头养猪场21家,奶牛场3家,良种羊繁育中心3家,3万对种鸽场1家,庭院式的散户养殖更是星罗棋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0%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在科技含量、生产规模、品牌建设、产业化工程、示范带动等方面又上新台阶。2003 年,全区又新注册"兴和"牌苹果、" 顺发"牌种猪、"九妹"烫面等9个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效益日益突出。农业综合效益的逐步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全区农业及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城市建设
2003年,烈山区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实施了6000亩荒山开发、2500亩长防林工程以及南湖公园的绿化建设,共栽植各类经济苗木50余万株,绿化苗木6万余株,铺设草坪1.7万平方米,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全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达到28.7%,被评为全市2003年度"造林绿化先进单位";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加油站搬迁和南湖公园西大门及广场的设计建设;完善了南湖公园的排污管网建设,确保公园水体不受污染;依法关停了辖区内无证经营、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小石灰窑、小采石场等,并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全区大气质量进行全候监测;投资2026万元实施了工人村三期改造,新增商业及住宅面积39760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和维修了雷河桥、烈山闸、向阳站等6项水利设施;投资230万元修建了长达12公里的乡村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全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打造了一条绿色通道。2003年,以南湖公园和洪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工程还被评为"安徽省环境教育基地",并积极申报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原联合国全球500佳)。今天的烈山,蓝天碧水、绿地成荫、品位提高、人气飙升,正成为最宜人居和投资兴业的乐园。
社会事业
计划生育连续五年在全市计生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被授予"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区"和"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2年刚恢复建制的淮北七中在2003年高考中,升学率达81.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考核再获全市优秀;全区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39.1万元,7万余人次享受了低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素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村村设立学校,配备专职教师,定期聘请专业人员授课,努力开创提高全民素质的新路子,村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综治、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卫生、民族宗教、残联、广电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公安、司法、环保、劳动人事、土地、监察、科技、审计、统计、煤炭等单位也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新的成绩。
旅游资源
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初具雏形。拥有西汉竹县城和唐初诸阳县城遗址以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裴里岗文化遗址,还有着炎帝出生地的传说。500多公顷的龙脊山拥用大面积的天然林和众多景区,传说是张果老的修炼地;300多公顷的南湖公园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首批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00多公顷的化家湖是皖北地区唯一一座中型水库;洪庄生态园、塔山石榴园、和村万亩苹果园生态观光农业也蓬勃兴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基本形成了的“一山两湖三园”(一山:龙脊山;两湖:南湖、化家湖;三园:洪庄生态园、塔山石榴园、和村万亩果园)的旅游发展格局,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群众旅游、度假、休闲的热点地区。
|